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寿光市 262700
摘要: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的得到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监督在此基础之上也跟随人们的要求不断地规范化、系统化。工程质量作为建筑企业的生命,是决定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随着建筑施工建设量的增多已经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成为当前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必然要求之一,也是监管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是坚持建筑行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以供参阅。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得到了大力地开展,建筑物数量急剧增加。在这种形势之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家对于建筑施工质量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只有合格的建筑工程质量才能够确保建筑物日后的安全使用。就目前来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过程中虽然实施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也取得一定的质量监督管理效果,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通过科学的分析,制定出监督管理对策,为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完善包含法律法规和监管实施过程。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为了强化质量监管人员和企业领导者的安全意识,以法律限制其违法行为,强化其责任意识。严谨而完善的法律法规是限定“人”这一可变因素的必要条件。一旦出现收受贿赂、徇私舞弊无视法律的行为定当严惩不贷。另一方面,完善建筑工程施工体系,即明确负责人,划分责任,使责任落实到人,杜绝互相推诿事件发生。每一位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建筑企业负责质量安全的人员必须落实到档案当中,确保危险事件发生后能够找到相关责任人。
2严格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为
国家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制度的执行主要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因此,一旦这些部门把关不严,违规办事,那么国家对于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作用根本就无法有效发挥。要加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相关建设单位的监督,首先就要制定严格的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严格依程序进行;其次建立明确的建筑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将每一项责任都分管到各个项目负责人,如有质量事故发生,除了追究当事人及当事人单位的责任,还要对各级管理部门以及项目审批人、程序执行人、工程监督管理人员进行追究;再者就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各建设行政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收受贿赂等情况必须严加查办,杜绝一切犯罪行为,确保工程质量。
3将质量监督信息化
现代的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几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用信息整理,而将质量监督进行信息化可以很好地提升质量监督的整体水平。具体的应用措施为:1)招募一些技术型人才,对建筑工程质量监测中复杂,庞大的数据进行整理与运算,直观地看出建筑工程质量监测的结果。2)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测的相关公布平台,把质量监督的相关数据,图片,影像等具体内容与情况公布出来,让工程相关人员都可以明确质量监督情况,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公正,公开与公平。通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还可以让广大群众都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发现质量监督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对监督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进一步监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市场行为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而建筑工程的分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在处理质量安全问题上,一定要加大刑事责任的审查力度,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金额赔偿。建筑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招标方要对分包单位和承包单位的企业资格进行审查和管理,保证施工单位具备行业最基本的技术及管理素质。除此之外,还要对已经上岗的施工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对一些存在素质问题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及时的培训,在确保其满足岗位要求之后,才能够准许其重新上岗。
5实行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
全过程监督管理,就是从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到竣工阶段,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进行监督管理,对于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来说具有重要作用,这一阶段监督管理的重点在于设计单位的从业资质,设计图纸的质量以及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等等,在设计阶段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可以节省成本,保证工期,也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施工阶段进行质量监督管理,也是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部分,这一阶段是工程建设的主要阶段,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必须要严格的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对施工所用的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保证施工建设完全按照设计图纸中进行,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竣工后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管,这是工程投入使用前的最后一道保障程序,必须要认真检查,检查的内容不单单是工程本身,还包括工程内部的装修、维护等内容,确保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才能够投入使用。
6大力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制的发展
监理制度是从第三者的角度上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产生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需适当的对建筑工程监理的地位进行提高,不断地完善其各项配套措施,并且将监理制通过法律的形式进行固定和约束。建筑工程质量监理人员一旦在牧歌项目上签字,就要对该项目可能出现的各项质量问题进行负责,并且将其作为对监理人员的个人评价而记录到工作档案中去。不仅如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在开展之前,要对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资质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位进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监理人员符合岗位工作要求,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严格杜绝徇私舞弊以及滥用职权的行为发生。一旦发现监理人员存在违规违纪行为,就要对其进行严肃处理,严重时可以考虑取消其监理资格。
7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素质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从业人员所具备的较高的专业素质及工程质量意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高效高质开展的基础保障。目前,有部分的建筑商由于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违背了建筑施工理念,从而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存在多种问题,为其日后的使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和培训机制,一方面对各个岗位的施工人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资质进行把关,确保每一位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要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完善的培训,提高其质量管理意识和综合素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多方力量综合作用才能产生良好结果的工作,其所涉及的每一方能够完善自身的职责,积极相互配合,将建筑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必能够杜绝“楼脆脆”、“楼歪歪”事件。对于建筑质量安全来讲,整个体系需要法律的支撑,强有力的法律能够保障各项制度的执行,打压违法犯罪分子,警示建筑企业,从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丽萍.探析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09)
[2]王国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19(03)
[3]徐苏桐.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8(12)
论文作者:董爱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监督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