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生活质量_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生活质量_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与提高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设小康论文,生活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249(2004)04-0005-05

一、提高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按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衡量,还有几项指标没有达到。1991年,国家统计局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按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以下简称“十六条”)。“十六条”规定2000年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实际达到73克;再如,“十六条”规定2000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为100%,实际达到83%。

2.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200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901美元(按12亿人口、美元对人民币汇率8.27计算),据世界银行1990年的分类标准,我们还处在中下收入组的下限附近(低收入组≤545美元,中下收入组545~2200美元,中上收入组2200~5999美元,高收入组≥6000美元)。2002年我国GDP总量为102398亿元,也即12381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但按比例计算还不到世界经济总量32万亿美元的4%,而美国占30%,日本占15%。欧洲占31%,三大经济体共占世界经济总量的76%。2002年美国人均GDP早已超过2万美元,英、德、法、意也在1.5万美元以上,刚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韩国也超过了6500美元。

3.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东部11个省市人均GDP2001年为1600美元,而西部12个省市区为610美元,相差1.65倍。温家宝在2003年3月19日答中外记者问时说,中国沿海五六个省市GDP超过全国GDP总量的50%。上海市已达到人均4500美元,而贵州省人均只有350美元,前者是后者的13倍。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看,199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686.3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0.2元,前者是后者的2.2倍;200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253.4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2002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476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前者是后者的3.11倍。

4.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极大。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还说:“中国劳动力有7亿4千万,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3亿。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人;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亿2千万。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此外,全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已达2000万人,其中90%以上是困难职工和失业人员。

5.自然资源浪费极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可持续发展态势严重。仅以水资源为例,我国生产一吨钢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10~40倍;开采一吨原油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6~26倍;生产一吨纸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3~6倍。水的严重浪费恰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发生的。我国有600多个城市,其中的2/3城市缺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近3000万,有3/4的人主要是因为干旱缺水而致贫。

此外,科技落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消费环境的某些方面在恶化,与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人口增速过快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压力。1986年我国有10.6亿人口,其中城市人口2.3亿。到2002年,总人口达到12.85亿,城镇人口5.02亿,占39.1%。预计今后十年,人口还将以每年净增1000万的速度增长。人口激增势必给就业、教育、环境治理、资源利用造成更大的困难和压力。

污染严重是我国面临的第二个压力。由于城乡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尚未得到根治;城市生活的污水排放量大有增加的趋势;生活垃圾问题也日益突出,占用了大量土地,污染了大气和水源。环境污染是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的大敌。

生态继续恶化是我国面临的第三个压力。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据水利部遥感普查的结果,全国水土流失的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沙漠化土地不断增加,严重威胁农田、草场、铁路。生态恶化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大敌。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我国对控制环境污染基本上没有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严重不足,对后来的工业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带来巨大困难,增大了改造和治理的费用。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把环保纳入国民经济计划,投入逐年增加,但“欠账”也在年年增加,一是工业方面的欠账,约1500—2000亿元;二是城市与控制环境污染相关的基础设施欠账,包括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置、绿化、集中供热等,约3000亿元左右。无论环境代价的付出由谁“买单”,这种为减少对可持续发展的破坏的支出都会对为提高生活质量的支出产生“挤出效应”,即势必减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支出,从而削弱政府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能力。

消费对象中假冒伪劣混杂其间,尤其是食品一类,其污染范围之广、污染程度之严重,令人咋舌。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2001年第三季度抽查了23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发现有47.5%的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这就是说,在我国有将近一半的蔬菜是属于按国家规定不能食用的“农药蔬菜”;很多市民每天食用的鲜奶里都含有被称之为“慢性隐形杀手”的抗生素……。这些现象已超出了生活水平的范畴而属于生活质量方面的问题了。

显然,评价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再沿用“生活水平”这一概念及其指标体系已经远远不够了。上述情况提醒我们,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伴生的一个严重现象是生活质量的某些方面在恶化!这就是当今我国城乡居民现实生活状况自身演绎的双重性。这个事实至少向我们昭示两点:其一,一定水平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与生活质量具有不一致性。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是生活质量的基础,但一定水平下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不能划等号,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一定程度的改善还不能确保人们享受到较高质量的生活。其二,物质条件、精神条件的改善与环境的改善不一定同步。如果不是积极地关注环境质量,即使物质条件、精神条件改善了,环境也未必得到相应的改善,生活质量未必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认为在继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应特别重视提高生活质量。继党的十四大把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并列提出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从战略的高度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列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之后,十六大报告再一次明确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确,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并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再也不应仅仅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同时还应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政府责无旁贷。

“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是两个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

生活水平一般是指居民生活所达到的高度,在很大意义上标志居民消费需求在数量上的满足程度,主要用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水平和各种主要生活资料人均消费量等指标来衡量。因而“生活水平”是一个经济学范畴。

而生活质量则表示居民生活需要的满足状况,主要是就质量而言。前苏联研究生活方式的著名学者维什涅夫斯基认为:“生活质量是一个社会学范畴,它表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质量(如饮食质量,服装及其相应款式质量,住宅的舒适程度,保健方面、教育方面、居民服务及环境方面的质量特征,闲暇时间的质量结构,道德风尚,人们的情绪,在内容丰富的交往、各种知识、创造性劳动方面的消费满足程度,居民分散居住的结构,等等)。”(注:维什涅夫斯基主编:《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史宪忠等译,第1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我在2002年曾撰文指出:“生活水平只是生活质量的一个方面。生活水平主要用人均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指标来衡量,而生活质量则在人均收入和消费之外,还要通过消费品质量状况、消费环境状况、消费者自身状况等来反映。”(注:卢嘉瑞:《从提高生活水平到提高生活质量》,《人民日报》2002年9月14日。)评价生活质量不仅要参考消费对象在数量上的满足程度,还要考察其质量上的优劣以及销售服务和售后服务状况,同时还要考察消费环境(生产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和国民素质(文化水平、道德水平、消费能力、身体健康状况等)等多方面内容。因而,生活质量是一个能够更客观更全面地反映居民生活状况的内涵更丰富更科学的概念。生活质量是一个社会学范畴。

经济增长可能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生活质量却未必能与此俱进,因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的是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二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国家迅速从废墟瓦砾上崛起,伴随着物质生产的高速增长,国民的收入和消费虽也显著增加,但生活质量却未相应的提高,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贫富两极分化、精神生活污染、环境和社会治安恶化等,一度相当严重。

就我国而言,如果重蹈他们的覆辙,GDP上去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生活质量却降下来了,那么就算不上我们进入了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当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再回过头来解决提高生活质量所遭遇的诸多问题时,我们必将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金钱和时间(机会)。各级政府如能想到这一点,那么就应该在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政府责无旁贷。

二、生活质量指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的基本指标

(一)过去的指标需要修订和完善

上面提到的“十六条”的具体内容是:(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成人识字率85%;(10)人均预期寿命70岁;(11)婴儿死亡率3.1%;(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为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这些指标及临界值是从中国当时的实际出发,参照了国际标准确定的,但难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这个指标体系的主要缺陷是:(1)不完善,不能反映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全貌;(2)多数指标临界值偏低。

(二)小康社会的定性指标

从定性方面看,我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

1.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殷实。

3.地区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4.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消费环境舒适、安全。

5.公民修养和道德水平较高。

6.政府对科学和教育的投入显著增加。

7.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8.国防实力明显增强。

(三)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应全面突出生活质量指标

“小康”的本意是指温饱有余、但还不富裕的社会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在2000年,我国从整体上确实是进入了小康社会。然而,这只能说是低水平的“小康”,是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有鉴于此,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认为,这里的“全面”有四重含义:(1)惠及十几亿人口而不只是一部分人,是一个共同富裕的概念;(2)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全面缩小;(3)全面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4)经济社会与人的共同发展。

无论是从“小康”的本意、“全面小康”的含义或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其基本内容所涵盖的主要是人民生活质量。因此,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应全面突出生活质量指标,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而且要有社会指标。

(四)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1.经济实力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2.就业和劳动

(2)城市居民失业率

(3)农村居民失业率

(4)城市居民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及救济率

(5)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

3.收入分配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农民人均纯收入

(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和年增加额

(9)基尼系数

(10)城镇贫困线以下人口比重

(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2)省际居民收入差距

(13)城镇各阶层之间收入差距

4.消费、消费结构、消费品质量

(14)恩格尔系数

(1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7)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18)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19)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20)农村电灯普及率

(21)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及占消费的比重

(22)人均通信和信息消费支出及占消费的比重

(23)城市居民人均拥有铺路面积

(24)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

(25)农村电话普及率

(26)人均文化娱乐及旅游消费支出及占消费的比重

(27)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冰箱

(28)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话机

(29)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脑

(30)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视机

(31)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冰箱

(32)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话机

(33)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脑

(34)城镇居民猪、牛、羊肉年人均消费量

(35)农村居民猪、牛、羊肉年人均消费量

(36)主要食品质量(肉、蛋、菜、奶品质,加工食品和饮料批次合格率)及绿色食品消费占食品消费的比重

(37)主要工业消费品质量(家用电器批次合格率、纺织和鞋类产品批次合格率、装饰材料批次合格率)

5.教育

(38)成人识字率

(39)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

(40)十二年教育人口覆盖率

(41)大学入学率

(42)每万人人口受过高等教育人数

6.文化

(43)电视人口覆盖率

(44)广播人口覆盖率

(45)图书种数和总印数

(46)杂志种数和总印数

(47)报纸种数和总印数

(48)录像制品种数和出版数量

(49)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数和观众人数

7.健康

(50)每千人人口拥有医生数

(51)每千人人口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52)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

(53)人均预期寿命

(54)婴儿死亡率

8.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55)草地面积

(56)森林覆盖率

(57)河流流域面积和内陆水域面积

(58)“三废”处理率

(59)城市环境质量达标率

(60)重大自然灾害及损失程度

9.社会环境

(61)刑事案件立案件数

(62)受理和查处治安案件起数

(63)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及死亡人数

(64)火灾发生起数及死亡人数

10.政治环境

(65)法律范围内的公平及其保障

(66)法律范围内的公民自由度

(67)公民的有序的政治参与程度

(68)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件数

11.城市化

(69)全国城市数

(70)城市人口及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71)非农业人口及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72)城市化水平

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自1958年加尔布雷思第一次提出“生活质量”概念以来,生活质量问题越发受到更多国家的高度重视。1974年8月初在加拿大举行的第八届世界社会学代表大会上,“生活质量”便成为一个专门的讨论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无不把改善生活质量置于发展战略的首位。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更是明确提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可见,生活质量的极端重要性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共识。

我国对“生活质量”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启动小康建设以来,经过20余年的努力和奋斗,我国事实上已经有四分之三以上人口过上小康生活,消费模式也随之发生崭新的变化,以追求安全、健康、舒适、享受和个人全面发展为主导的生活质量型消费已经取代温饱型消费。因此,我国政府应顺势而为,在继续提高小康水平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第三步目标即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进程中,把改善和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放在首位。唯其如此,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才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美好。

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已进入第五个经济周期,第五个经济周期的增长速度将维持在8%左右。但我认为这样的速度是偏低的,既忽视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也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在有关的会议上和所发表的论文中,多次阐述如下主张:第五个经济周期内,我国经济应采取“高速增长(9-12%)——中度通胀(4-6%)”增长模式。惟其如此,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才能稳健地跨上新的台阶。当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偏离这个区间的趋势时,就及时出台适度的宏观经济政策予以调控,以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有序地、高速度高质量地增长(注:卢嘉瑞、徐圣银:《二○○○:中国已进入第五个经济周期》,《财经科学》2001年第4期:卢嘉瑞、徐圣银:《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兼论第五个经济周期》,《经济评论》2002年第1期;卢嘉瑞、徐圣银:《我国的经济周期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生产力研究》2002年第6期。)。

教育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和消费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培养一支宏大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队伍的同时,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唯其如此,才能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政法建设并重,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祥和、欢愉的社会生活环境。要坚持公民道德建设,教育人们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凭诚实劳动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要加强政法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强化可持续消费观念,实行科学消费。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有相当一部分人首先富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消费教育,强化消费观念,倡导科学消费,尤为重要。要使人们懂得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与全面提高生活质量相一致的重要性,物质生活质量与精神生活质量共同提高的必要性,破除陈腐、落后的消费观念和不负责任的消费行为,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自觉地创造和维护健康、安全、美好的生活环境。

我国国情比较复杂,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阶层差别比较大,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可能完全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的收入分配政策和供给消费政策的取向应当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缩小不合理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既要创造需求,满足高收入阶层的需要;又要照顾中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随着他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生活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改善生活质量。

对生活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和调控十分必要。国家应利用政策、法规和其他现代化手段对公民的生活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和调控。要切实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确保低收入群体的最低生活质量并使之逐步提高;要采取有力措施缩小贫富差距;要扼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业高管人员的职务消费,直至最终取消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业高管人员待遇终身制;要加大反腐败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决不让他们在经济上得到任何好处;在不断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改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力求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洁净、健康、安全、宽松和愉悦的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

标签:;  ;  ;  ;  ;  ;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生活质量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