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市 401331
摘要: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呈现出了不断变化的城市更新状态,将由以往的大拆大建后的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转换为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城市微更新,这一概念的提出便给予未来城市一个发展方向。城市微更新将创新与保护兼并,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前提下进行城市的焕新重生。这种城市发展模式的转换将会保留多样的城市肌理,形成丰富的城市景观。
在城市微更新的大方向下,注重生活空间的品质提升,也是人民日益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七牌坊旧社区居住空间的改造为例,提出“绿色共享、文化共享、资源共享”的设计理念,为居民打造一个舒适、和谐并具文化特色的共享社区,从这一角度探讨对于城市微更新模式的实践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城市微更新;共享社区;居住空间;城市文脉
(一)背景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化,将建筑推倒,在空白纸上画图,将另一种完全崭新的建筑在图纸上立起,这样的大拆大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未来的城市,可能更多是在旧底片上修修补补。因为不仅大规模拆建不太可能,大面积更新的成本很高,概率同样不大。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微更新。
城市微更新的大前提下,存留的许多老旧社区的改造便成为一大关注点。如何将老旧社区的遗留与现代新建筑的新旧碰撞相协调、相适应是现今要处理的第一大问题。老旧社区的现状——拥挤、老化、缺少活力等都是需要整改之处,并且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老旧社区空间的弊端日益显现,对这些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成为许多居民的愿望。因此针对七牌坊旧社区居住空间的微更新便是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利用社区的特征打造一个更舒适、和谐、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的共享社区。
(二)城市微更新的介绍
2.1“微更新”的概念
“城市更新的理念转变为城市“逆生长”的模式下,更加关注生活方式和空间品质,更加关注功能复活和空间活力,更加关注历史传承和魅力塑造,更加关注公公参与和社会治理,更加强调低影响和微治理,以此推动城市的内涵式创新发展。”[1]
何谓“微更新”? “微”即细小,微弱,但是作为“微”概念的提出,往城市建设方向进行扩展,微更新的理念最早则被运用于老城的个别建筑的更新上,其内涵是告别传统粗放的大拆大建,注重微小空间的品质提升,并在此基础上使其功能重新塑造,丰富人们生活方式。“微更新”是指在维持现状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于建筑的局部拆建、空间的功能置换、建筑的保留修缮,以及环境的整治改善、保护、激活、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将场地面貌和功能进行重新塑造的方式。时至今日,在负载的城市发展问题上,若是想要通过一次性的规划而面面俱到地去解决各种问题则变得十分困难,然而,微更新这一自下而上的全新模式却将十分适合未来老城更新的节奏。
2.2居住空间微更新
“昆明的城中村改造有三大转变:从过去的“大拆大建”到“渐进式微更新改造”,从“单纯的物理改造”到“强调城市建设中的有机更新、保护和传承”,从“强调经济效益”到“注重社会综合效应和长远利益的实现”。[2]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的变迁,现代居民空间的转型不可避免,居民对于居住空间的转型关注的不是单纯的设计转型,而是应对居住历史的回溯和对居住问题的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七牌坊旧社区前期调研
3.1七牌坊旧社区区位分析
七牌坊社区东临马家堡社区、南接煤建新村社区、西至马家堡小学、北与大坪正街社区接壤,面积0.26平方公里,社区常住居民3434户,10257人。该区域的区位优势有以下几点:一、周边多个大型商业服务区,具备良好的生活消费方式;二、交通便利,轻轨1号线和2号线换乘点;三、周边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具备学校、医院、公园、餐馆等);4.场地浓厚的文化底蕴。
3.2七牌坊旧社区牌坊文化介绍
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间,这里陆续修建起5座节孝坊、1座百岁坊和1座乐施坊,七牌坊因此得名。在七牌坊附近不到百米的石板街道两旁,曾经耸立着清道光年间到民国初年的20多块巨型石碑,成为曾经繁华驿站的唯一实物见证,是主城区内最大规模的碑林。碑刻主要内容涉及德政、忠孝、贞节等。碑身多为长方形,都是宽约1.5米,高约5米,重近10吨的巨石。行文多楷体,阴刻,碑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风貌,在人文、社会、哲学和书法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3七牌坊旧社区问题分析
该场地由于建筑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年限,因此出现了存在许多问题。建筑十分老旧,其外立面脱落,各种管线杂乱地缠绕在空中;该场地缺乏绿色的生活环境,其绿地少,绿化覆盖率十分低,并且部分花台造型破损,无景观性可言;场地没有较好的生活服务设施,缺少休息座椅,不仅如此,活动空间小,空间功能性单一,难以体现场地文化;无聚集人流的能力,空间使用率不高。
(四)七牌坊旧社区的改造设计
七牌坊居住空间设计在城市微更新的大主题下,提出以“共享”为主题,分别体现在“绿色共享,文化共享,资源共享”三个方面,建造一个居民共享社区,将建筑立面、庭院空间、屋顶空间、过道、灰空间进行重新整合与设计。
4.1绿色共享
增加大面积绿化,美化居住环境,提升居住质量,让居民在居住过程中享受绿色,建设居民绿色生活。
4.2文化共享
“不少城镇在建设当中往往忽视了地狱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积淀的有形保存,文化系统的建立走入误区,城市的同质化、前篇一面的现象日趋普遍与严重。”[3]
突出七牌坊的文化特色,将旧墙改造成文化墙,保留原场地的古树,由传统元素提取设计的构筑物、廊架、木架等,让居民体验传统文化。
4.3资源共享
新增多种公共资源——廊架、游乐设施、木架、座椅、移动花箱、跌级水景等提供居民使用,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结语
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传统老城更新模式的弊端已经开始显露,已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摒弃以往的大拆大建和千篇一律的城市风貌,城市微更新的新型模式也愈加广泛应用。
本文以社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为突破口,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前提下,推动环境的改善、生活品质的提高和社区成员的情感融入,对于微小空间的改造、深化、重塑,将居民的住区建成一个居民共享社区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城市微更新就是有限空间内的“可持续改造”,理想中的城市更新应该是不大改城市布局,在此框架之下保留文化记忆。
参考文献:
[1] 马宏、应孔晋:《社区空间微更新——上海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社区营造路径的探索》,《时代建筑》2016年4月
[2]李思娴:《昆明“微改造”促城市更新》,《昆明日报》,2017年2月19日第001版
[3] 魏丹妮:《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要素研究》,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作者简介:李露莎(1995.9—),女,汉族,湖南邵阳人,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论文作者:李露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牌坊论文; 城市论文; 社区论文; 空间论文; 居民论文; 文化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