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德育教学;初中教学;生活化教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学生对事情的认识比较片面化和极端化,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没有形成独立的认知体系,因此这个时期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德育教学实践性不足,德育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当中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教学形式大于教学内容,学生对所谓的品德、道德的认识也仅限于课本,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是取决于教师的课本知识灌输,这正是传统德育教学的缺点所在。传统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难以体现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违背了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重视自身的引导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在现实的德育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开发,让学生养成爱动脑、爱思考的好习惯,针对教学案例要让学生思考案例当中行为的对错,而不是教师去对某行为进行定性。学生通过思考案例行为,对现实当中事件的感悟和体验,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和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德育教育真正的发挥作用。同时在教学当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师生互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课堂当中就会充满学生的声音,教师就会了解学生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倾听学生的声音,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讨论当中产生思想的碰撞,这是形成主观思想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提升学生的直观认知
德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有很强的的抽象性,但是任何知识点在现实当中都有很强的实践性,德育的教学内容都是来源于现实的生活。初中阶段学生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存在一定的缺陷,对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事和物还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这就造成了学生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不得当,不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所以在德育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利用生活当中的琐碎小事来展现价值观的作用,既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品德的价值。例如,在现实当中很多同学说会嘲笑残疾人,体会不到残疾人的痛苦,教师在教学当中就可以创设情境让这些学生去体会残疾人的处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盲人,可以将这为同学的双眼蒙住,然后让他完成一些动作,在黑暗当中进行行走。在活动结束以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而对残疾人心存敬意,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残疾人的时候,就不会随意去嘲笑,甚至还会主动去帮助残疾人,从而将德育落实在现实当中。
三、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道德并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要落实在现实生活当中,在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一方面强化学生对德育的认知,另一方面在现实行为当中践行德育。例如,在节假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博物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服务型的德育活动,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去看望慰问空巢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开展德育知识性的活动,开展德育演讲比赛,关于德育的辩论赛等,在辩论当中提升学生的德育理论知识能力,将娱乐性和学术性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品德并不是通过口号标榜的,而是在实践当中证明的,有些人天天在说道德、素质等等,但是随口往地上吐了口痰;有的人表面上在谈品德,背地里却不认同。因此在德育教学当中不能只做“口头”德育,也不能做“人前”德育,而是要通过实践一点一滴的去证明,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德育,将德育印刻在内心的深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德育教学的意义。
综上所述:德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让学生去记忆与之相关的德育知识,按照课本知识去死记硬背知识理论毫无意义,而是应该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内在的东西,让其变成学生一生的行为准则。教师在教学当中要认清德育教学的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分析事情的对与错;其次可以结合现实当中的案例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从而加深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识;最后在教学当中要注重实践性,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践行德育,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崔艳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学科渗透德育的课堂教学实践——以“杠杆”为例[J].教育革新,2019(11):40-41.
[2]卓雪玲.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7-38.
论文作者:安小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1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残疾人论文; 现实论文; 初中论文; 品德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