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周春燕

张家港市红十字血站 251600

摘要: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持续献血情况。方法:选取我站292例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献血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不同护理干预方法所获得的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知晓血小板作用、愿意成为固定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一年内重复捐献机采血小板的发生率所占比例,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献血安全有顾虑所占比例及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则明显下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次行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充分促进其献血知识知晓度及献血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在招募及保留献血者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献血;持续献血;综合护理干预

作为一种由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而得到的成分血,机采血小板的体积小,血小板纯度及浓度均非常高,且白细胞污染少,可有效节约血源,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些年来,我国医疗水平得到显著发展,临床对血小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采供血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但是,机采血小板献血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耗费较长的时间,对献血者身心素质也有着一定要求,因而对于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而言,其通常会出现负性心理,如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给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不利影响。在此种形势下,为有效招募并保留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以我站接待的292例捐献全血后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为例,就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站292例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按献血的先后顺序将所有献血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146例。其中,男女分别有(236与56);年龄在19至58岁的范围内,平均(31.5±5.2)岁;体重为50至100kg,平均(60.7±4.8)岁。所有献血者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的相关标准,且最少有一次献全血的经历。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献血者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献血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献血前讲解机采血小板献血相关知识;采血时对献血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束献血后,告知献血者穿刺部位的护理方法,叮嘱其养成健康良好的饮食及作息习惯等。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心理护理干预。在实际献血过程中,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可避免会出现负面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当与献血者及时进行有效交沟通与交流,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告知为其提供机采服务的工作人员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护理人员。缓解其紧张心理。宣传一些需血小板救治的病患的案列,提升其对他人的同情心,积极投身到血小板捐献中来。除此之外,邀请固定机采血小板捐献志愿者现身说法与首次献血者进行交流,将后者对机采血小板的顾虑打消,并促进其献血依从性的提高。

(2)认知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还需对献血者的具体职业、受教育程度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以此为依据,在献血前,向其详细讲解血小板的作用以及献血的意义;在结束献血操作后的3天内,以热情的态度来对献血者展开电话随访,并认真、耐心解释为什么在机采血小板献血以后会发生疲劳等情况,消除其对再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顾虑。同时对其护理满意度、是否愿意成为固定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等进行调查。

(3)行为干预。1、建立血小板捐献志愿者队伍(QQ、微信群),血站相关部门还可定期开展户外联谊活动,并邀请固定的血小板捐献志愿者参与进来,加强血站与献血者,以及各献血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加深献血者对机采献血小板的了解,消除其对捐献机采血小板顾虑的基础上,为招募及保留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提供充分保障。2、血站建立血小板积分管理制度:每次捐献根据捐献的单份和双份给予相应积分,献血者可凭相应积分兑换礼品。提高血小板捐献者的积极性。3、提升其社会荣誉感和责任感:根据捐献总量按国家或地方相关政策给予表彰。为血小板捐献者争取一些国家优惠政策,如:公交免费、景点免费、普通挂号免费等。

1.3观察指标

①按照11月01开始执行的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新标准(标准号WS/T 551—2017)来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②在献血后的3天内,采用科室自制问卷表电话对献血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三个标准。调查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包括知晓血小板的作用、对献血安全有顾虑等)以及后续献血情况(包括是否持续献血小板、是否愿意成为固定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计量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用Χ2与t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献血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知晓血小板作用所占比例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献血安全有顾虑所占比例相比于对照组则明显下降(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献血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一年内重复献血的人数是133人

3.结论

作为无偿献血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机采血小板凭借纯度高、红白细胞混入少、受血后患者不容易产生HLA抗体及血小板抗体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机采血小板献血相比于全血采集,需应用到比较复杂的设备耗材,采血过程复杂,体循环量大且等候时间更长,容易对献血者造成刺激,使之出现不良反应及负面心理[2]。

对于大多数献血者来说,他们对机采血小板献血不够了解,担心此种献血方式会危害到自身健康,进而对献血队伍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可见,为将机采血小板临床供应紧缺这一问题有效解决,做好献血者的护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本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献血者展开心理、认知及行为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知晓度、护理满意度以及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①护理人员在采血之前,与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者展开良好的沟通,并为其布置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做好知识宣教工作,通过心理护理有效缓解了献血者的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并促进献血者与护士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使其护理满意度获得提高。②行为指导可促使献血者明白自身献血的意义,并自愿成为持续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同时宣传并鼓励身边的人对献血工作给予支持。③结束捐献机采血小板以后,相关科室通过开展座谈会、电话随访以及联谊等活动,加强了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其对捐献机采小板的认知与了解,使其充分了解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意义,并为其提供舒适的后续护理服务,从而可有效提升献血者一年内重复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的发生率,促使其乐意并积极献血。

综上所述,通过对首次行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充分促进其献血知识知晓度及献血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在招募及保留献血者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田爱华,王现梅,孙金莲.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体会与探讨[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6,10(07):600-601.

[2]梁雪开,游冉冉,刘诗,等.两种护理模式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9):291-292.

[3]曾娟,林巧核,张倩伊.延续护理有利于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的护理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2):2339-2340.

论文作者:周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周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