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和国际人权概念概述论文

人权和国际人权概念概述论文

人权和国际人权概念概述

韩若楠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权”这一概念的产生,同样归因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从最初统治者为了化解社会矛盾,保障正常社会秩序和劳动力供应稳定而对人权进行保护,到如今人权已经引起了全球人类的广泛关注。人权的发展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民的疯狂杀戮,也引起了人们对保护人权问题的反思。有关人权问题的讨论被推上了国际高度。

关键词: 人权;国际人权;人权宣言

一、人权概述

人权的概念指的是“人,作为人类本体,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内容为:对待每个人类本体都应该以合乎人权的方式。依据主体的不同,人权可以分为:1集体人权;2个人人权。同时,人权具也有普适性和道义性两种基本特征。

现当代,由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外人权的定义和追求趋于一致,但在历史发展中却不尽相同。在西方,人权这一概念是由法学大家格劳修斯首先提出来的。随后,荷兰伟大的思想家斯宾诺莎正式提出了人权理论学说。在中国,人权发展起步较晚,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后,陷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期间人民毫无人权可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权不断发展完善。对于人权概念的定义,中外学者有所不同,总结如下。

我家算是最开通的了。叔叔和哥哥他们都到北京和哈尔滨那些大地方去读书了,他们开了不少的眼界。回到家里来,大讲他们那里都是男孩子和女孩子同学。

(一)外国学者定义的人权概念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西方古典自然法学派就从理论方面提及了人权问题,西方对于人权的研究早而深入。纵观西方人权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古希腊时期到中世纪,西方人权处于萌芽阶段,这时的研究代表为西方自然法学派。2.十六到十八世纪,这一阶段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人权进一步理论化。3.《美国独立宣言》的公布,标志着人权进入宪法化时期。4.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面世,人权进入全球化阶段。由于西方对于人权的研究早而深入,所以对人权的定义范围也比较广泛。包括集体中的人权,对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权利,以及自然人在国家和文化生会中自然产生的权利。国外学者对人权的定义非常广泛且数量繁多,其核心倾向于将人权表述为一种自然权利和道德权力,受西方自然哲学思想影响较深。

退役复学高职生,有的是中共党员,有的担任过部队干部,有的立过功、受过奖,有的经历过特殊的训练。他们出于对军营的好奇、对军人的崇拜选择参军入伍,军人身份对他们而言是荣誉的象征、英雄的象征。他们以自己曾经是军人为荣,用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做有损于军人身份的事情。因此,高职院校让这批思想上进、积极进取的学生参与学校学生教育管理,不仅能够发挥他们“军人”和“学生”的双重身份的作用,还能激励他们争做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时时刻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其他高职生不断进步。

(二)国内学界定义的人权概念

我国对于人权的研究起步较晚,萌芽于清末民初时期,但是并没有明显的迹象,只是很隐晦的表现在一些文章里面,五四运动后,人权初露头脚。而人权研究真正开始的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中国成立时,这时,中国的人权研究才真正开始。2004年,我国将人权写入宪法,这是我国人权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对于人权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虽然我国人权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在短期内,国内学者在人权领域也取得了相对深入的研究。学界对于人权问题的讨论经久不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这里,笔者对这些观点进性梳理,就主流观点进行了简要概括。国内学者对于人权这一概念的归纳,主流观点有以下三种:1.人权是自然人固有的权利,是作为人的本体本应该享有的权利。2.将人权抽象概括为一般形式。这种观点认为人权是自然人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享有的权利,即自然人享有的最普遍的,表面性的权利。它是一种排除了阶级、民族、宗族、国籍、性别等特别因素的一般性,直接性权利。3.这种说法将需求权和自由权进行统一。将人权表述为自然人享有对自身需求进性满足、享有人身自由并能够与外界进行接触和沟通的权利。

(三)本文对于人权概念的观点

实然人权即是自然人实际上享有的那些权利。国内有些学者把实然人权直接等同于法律规定的人权,这样难免有些武断和直接。法律规权利诚然是“应有权利”的法律化、制度化,但法定权利变为现实的东西,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说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概述人权的属性

(一)人权的实然性、应然性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际人权再次引发了全人类的关注。法西斯暴徒们的冷血残杀,给全球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是世界历史上无比惨痛和血腥的一笔,这更提醒了我们要做好国际人权的保护,维护全世界,全人类的和平。

对于人权的自身特征,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点:1.人权的主体是自然人。人权主要表明的是,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其本身是一个哲学概念。2.人权的作用是以定义的权利的概念来实行人道主义。其在法律意义上的概念指:将自然人享有和满足某些权益的需求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这些权利也必须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一种法定权利。3.人权是为政治统治提供合法性依据。人权本身是一个道德权利概念,它的提出就基于满足政治统治的需要。4.人权是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方法。当前人权作为一项法定权利,它体现在具体的法律关系当中。其次,它也是一个关系性概念,即任何权利都是依赖于行为主体及其自身行为而存在。即权利的主体也必须是社会中能够产生法律行为和法律关系的主体。人权这个概念的产生就表明了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且人与人之间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了一种相对成熟的阶段。当代对于平等这一权利的要求更应该是一种人本主义思想上的平等。也就是说,一切人自然人,都应当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要冲原始的相对平等的概念中脱离出来,进而发展为社会平等。人权作为一种普遍权力,其核心就是,所有自然人,无论阶级、信仰、肤色、财富、性别、国籍、能力等方面有何具体差异,都是一律平等,拥有人本身应该具有的尊严和权利。

“示范引领”——大手笔打造东莞文明亮点。为推动文明创建工作以点带面,缩小城乡创建差距,解决基层创建标准偏低的问题,东莞市迅速启动“九个一百”基层文明示范工程,着力扩点拓面和标准化创建,在全市打造百个文明示范村(社区)、百条示范路街、百个志愿服务示范站点、百个示范企业、百个示范市场、百个示范小区、百个示范窗口、百个示范学校、百个文明家庭。目前全市建成9类文明示范项目950个,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提炼创建工作经验和规范化标准,组织市内区间交流和市外区域交流,探索建立市内结对帮扶创建机制,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

(二)人权的相对性、普遍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哲学中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事物中无表现的部分即事务的普遍性,事物中有条件的的个性即特殊性。两者是相对而存在的。

随着国际社会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国际人权法渐渐有了雏形,在对国际人权的保护和实践中,国际人权法逐渐由理论转变为实际。“人权”这一概念,是由欧美启蒙思想家,以自然法和自然权利说为核心提出的。这一时期,美国《独立宣言》面世,这部著作被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随后,法国的《人权宣言》也相继面世。

人权是一个具有共同性的概念。其具体表现为:当代社会普遍认为,自然人应当享有追求正当利益的行为的自由,这是自然人应当享有的权利,是作为人的应然权利,应当为全社会成员所享有。国际社会上有关人权有一些共同的标准,比如《世界人权宣言》中的各项权利,即被全球所认可和承认。有关国际人权合作领域,人权具有一定的个别性和阶级性。决定人权个性和差异性的因素主要有传统文化、历史传统、生活习惯、社会经济状况、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等。每个国家和公民都在为人权的实现而努力奋斗,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差异性,不同国家间具有民族等差别,同一国家不同阶级间也具有差别。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类型、不同时代、国家、历史传统中,人权的特殊性和具体体现。

提升小波算法通过构造双正交小波函数,使用线性、非线性或空间变化的预测和更新算子进行提升变换,比较适合于数控机床热误差数据分析,可以有效获取其主要变化特征[7]。

鼓励学生积极将实训课题与院系的创新科研相结合,利用现有条件在完成实训作业的同时参加各项物联网工程的相关专业比赛,如各级机器人大赛,蓝桥杯、ACM等程序设计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人权的共同性和阶级性

其次,人权具有相对性。人权和自由与特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制度相联系,具有相对性和一定的特殊条件,会因为文化、国家、经济、种族文化、不同的种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人权问题应结合具体的国家、社会、历史和政治环境而论。

三、国际人权法

(一)国际人权法的产生

当代社会,每个自然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及社会地位。换句话说,人权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

应然人权:即自然人额应当享有并且能够享有,但实际上却没有享有的权利。自然人最终的理想和目标即享有充分的自由的人权,这也是整个社会和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如果没有关于人权的理想,就没有应然的人权,那么对于人权的追求和实现充分也就无从谈起。当前社会,以《世界人权宣言》为主的各类法律文件,在序言中都表明:人类人权应当具有应然性。

(二)国际人权法的演变历程

国际人权法体系,的主要渊源是1966年两项人权公约,同时以《世界人权宣言》和《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再此基础之上,国际社会又缔结了大量保护国际人权的条约。联合国作为国际组织,在此问题上也召开了大量会议,积极保护国际人权,同时为国际人权条约的实施保驾护航。

(三)国际人权法概念定义

当今社会,国家和国际间对人权越来越重视,这使得国际人权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国际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国际人权法作为国际上保护人的国际条约,是国际习惯法和一般法律原则及规则的总称。

(四)国际人权法的具体特征

依据国际人权法的概念总结如下,国际人权法的特征表现为:国际人权法的主要内容是人权的国际保护,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推动了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美国《宪法修正案》和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的产生,自此,人权概念第一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得以确认。人权概念的法律化,深深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自此掀起了人权的全球化以及全球保护人权的热潮。

正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权无情的践踏和肆意破坏,才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人权保护和关注。自此以后,对于人权的保护问题,全面进入了国际法领域中来。于此同时,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盟,也在《联合国家宣言》中提出了人权的国际保护。我们每个人都应享有作为自然人的平等、尊严等基本人权。

四、我国人权发展展望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保障人权、保障人们当家做主成为法制建设的关键一步。然而,人权保护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 参 考 文 献 ]

[1]沈宗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权学说的演变[J].当代中国人权论,126-127.

[2][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3.

[3]路·亨金.美国人的宪法权利与人权[J].法学译丛,1981(6);路·亨金.人权概念的普遍性[J].中外法学,1993(4).

[4]饶方.人权与法制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法学,1991(4):41.

[5]何华辉.比较宪法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61.

[6]宪法词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5.

中图分类号: D8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 (2019 )17-0104-02

作者简介: 韩若楠(1993- ),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信阳师范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

标签:;  ;  ;  ;  

人权和国际人权概念概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