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小学语文教学活力四射论文_谢国学

多媒体让小学语文教学活力四射论文_谢国学

甘肃省舟曲县拱坝乡藏族小学 746300

当今课堂教学中,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电化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各科教学当中。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现如今已发展到电脑多媒体参与语文教学,把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立体化、多方位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电化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增大了教学传播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优化语文教学呢?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是双边活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多媒体由于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像同步,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更直接有效,能充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例如在《赶海》一课的教学中,可利用课件创设情境,画面上出示蓝蓝的大海、金色的海滩,伴着“哗哗”的海浪声,人们赤脚在海滩上捉螃蟹、捡贝壳,嘴里还哼着《大海啊,故乡》的乐曲。学生伴着轻柔的乐曲,一边听着娓娓动听的朗读,一边欣赏着大海的美丽景色,完全陶醉了。有的学生被金色的海滩吸引了,以至音乐停了,学生还沉浸在那无穷无尽的遐想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兴趣点的激发,变“单一语言激趣”为“多个感官体验”,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真正获得了探究的兴趣、认识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新的乐趣、积极向上的乐趣,并将这些乐趣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有了一个阅读学习的良好开端。

二、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由于农村小学生生活空间狭窄,知识面不宽,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展现情境、模拟过程等方式降低想象和理解上的难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如在《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人字形线路”的理解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展开研究和讨论。学生一方面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进行琢磨,一方面将各自的理解画出示意图进行演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人字形的线路”能使火车顺利爬上陡坡的过程还不理解,不能正确演示,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一起演示火车爬“人字形线路”的过程,不需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三、巧用多媒体渲染气氛,使学生获得情感共鸣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语文课堂上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之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就越透彻。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地球惨遭破坏的画面,激发他们保护地球的意识,我先带领学生反复品读课文中描述地球惨遭破坏的文字,然后在悲情的音乐中出示一组触目惊心的地球遭破坏的图片,教师配以煽情的解说,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孩子们情绪激动,纷纷发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感慨,他们还在课后积极行动起来,成立环保小分队,展开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活动。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这个故事,把学生带到刮着大风、下着鹅毛般大雪的大年夜。小女孩又冷又饿,在大街上叫卖着火柴。小女孩一次次地擦燃火柴,一次次产生美好的幻想,又一次次地希望破灭。美好的幻想和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更加感受到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同情小女孩并痛恨旧社会黑暗的制度,从而和作者的感情达到了共鸣。

四、借助电教媒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转而得到思维能动性。及时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电教媒体,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收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师在教学《咏柳》一课时,运用投影把春天的柳树景象展示出来,画面上的柳树绿嫩多枝,在深远处,有一些具有春天气息的山、水、人,老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画面展现的是什么季节?学生凭直观回答了这个问题是“春天”。为什么说它是春天?学生边观察边进行思维,将大脑中储存的有关春天的特色画面相对照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春天柳树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就照着画面回答:“高高的,有很多柳条儿,叶片儿很细很细……”春天有没有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与冬天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这几个问题似乎从画面上很难看出来,这就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思考以前学到的关于四季风的词语(和风送爽、凉风送爽、秋风萧瑟、寒风凛冽),分析这些词语对人的刺激、与自然界的关系怎样。通过观察山、水、人和柳树的姿态,就能逐一回答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诗,在关键之时进行点拨,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劳动强度,又使学生主动彻底地理解了诗意。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能有效地集合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等信息,制成大容量、高质量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论文作者:谢国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多媒体让小学语文教学活力四射论文_谢国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