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泰国种植油棕促进农村收入(论文文献综述)
常玉栋[1](2020)在《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和农村低收入人群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城乡收入差距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严峻。在制约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和农户收入增长的因素中,信贷资金投入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因素。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农户金融需求被满足程度较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关注金融扶贫,信贷减贫的发展经验值得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信贷资源对农户收入是否带来影响,影响程度为多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地域、环境等有较大差别的不同农村地区,其信贷资源的投入差别和发展趋势如何,是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讨论的问题。本文以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要素分配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农户信用、农村金融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农村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等进行了文献回顾。通过分析美国、韩国、孟加拉等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及促进农户增收方面的经验,发现发达国家更多关注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与合作社、农户的紧密联系,强调政策性金融作用和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推进合作社专业化并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发展中国家更多关注的是贫困群体,以提高贫困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为目标,从而提升金融支持农户的自我“造血”能力。这些经验给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带来的启示是,农村金融发展既要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也需要关注贫困农户的各种金融需求,注重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于信贷支持农户减贫的减贫效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宏观层面,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微观层面,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百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于影响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的分析。在宏微观分析做出了分析判断后,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案例,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从而更加准确的剖析信贷影响农户收入增长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的主要结论:第一,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上,扶贫贴息贷款的商业化运作方式难以使贫困农户获得贴息贷款的支持,小额信贷的广泛普及扩大了信贷在贫困农户中的覆盖范围,非正规金融在农村仍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有偏向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信贷资金在农村的供给和需求存在规模、结构上的双重不均衡,农村仍存在资金外流的现象。信贷资金不能在农村地区找到有效的投向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仍存在功能缺位。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但对极度贫困农户的金融支持仍有许多不足。第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信贷本身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无法单独发挥作用,需要在与农户特征、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保障农户身体健康是实现农户脱贫的重要因素。信贷对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升级与创新的支持不足。第三,在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上,农户借款选择正规金融还是非正规金融并不关键,非贫困农户易于从正规金融获得贷款支持,贫困农户更易于从非正规金融获得贷款。贷款金额大小与农户能否脱贫关联度不高,而贷款用途和借款经历对于农户增收影响显着。农户借款用途用于生产的,对于农户增收的正向效应显着。农户对于贷款便利性的要求不高。农村地区工资性收入对于非农业经营收入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但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可以有效抵消非农业经营收入的减少。这对信贷支持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实证支撑。第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的效果显着。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扶贫成功实践在于由地方政府主导、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经济逻辑发展农业产业。细化产业链条分工,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做好基层干部的激励引导,用好用活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政策。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农村正规金融规模,规范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通过政府信用和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和背书,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农户形成有效的利益联合体,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弥补信贷资金单独发挥作用支持农村发展的诸多不足。政府政策的制定应关注改善产业发展相关的经济和制度环境,给市场稳定的预期,减少政府意志的补贴激励。第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强化金融对农业产业的理解程度,重视对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流、资金流的收集和数字化,建设基于完整产业链数字信息的供应链系统。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评价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链,为金融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第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强化农村合作社的功能与作用,逐步拓展以农村合作社为基础的产业发展闭环。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与农户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相关制度与配套措施,保障金融机构处置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权益。第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大力扶持贴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农业龙头企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创新政府、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农户贷款与龙头企业的利益绑定,使信贷与农业生产经营周期匹配,提升贷款的支农效率。注重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优化产品体验,加强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中发挥的作用,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信贷倾斜。
贲培琪[2](2018)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资源环境效应及优化》文中提出面对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与资源日益稀缺、环境恶劣等人与环境社会发展矛盾的现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环境的和谐发展始终是科学探讨的重要议题。农产品生产作为广泛且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人类活动,涉及大量的土地、水等资源消耗及化肥农药使用、机械消耗等带来的碳、氮排放。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平衡全球资源预算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产品贸易的虚拟资源流动概念日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各国可以通过在资源管理政策中进口或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进行资源管理。关于农产品贸易产生的环境社会影响较为复杂,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大。农产品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集中分析碳氮的排放,其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在各国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效益的差异基础上,合理的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格局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压力。在全球范围内,合理的农产品贸易格局可以实现在粮食安全、资源管理与环境发展的最大效益。本研究重建了 1986-2013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时空格局,在此基础上分析贸易的虚拟水土资源流动及碳氮排放;基于当前贸易的虚拟资源消耗及碳氮排放现状,设定资源消耗及碳氮排放最小化的目标,探讨贸易格局的优化。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农产品国际贸易量不断增长,贸易格局部分地区发生净进出口的改变,贸易种类由谷物农产品趋于多样化。1986年到2013年,农产品国际贸易量增长了一倍,2013年的贸易总量达5.78亿吨。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在空间尺度呈现一定的洲际集聚效应,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地区,其中,欧洲的贸易格局发生了逆转,由进口区转变为农产品出口地区。全球农产品的贸易量统计显示,小麦、玉米、大豆和大麦贸易量始终保持最大,油棕和马铃薯的消费量逐年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消费也呈现上升的趋势。(2)农产品生产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有效重新调配,而加剧了水资源的不均衡。1986年-2013年,土地资源与水资源利用通过农产品国际贸易生产端转移,基本实现实现了整体节约,国家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带来各国水土资源的净输入输出。2013年,农产品国际贸易虚拟土地资源流动研究中,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节约了 5009.2万公顷的虚拟土地,相当于西班牙的国土面积。西亚、北非及一些岛国为虚拟土地输入区,北美、南美及部分亚洲国家为虚拟土输出区,美国是最大的虚拟土地输出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虚拟水资源流动带来全球水资源消耗节约效应,农产品国际贸易引起全球虚拟水资源节约337Gm3,相当于全球每年的家庭用水总量。北美、南美和大洋洲是虚拟水的净输出地区,东亚,中美洲,北非,西非和中东是虚拟水的净输入地区。不同农产品类别对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管理贡献度有所差异。大豆、玉米和小麦的贸易对全球土地节约的贡献最大。谷物类农产品产品是全球最大的节水项目,节省222Gm3/年,其次是含油农产品(68Gm3/年,主要是大豆),反之稻米贸易出口端生产带来水资源消耗浪费。(3)1986-2013年,全球范围的农产品生产碳排放通过国际贸易的生产端转移实现了减排,而氮排放则仅在2013年得以实现。各国通过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带来碳氮排放或碳氮减排。美国、印度尼西亚及加拿大通过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碳排放净值一直较大;通过农产品国际贸易实现国家碳减排的主要国家有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墨西哥等国家。中国自1996年通过贸易进口生产端的转移,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碳减排,2013年减少碳排放超过2000万Mg,相当于400万户家庭的年碳排放量。美国及印度为整个时间序列中主要的氮排放国家,且美国的氮排放量远超过其他国家。日本、中国、韩国及墨西哥通过农产品贸易减少了氮排放,2013年中国及日本通过农产品贸易实现氮排放减少10806Gg及5867Gg。2013年,印度尼西亚通过农产品贸易也实现了氮排放的减少。(4)设定农产品贸易的最小碳排放、最小氮排放、最少虚拟土地资源消耗及最少虚拟水资源消耗的目标,进行4种单目标下的贸易格局优化模拟,以及11种多目标下情境下的贸易格局优化模拟。4种单目标优化格局中,碳排放量占2013年贸易格局碳排放量的2/5,氮排放则只占1/5,虚拟土地资源消耗占1/4,虚拟水资源消耗占1/3。
李志龙[3](2019)在《马来西亚收入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收入分配过度失衡会抑制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失衡程度普遍随经济增长而加深,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马来西亚自独立起就非常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各个阶段的发展政策对收入分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收入分配随经济增长而逐渐改善,特别是族群间收入差距的缩小,为其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首先就马来西亚各个阶段的发展政策对收入分配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考察;接着对各个阶段经济增长情况以及近年来地区经济增长失衡和功能性收入分配结构进行了介绍;然后利用变异系数及威廉姆森系数、极差系数等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对体现规模性收入分配失衡的族群间、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及其变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采用拉奥法从族群、城乡、地区三个层面对整体基尼系数进行分解,通过比较探明了影响马来西亚收入分配失衡的主要层面;最后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就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的长期动态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马来西亚在各个阶段通过经济、教育等发展政策影响股权占有和就业来调控收入分配,成效显着;族群间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对整体收入差距的贡献已非常微弱;城乡间收入差距基本保持稳定,在小幅波动中略有下降;在种族特色凸显的政治体制下,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流向国外,致使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失效,而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回波效应”继续发挥作用,导致地区间经济增长失衡越来越严重,从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波动中有所上升;族群间、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对整体收入差距的贡献额都低于10%,影响马来西亚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因素是族群内部、城乡内部、地区内部收入不平等,而三个层面的内部收入不平等是由阶层收入不平等决定的。本文研究还表明:随着马来西亚近年来功能性收入结构的改善和政府对低收入家庭的扶持与补贴,底层40%的家庭收入快速增加,阶层间收入不平等程度降低,整体收入分配状况迅速改善;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分别存在不一样的短期和长期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多元族群发展中国家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提出了五点建议。
刘轩[4](2011)在《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开发潜力与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开发新能源、培育新的能源资源、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成为目前发达国家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无论从能源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上,还是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考虑,积极开发包括生物质在内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木本油料能源是一种清洁、环保、高效、完全可再生的低碳能源,可以对化石燃料进行部分替代,对于减缓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促进能源高效清洁化利用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作用。近年来,木本油料能源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虽然对于木本油料能源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木本油料资源丰富,适合规模化发展的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较多,且有大规模适宜发展木本油料能源原料林的待开发土地。同时,我国发展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具有以下优点:(1)木本油料能源树种再生能力强,在自然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可源源不断地提供植物燃料。(2)木本油料能源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有毒物质比石化燃料少,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3)木本油料能源原料林的种植还能绿化荒山,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环境。(4)木本油料能源没有危险性和局限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不与农业争地,能达到能源、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良性循环。目前,在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政策法规的指引下,一些小规模的木本油料能源示范性开发项目在我国陆续开展起来,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对于木本油料能源的研究多集中于资源数量与类型调查、能源树种的筛选、良种繁育及生产技术的研发方面,无法为项目开发与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依据。因此建立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科学的木本油料产业开发理论体系,对我国木本油料能源开发利用进行理论指导,促进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木本油料能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所涉及的经济研究理论和相关研究背景知识进行全面的研究,并对木本油料能源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炼总结出目前研究的趋势与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此研究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在油料植物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取得的先进经验,从能源战略发展的角度,根据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结合当前我国相关示范性项目案例成果与经验,以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开发潜力及其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围绕我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潜力、原料供应能力与供应模式、木本生物柴油市场潜力、以及其他经济、社会、环境等多角度论证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可行性:从一系列示范性项目案例来分析论证我国木本油料能源林建设与木本生物柴油生产的经济可行性与技术工艺可行性;最后从能源战略发展的角度,根据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设计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方案框架,引导和促进木本油料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可持续化协调发展。本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油料树种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的133种主要油料树种中油桐、黄连木、乌桕、漆树、文冠果、山桐子、油棕、小桐子、光皮树、绿玉树已在人工种植方面取得成功经验,具有较大发展前景和开发生物柴油价值;我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经粗略计算,可利用的宜林荒山荒地以及其它可利用土地面积为4452.78万公顷;我国野生油料林缺乏管护,产量低下且不稳定,木本油料能源林基地尚处于建设阶段,相应的培育管理技术目前应用不多,但随着野生低产低效林丰产改造以及人工林的规模化建设完成,产出水平仍有很大提升潜力。综合来看,现阶段木本油料资源产出量低下,但是具备很好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潜力提升空间巨大,发展前景良好。随着产业的深入发展,其资源产出量会不断快速增加,为生物柴油制备提供充足的原料供给。(2)现阶段,我国木本油料能源化利用项目刚刚兴起,原料资源以现有野生资源为主,自然堆积密度低,资源收集和处理机械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可利用规模较小,采取多路径的供应模式可以优势互补,减少原料供应风险。从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化趋势来看,采取以油料能源林为主的供应模式,积极培育油料能源树种,建立与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规模相匹配的油料能源林基地产业是实现原料供应经济化、规模化、可持续化的唯一途径。(3)传统能源市场面临各种挑战,改变现行以石化能源为主的消费结构,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来补偿世界对能源的消费需求,同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发展生物质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点,生物柴油产业投资额度和产业规模也明显增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我国生物柴油市场开发较晚,但随着我国柴油市场的供需紧张,近些年来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生物柴油原料目前仍将以废弃油脂为主,但随着生物柴油产业的深入发展,木本油料能源林的大规模建立,木本生物柴油将在我国未来生物柴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市场潜力短期来看具有不确定性,但随着木本油料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木本生物柴油市场未来潜力巨大。木本油料资源分布密集、可利用宜林荒山荒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数量大、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和当地柴油市场供不应求的地区木本生物柴油市场潜力最大,为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市场的优先开发区域。(4)从社会需求、产业发展方向、技术条件、经济实力、资源基础来看我国具备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木本油料能源产业以优选树种培育与木本生物柴油开发为切入点和立足点,将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以提高经济产出为突破口,以生态治理、社会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林业建设要求,也符合项目实施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5)在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许多阻碍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的问题。我国当前的生物质能发展政策存在诸多不足,对于木本油料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方案框架的设计,应该遵循产业发展的动态性以及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关联性这种纵横交织的思路。在产业发展初期,主要目的是构建可以推动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其之后步入产业化做好政策辅助,这一阶段产业发展以政府支持导向为主;规模经营开始出现,产业体系开始形成,该阶段主要是对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完善,政策重心是推动木本生物柴油进入市场,增强其竞争能力以及时加大研发环节的资金投入,实现关键性技术的突破,该阶段的政策仍以政府主导,市场自主调节为辅;随着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化的实现,行业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市场化,拥有持续稳健的发展前景,木本生物柴油竞争实力的大幅增强,相关优惠政策与补贴逐渐取消,此阶段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主要依赖市场自发调节,政府作用及政府行为只起辅助作用。
秦静[5](2011)在《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人们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能源评价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科技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也是学术界在能源问题方面研究的热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专家与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能源进行了相关研究。农村能源评价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关于农村能源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在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方法的研究方面还很欠缺。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对高品位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农村用能商品化、多元化、清洁化、安全化、优质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因此,从综合的角度研究农村能源评价问题就成为所关注的重点。农村能源系统庞大复杂,具有多属性特征,故使得农村能源评价工作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作者广泛查阅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对相关领域大量文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梳理,通过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的农村能源评价研究存在着评价对象较为单一、研究层次简单、涉及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等局限性。本文结合我国农村能源的发展状况及趋势,以系统分析为基本手段,以能源系统为对象,建立农村用能评价体系,研究农村能源的评价问题。首先,基于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分析的角度,对农村能源的多种属性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研究;其次,按照农村能源的属性特征搭建了指标体系的一般框架;再次,梳理和对比已有农村能源评价体系大的研究成果,比较全面地构建了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指标具体的量化方法;最后,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摘要如下:(1)能源系统基本概念梳理及特征结构分析。了解和认识能源系统是对农村能源系统进行评价的基础。本文结合已有的能源系统的相关概念,对能源系统及其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了分析。从它与国民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能源系统与经济、环境、社会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梳理了能源系统的基本特征。以能源开发利用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为主线,提出4级能源框架结构。最后指出了对能源系统进行评价的必要性,已有的能源系统评价的内容及其可借鉴的启示等一般性问题。(2)农村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农村能源系统是能源系统的子系统,除了具有能源系统的共性,还有其自身的特性。本文综合我国农村能源发展历程和农村能源问题的现实解读,分析总结了农村能源系统的特点、结构。基于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分析,从生活逻辑出发,通过对其结构特点认真梳理和归纳总结,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农村能源的属性特征,提炼了农村能源系统的“一般属性、可获得性、商品性、清洁性、替代性、安全性、社会性”多种属性特征。据此,对农村能源系统进行了初步分类。(3)农村能源系统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构建。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是个庞大复杂的工作,对国内外比较成熟及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阐释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在梳理和评述国内外已有的能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兼顾生活需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多个方面,以农村能源系统分类为依据,提出了评价农村能源系统的思路,确立了分析框架,对其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最终,经过筛选和提炼构成了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共114个指标。(4)指标数据获取和量化方法研究。确定了评价指标后需要相关的数据支撑,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代表性对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量已有成果的梳理和学习,咨询经济、数学、生态等相关学科的专家,给出了各指标数据的获取方式和量化方法。对区域、国家尺度的案例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5)指标体系的局部实证分析。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为研究案例,对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获得性主题进行了局部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启示性的结论。这为优化当地的农村能源结构与保护生态环境,打破制约当地能源资源无法有效利用的瓶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6)研究总结和展望。本文在对农村能源系统评价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实际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主要的研究结论。对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提供全面的实证分析”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加强的地方,笔者列为未来深入探索和研究的方向。总之,本研究搭建了农村能源系统评价的基本框架,构建了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提出的新指标阐释了其概念和计算方法,整个指标体系既有继承又有所创新,以期抛砖引玉。为我国农村能源系统评价理论的完善提供参考;在实践上,为缓解农民生活能源短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对策和建议。
禤巨能[6](2011)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背景下云南—东盟贸易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于2002年11月4日以中国东盟双方签订《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标志正式成立,并在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地深入推进,对中国和东盟国家产生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特别是对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西部桥头堡-云南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提高云南省乃至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经济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省际角度出发,从分析云南省对外贸易现状及商品结构入手,通过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及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云南-东盟双方在产品出口竞争、贸易互补及产业内贸易水平的现状;然后运用引力模型对CAFTA成立前后云南东盟成员和非成员国双边贸易流量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从整体及云南省角度评估CAFTA成立后对云南省所带来的贸易效应;接着,根据云南省与东盟贸易商品结构分析结果选择云南省对东盟出口的主要产品进行云南-东盟贸易效应的行业引力模型分析,着重深入考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云南省主要出口产品所带来的影响。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研究得出:云南省与东盟贸易既存在激烈的竞争也具有明显的互补。另外,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因素明显地促进了云南与东盟双方贸易紧密度,区域内双方的经济规模增长及人均收入水平发展为经济贸易合作提供了发展动力。特别是对云南省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区域合作有效地促进了烟草及制品、蔬菜和鲜切花等农产品的出口,为提高云南省农村收入水平以及实现“富民兴滇”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对此,本研究从政府和产业层面提出促进云南东盟贸易的相关政策。政府上,应加大对外贸易力度,以点带面全方位推进次区域合作到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产业上,加快产业升级,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并不断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促进双方优势互补。
沈红芳[7](2006)在《东亚主要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东亚8个主要发展中经济体,即亚洲“四小”(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东盟四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的经济发展模式。除了导论、结束语、参考文献之外,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综合篇,下篇为案例篇。综合篇共四章。涉及以下四大主题:第一章论及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在分析了东亚8个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所存在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同类经济发展模式的异性特征之后,得出东亚地区不存在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结论。第二章讨论对东亚发展中体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经济理论。东亚经济发展在各个阶段受到多种经济理论的影响,而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政府(当局)对经济理论的选择与取舍则采取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结合的态度。因此,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过程中,理论的混合运用尤为明显。第三章分析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与东亚金融危机。东亚地区多样性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东亚各经济体金融危机的生成与爆发原因不尽相同。本章介绍了各种不同或对立的经济学派对东亚金融危机生成渊源的纷争,并对东亚危机重灾国的危机生成与爆发缘由作了较为深入的比较性探索。第四章研究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与东亚经济改革。以比较的方法,本章介绍了东亚遭受危机打击的重灾国所采取各种经济与金融改革措施,评价经济改革成效。同时,展望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调整。案例篇也为四章。第五章介绍明特——拉尔和石川茨的发展总过程理论模型,为研究东亚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以及发展的多样性与不平衡性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分析框架。第六章探索亚洲“四小”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其比较。从经济增长源要素出发,探索亚洲“四小”经济飞速增长的不同奥秘。比较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化发展进程及其政策、经济实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在经济发展
马有祥[8](2005)在《国际农业贸易自由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考察农业贸易自由化历史的基础上,辨析关贸总协定以及多边贸易谈判对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影响,重点回顾乌拉圭回合对推动农业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作用。进一步,试图勾画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结构关系,系统评估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结果的执行及其影响,并利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剖析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可能影响。论文还分析了中国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基本进程与经济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概述如下: 1.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推动了国际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农业保护主义自19世纪初就开始蔓延,严重影响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长期以来,农产品贸易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游离于国际贸易纪律的有效约束之外,农业保护始终深深地植根于发达国家的国内农业政策之中,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中,尽管农业贸易问题被试图纳入总协定的管理框架,却常常在实际中不能如愿以偿。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体系时代,始终没有形成一个能够协调管理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农业规则。1986年启动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农产品贸易问题被列为中心议题。经过艰苦努力,终于达成《农业协定》,并于1995年1月1日生效。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的成功之处在于首次将农业纳入多边规则,推动了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2.乌拉圭回合以来农业贸易自由化存在的问题。如市场准入壁垒林立,限制性关税、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等现象影响了市场准入机会的实现,部分发达成员不合理的SPS/TBT措施影响了发展中成员农产品出口;贸易扭曲性的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出口信贷等使得国际农产品贸易仍然高度扭曲。 (1)市场准入 - 发达国家的关税高峰问题依然严重影响世界农产品贸易;关税升级使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多样化面临严峻挑战,尤其会限制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 许多国家的农产品关税实施税率和约束税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为部分国家提高农产品保护程度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增加了新一轮谈判关税削减需要扣除的水分。 - 发达国家的复杂关税结构和大量使用的非从价税,是阻碍农产品进口的隐蔽性保护手段。 - 关税配额完成比率不高,实质上限制了配额产品的进口。由于实施期内一般不增加关税配额量,且配额主要分配给传统的贸易伙伴,关税配额制度中的关税高峰超过了30%。因此,关税配额管理制度实际上延续了乌拉圭回合前了农产品贸易保护格局,在成员间形成了新的贸易壁垒。
李一[9](2004)在《泰国种植油棕促进农村收入》文中研究表明
单妙霞[10](2003)在《WTO农业谈判现状、前景及农产品贸易政策走势与中国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贸易取决于比较优势,自由贸易是发挥比较优势的最佳途径,政府最好对贸易采取一种不干预的姿态。这种理论上的最优在现实中却并不多见,特别是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定性的判断,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贸易政策都还无法划分到自由贸易政策中去,但在乌拉圭回合以来的农业贸易政策调整体现了一种渐进的自由化趋势。也许这种改革会被组织性很强的国内农业团体的政治势力或是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所阻挠,例如,美国的2002年新农业法案,但是无法停止这种趋势。因为各国在WTO《农业协定》中所做的承诺,会将其政策调整锁定在自由化道路上。 本文以局部均衡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础,分别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常用的农业贸易政策进行解析。在此之上建立了国家农业贸易政策调整模型,并对乌拉圭回合以来主要农业贸易国的农业贸易政策调整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尽管各国农业贸易政策目标不尽一致,但都积极利用信息不对称,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的调整与WTO《农业协定》相冲突的政策,以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中国在2001年11月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之一,针对中国农业贸易政策与WTO《农业协定》的冲突点,借鉴主要成员国的调整经验,提出中国农业贸易政策调整建议。
二、泰国种植油棕促进农村收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国种植油棕促进农村收入(论文提纲范文)
(1)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结构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逻辑与结构 |
三、数据来源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简要评述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简要评述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贫困 |
二、反贫困 |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
四、金融扶贫与信贷减贫 |
五、龙头企业 |
六、兼业农户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三、要素分配理论 |
四、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五、信贷配给理论 |
第三章 信贷减贫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
一、美国的减贫方式 |
二、韩国的减贫方式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减贫经验 |
一、孟加拉的减贫经验 |
二、小额信贷2.0模式 |
第三节 其他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
一、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减贫经验 |
二、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减贫经验 |
第四节 经验总结与评价 |
第四章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进程、成效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基础环境 |
一、信贷减贫的外部环境变迁 |
二、信贷减贫的政策环境变迁 |
第二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实践 |
一、扶贫贴息贷款的实施 |
二、扶贫小额贷款的实施 |
第三节 当前我国的信贷减贫实践 |
一、信贷减贫的政策体系 |
二、信贷减贫的资金支持体系 |
三、多样化的金融支持形式 |
第四节 当前信贷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情况 |
一、涉农信贷资金分布 |
二、从农村存贷款余额分析资金流出 |
三、信贷资金在扶贫中的作用 |
第五节 新金融形式的补充 |
一、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布局 |
二、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
三、金融科技的作用 |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顺势发展 |
第六节 我国信贷减贫效应的总结与评价 |
第五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及弹性分析 |
第一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间接作用机制 |
一、模型构建 |
二、模型分析 |
三、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户收入关系 |
第二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直接作用机制 |
一、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
二、非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作用机制的关系分析 |
四、信贷发挥作用的配合机制分析 |
第三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弹性分析 |
一、思路和方法 |
二、模型、变量和数据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基本情况 |
一、数据来源与概况 |
二、所使用的调查问卷说明 |
三、数据描述性分析 |
第二节 农户贫困的影响因素及信贷减贫方式分析 |
一、理论分析 |
二、变量选取 |
三、模型选择 |
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农户收入与信贷的关联分析 |
一、概述 |
二、变量统计特征 |
三、模型选择 |
四、模型估计结果 |
第四节 主要结论 |
第七章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
第一节 菏泽牡丹产业发展案例 |
一、菏泽牡丹产业介绍 |
二、信贷对菏泽牡丹产业的作用分析 |
三、信贷支持牡丹产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第二节 龙头企业与贫困县携手并进的“镇平模式” |
一、合作背景 |
二、关于“产业+资本”项目运作模式 |
三、以信贷为纽带的收益模式 |
四、正在实施的“想念农场”模式 |
第三节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评价 |
一、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不足 |
二、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成功经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作用 |
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 |
三、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效果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 |
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 |
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 |
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2)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资源环境效应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1.3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1.3.1 农产品贸易时空研究进展 |
1.3.2 农产品贸易资源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1.3.3 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时空格局研究 |
2.1 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分析 |
2.1.1 农产品贸易洲际分析 |
2.1.2 农产品贸易国家分析 |
2.1.3 农产品贸易流分析 |
2.2 全球贸易农产品分析 |
2.2.1 农产品贸易量及贸易次数统计 |
2.2.2 主要贸易国家农产品种类分析 |
2.3 农产品贸易与粮食安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虚拟水土流动分析 |
3.1 农产品国际贸易虚拟土流动 |
3.1.1 虚拟土流动分析 |
3.1.2 农产品国际贸易虚拟土流动效应 |
3.2 农产品国际贸易虚拟水流动 |
3.2.1 虚拟水流动分析 |
3.2.2 农产品国际贸易虚拟水流动效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碳氮排放分析 |
4.1 农产品国际贸易碳排放分析 |
4.1.1 农产品国际贸易碳排放 |
4.1.2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碳排放效应评估 |
4.2 农产品国际贸易氮排放分析 |
4.2.1 农产品国际贸易氮排放 |
4.2.2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氮排放效应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优化探讨 |
5.1 单目标的农产品贸易系统优化 |
5.2 多目标的农产品贸易系统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3)马来西亚收入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收入不平等测度公理与常用测度指标 |
第三节 收入分配理论 |
第四节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关系理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来西亚发展政策演变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第一节 马来西亚族群政治的形成 |
第二节 独立初期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经济、教育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第四节 “国家发展政策”时期就业和收入分配变化 |
第五节 “国家宏愿政策”对收入分配的作用 |
第六节 “新经济模式”实施至今收入分配的特点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与功能性收入分配分析 |
第一节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情况 |
第二节 马来西亚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 |
第三节 马来西亚功能性收入分配概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来西亚规模性收入不平等的特征 |
第一节 马来西亚规模性收入不平等的测度 |
第二节 马来西亚族群收入不平等及其演变 |
第三节 马来西亚城乡收入差距及其特点 |
第四节 马来西亚地区收入差距及其变动趋势 |
第五节 马来西亚不同层面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马来西亚收入分配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二节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马来西亚收入分配不平等数据 |
附录二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数据 |
附录三 马来西亚人口数据 |
附录四 马来西亚收入分配时间序列数据 |
后记 |
(4)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开发潜力与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木本油料能源树种研究 |
1.2.2 木本油料能源开发经济性研究 |
1.2.3 木本油料能源开发相关法规政策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总结 |
1.3 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2 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概述与选择 |
2.1 木本油料能源树种的内涵 |
2.2 木本油料能源树种的特点 |
2.3 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的外延 |
2.4 中国重点发展木本油料能源树种的选择 |
2.4.1 进行我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重点选择的意义 |
2.4.2 中国重点发展木本油料能源树种的选择标准 |
2.4.3 中国重点发展的几种本油料能源树种的选择 |
2.5 小结 |
3 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潜力研究 |
3.1 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潜力定义 |
3.1.1 潜力的定义 |
3.1.2 资源潜力的定义 |
3.1.3 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潜力的定义 |
3.2 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潜力的计算方法 |
3.3 木本油料能源树种适宜性土地潜力分析 |
3.3.1 木本油料能源树种适宜性土地潜力的定义 |
3.3.2 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适宜性土地潜力的“理论上限” |
3.3.3 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适宜性土地潜力的“考虑自然条件后的上限” |
3.3.4 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适宜性土地潜力的“结合原有野生林分布的上限” |
3.4 木本油料能源树种产量水平分析 |
3.5 小结 |
4 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潜力的测算—以四川省小桐子为例 |
4.1 四川省小桐子适宜性土地潜力分析 |
4.1.1 四川省小桐子适宜性土地潜力的“理论上限” |
4.1.2 四川省小桐子适宜性土地潜力的“考虑自然条件后的上限” |
4.1.3 四川省小桐子适宜性土地潜力的“结合原有野生林分布的上限” |
4.2 四川小桐子产出水平分析 |
4.2.1 四川省小桐子野生林产出水平分析 |
4.2.2 四川省小桐子人工林产出水平分析 |
4.3 四川省小桐了资源潜力测算 |
4.3.1 理想条件下的最大资源供给量 |
4.3.2 产业准备阶段的资源潜力(2006-2010) |
4.3.3 产业起步阶段的资源潜力(2011-2015) |
4.3.4 产业发展阶段的资源潜力(2016-2020) |
4.3.5 产业繁荣阶段的资源潜力(2021-2050) |
4.4 小结 |
5 木本油料能源原料供应系统研究 |
5.1 研究木本油料能源原料供应系统的重要性 |
5.2 木本油料能源原料供应技术路线 |
5.2.1 育苗和造林 |
5.2.2 果实采收 |
5.2.3 处理与储藏 |
5.2.4 运输 |
5.3 木本油料能源原料供应模式 |
5.3.1 直接收购供应模式 |
5.3.2 设置收购点供应模式 |
5.3.3 油料能源林供应模式 |
5.3.4 原料供应模式比较 |
5.4 木本油料能源原料供应成本分析 |
5.4.1 作业成本法概念 |
5.4.2 木本油料生产作业确认 |
5.4.3 木本油料生产作业环节 |
5.4.4 木本油料生产成本要素构成 |
5.4.5 作业成本测算 |
5.5 成本约束下的木本油料能源原料供应量(收集半径)测算 |
5.5.1 相关假设条件设定 |
5.5.2 木本油料能源原料供应量与收集半径的关系 |
5.5.3 木本油料能源原料供应成本与收集半径的关系 |
5.5.4 成本约束下的木本油料能源原料收集半径测算 |
5.6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林建设 |
5.6.1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林种植现状 |
5.6.2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林经营模式 |
5.6.3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林建设区域选择分析 |
5.6.4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林建设阶段分析 |
5.7 小结 |
6 木本油料液体燃料—生物柴油市场分析 |
6.1 生物柴油概述 |
6.1.1 生物柴油定义 |
6.1.2 生物柴油产品特性 |
6.1.3 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 |
6.1.4 生物柴油原料来源 |
6.2 国际生物柴油市场现状分析 |
6.2.1 传统能源市场面临挑战 |
6.2.2 国际生物柴油市场现状 |
6.3 我国生物柴油市场现状分析 |
6.3.1 我国柴油市场供需紧张 |
6.3.2 我国生物柴油市场供应能力 |
6.3.3 我国生物柴油价格分析 |
6.4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市场潜力分析 |
6.4.1 木本生物柴油市场潜力的定义 |
6.4.2 木本生物柴油在我国未来生物柴油市场的主导地位 |
6.4.3 基于ARIMA时间序列模型的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市场需求量预测 |
6.4.4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的供给潜力分析 |
6.4.5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的市场潜力分析 |
6.5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市场优先开发区域选择 |
6.5.1 进行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市场优先开发区域选择的意义 |
6.5.2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市场优先开发区域选择指标的选取 |
6.5.3 BODRA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 |
6.5.4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市场优先开发区域选择的实证研究 |
6.6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市场竞争力的SWOT分析 |
6.6.1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市场的优势分析 |
6.6.2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市场的劣势分析 |
6.6.3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市场的机遇分析 |
6.6.4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市场的威胁分析 |
6.7 推进木本油料生物柴油市场的发展对策 |
6.7.1 建立木本生物柴油产品市场推广模式 |
6.7.2 建立生物柴油国家标准和产业规范 |
6.7.3 优势与威胁结合,政府加大政策支持 |
6.7.4 确定合理的生物柴油定价机制 |
6.8 小结 |
7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经济分析 |
7.1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
7.1.1 发展木本油料能源产业符合国家的利益及产业发展需求 |
7.1.2 我国发展木本油料能源产业的技术条件成熟 |
7.1.3 我国发展木本油料能源产业的经济实力雄厚 |
7.1.4 我国发展木本油料能源产业的资源潜力巨大 |
7.2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分析 |
7.3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
7.3.1 零星生产阶段 |
7.3.2 项目推广阶段 |
7.3.3 产业化阶段 |
7.4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林建设的经济性分析 |
7.4.1 木本油料能源林项目经济性评价中用到的评价方法 |
7.4.2 木本油料能源林项目经济性评价中不确定性经济分析 |
7.4.3 小桐子油料能源林项目的经济性评价 |
7.4.4 文冠果油料能源林项目的经济性评价 |
7.5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生产经济性分析 |
7.5.1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生产工艺可行性分析 |
7.5.2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生产经济可行性分析 |
7.6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外部经济性分析 |
7.6.1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外部经济性 |
7.6.2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外部经济性量化方法 |
7.6.3 基于生命周期法的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外部经济性分析 |
7.7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的总效益分析 |
7.8 小结 |
8 案例研究—山西省天镇县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建设项目案例 |
8.1 山西省天镇县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建设项目概述 |
8.1.1 天镇县基本情况 |
8.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8.1.3 项目建设目标 |
8.1.4 项目产品 |
8.1.5 项目建设期 |
8.2 山西省天镇县文冠果适宜性土地分析 |
8.2.1 天镇县自然条件介绍 |
8.2.2 天镇县文冠果适生性分析 |
8.2.3 天镇县文冠果适宜性土地分析 |
8.3 山西省天镇县文冠果能源林基地选址 |
8.3.1 能源林基地选择 |
8.3.2 植物油粗加工站选择 |
8.3.3 生物柴油加工厂地址选择 |
8.4 山西省天镇县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建设项目技术路线 |
8.4.1 文冠果资源培育 |
8.4.2 原料收集与处理 |
8.4.3 原料供给 |
8.4.4 植物油榨取、生物柴油加工和副产品开发 |
8.5 山西省天镇县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建设项目组织管理 |
8.5.1 组织机构 |
8.5.2 运行管理 |
8.6 山西省天镇县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
8.6.1 育苗工程投资及单位成本 |
8.6.2 优良种源基地建设投资 |
8.6.3 文冠果造林单位投资构成 |
8.6.4 项目建设期能源林基地造林投资估算 |
8.6.5 项目建设期总投资估算 |
8.7 山西省天镇县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建设项目经济性评价 |
8.7.1 项目基础财务数据分析 |
8.7.2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
8.7.3 项目不确定性经济分析 |
8.8 山西省天镇县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建设项目效益分析 |
8.8.1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8.8.2 项目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
8.9 小结 |
9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政策方案研究 |
9.1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现存问题分析 |
9.1.1 原料供应环节存在的问题 |
9.1.2 生产投资环节存在的问题 |
9.1.3 消费环节存在的问题 |
9.1.4 研发环节存在的问题 |
9.2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政策及存在的问题 |
9.2.1 行业政策法规和发展纲要 |
9.2.2 财政补贴政策 |
9.2.3 税收政策 |
9.2.4 配额政策 |
9.2.5 信贷扶持政策 |
9.3 我国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方案研究 |
9.3.1 政策方案制定思路 |
9.3.2 政策方案框架 |
9.3.3 政策方案框架内容分析 |
9.4 小结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 附表 |
附表1:中国主要油料树种分布 |
附表2:木本油料能源树种适宜发展区域可利用十地面积上限 |
附表3:总成本费用估算 |
附表4:产品销售收入及利润估算 |
附表5:项目投资财务现金流量估算 |
2 附图 |
附图1:四川小桐子能源林发展区域布局 |
附图2:天镇县年平均降雨量 |
附图3:天镇县气候区划 |
附图4:天镇县30万亩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建设布局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进展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能源系统概论 |
2.1 系统 |
2.2 能源系统 |
2.3 能源系统的特点 |
2.4 能源系统的开发利用 |
2.5 能源系统的评价 |
第3章 农村能源系统分析 |
3.1 概念、特征和结构 |
3.2 农村能源及开发利用 |
3.3 农村能源系统的属性分类 |
第4章 农村能源系统的评价及指标体系 |
4.1 能源评价体系概述 |
4.2 农村能源系统的评价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5章 农村能源系统指标评价方法 |
5.1 一般属性指标评价 |
5.2 可获得性指标评价 |
5.3 经济性指标评价 |
5.4 清洁性指标评价 |
5.5 替代性指标评价 |
5.6 安全性指标评价 |
5.7 社会性指标评价 |
5.8 支撑体系指标评价 |
第6章 安定区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可获得性评价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可再生能源潜力估算 |
6.3 可再生能源分布特点 |
6.4 结论与建议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背景下云南—东盟贸易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重要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难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回顾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
2.2.1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理论框架 |
2.3 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实证结果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3.3 小结与评述 |
第三章 云南-东盟贸易现状特征分析 |
3.1 云南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
3.1.1 云南对外贸易概况分析 |
3.1.2 南对东盟贸易概况分析 |
3.2 云南对外贸易商品分析 |
3.2.1 云南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3.2.2 云南对东盟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3.3 云南-东盟贸易指数分析 |
3.3.1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3.3.2 贸易互补指数分析 |
3.3.3 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
第四章 云南-东盟总体贸易效应分析 |
4.1 贸易强度分析 |
4.1.1 云南-东盟区内贸易强度分析 |
4.1.2 云南-东盟区外贸易强度分析 |
4.2 贸易引力模型分析 |
4.2.1 引力模型简介 |
4.2.2 模型设定及数据描述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云南-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应分析 |
5.1 云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概况 |
5.2 云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分析 |
5.2.1 模型说明及数据描述 |
5.2.2 实证结果分析 |
5.2.3 主要出口产品贸易预测 |
第六章 结论与扩大云南-东盟贸易效应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政府层面 |
6.2.2 产业层面 |
6.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和实践工作) |
(7)东亚主要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文的框架结构与内容简要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文献综述 |
上篇 综合篇 |
第一章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
第一节 有关概念界定与内涵辨析 |
一、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概念的界定 |
二、东亚模式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 |
三、单一东亚模式与多样化的东亚模式 |
四、走出单一东亚模式的误区 |
第二节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
一、东亚三类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同类经济发展模式的异性特征 |
一、亚洲“四小”经济发展模式的异性特征 |
二、东盟三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异性特征 |
第四节 东亚一些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逆向嬗变 |
一、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逆向嬗变的诱因 |
二、模式逆向嬗变后的主要特征 |
第五节 政府(当局)在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中的作用 |
第二章 对东亚经济发展多样性产生影响的经济理论 |
第一节 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多种经济理论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早期东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经济理论 |
一、二战后至20 世纪50 年代初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理论 |
二、20 世纪50 年代初至20 世纪60 年代的主要经济理论 |
第三节 对东亚地区中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经济理论 |
一、理论背景 |
二、主要经济理论 |
第四节 对东亚地区近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经济理论 |
一、理论背景 |
二、主要经济理论 |
第五节 东亚金融危机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
第三章 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与东亚金融危机 |
第一节 有关东亚金融危机生成的理论争辩 |
第二节 东亚经济快速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背后的隐患 |
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宏观经济指标 |
二、宏观经济稳定背后的隐患 |
第三节 有关东亚金融危机生成两种对立的看法 |
第四节 从东亚经济发展多样性角度探索东亚重灾国危机生成的不同原因 |
一、东盟三国金融危机生成原因 |
二、菲律宾货币危机突发的原因 |
三、韩国的金融危机生成的缘由 |
第四章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与东亚经济改革 |
第一节 寻求IMF 援助经济体的经济改革与成效 |
一、泰国政府的金融改革、重组及其成效 |
二、印尼政府的经济与金融改革举措 |
三、韩国政府的经济改革与金融重组 |
第二节 马来西亚金融改革举措与成效 |
一、实行短期选择性资本管制及其绩效评估 |
二、金融改革与重组 |
三、企业重组及其进展 |
第三节 菲律宾的金融监管与银行体制改革 |
一、菲律宾新中央银行及其金融监管 |
二、新中央银行领导下的银行体制改革 |
第四节 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调整 |
一、东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 |
二、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调整 |
下篇 案例篇 |
第五章 比较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
第一节 明特——拉尔因果关系发展模型 |
第二节 石川滋发展总过程分析模型 |
第六章 亚洲“四小”经济发展模式特点及其比较 |
第一节 战后亚洲“四小”经济快速增长轨迹 |
一、亚洲“四小”的经济起飞 |
二、亚洲“四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
第二节 亚洲“四小”产业结构变化与政策比较 |
一、亚洲“四小”产业结构的迅速转换 |
二、亚洲“四小”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与政策比较 |
第三节 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实力的壮大 |
一、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 |
二、经济实力的壮大 |
第四节 亚洲“四小”的收入分配与生活水平比较 |
一、亚洲“四小”的收入分配:库兹涅茨假设的例外 |
二、亚洲“四小”的生活水平比较 |
第五节 亚洲“四小”政府(当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七章 东盟三国经济发展模式特点及其比较 |
第一节 东盟三国的经济增长轨迹 |
一、东盟三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
二、东盟三国的经济增长 |
第二节 东盟三国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变化 |
一、东盟三国的产业结构变化 |
二、东盟三国的就业结构变化 |
第三节 东盟三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及其特点 |
一、有关东盟三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的不同观点 |
二、东盟三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
第四节 东盟三国的农业发展 |
一、东盟三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
二、支持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与机制 |
第五节 东盟三国的收入分配与生活水平比较 |
一、东盟三国的收入分配 |
二、东盟三国的生活水平比较 |
第八章 菲律宾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
第一节 菲律宾经济增长轨迹 |
一、菲律宾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
二、菲律宾经济增长由盛转衰 |
三、阻滞战后菲律宾经济增长的要因 |
第二节 菲律宾的经济改革及其成效 |
一、经济改革的背景 |
二、主要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 |
三、菲律宾经济改革成效 |
第三节 菲律宾工业化发展进程及其政策特点 |
第四节 菲律宾农业发展与农村土地关系变迁 |
一、农业发展轨迹 |
二、不同时期的农业开发战略 |
三、农村土地改革与土地关系变迁 |
第五节 菲律宾的收入分配与生活水平 |
一、菲律宾的收入分配 |
二、菲律宾人民的生活水平 |
结束语 后金融危机时期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态势 |
参考文献 |
(8)国际农业贸易自由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 |
三、基本定义与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结构 |
第二章 农业贸易自由化与多边贸易体系 |
一、农业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
二、关贸总协定与农业贸易自由化 |
三、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 |
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基本格局 |
一、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与结构变化 |
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中国农产品贸易 |
三、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变化 |
第四章 农产品市场准入与贸易自由化 |
一、乌拉圭回合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 |
二、市场准入承诺的履行:总体评价 |
三、乌拉圭回合市场准入谈判存在的问题 |
四、简要结论 |
第五章 农业国内支持与贸易自由化 |
一、乌拉圭回合国内支持谈判 |
二、农业国内支持改革的总体评价 |
三、执行国内支持规则的影响 |
第六章 农产品出口竞争与贸易自由化 |
一、乌拉圭回合农产品出口竞争谈判 |
二、出口竞争规则执行的总体评价 |
三、执行出口补贴规则存在的问题 |
四、需要进一步改革的问题 |
第七章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 |
一、中国农产品竞争优势的评估 |
二、农业贸易自由化:中国加入 WTO的影响 |
三、农业贸易自由化:今后的挑战 |
第八章 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多哈议程 |
一、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启动 |
二、新一轮农业谈判的目标 |
三、谈判进展 |
四、多哈农业谈判的主要谈判方及其立场 |
五、中国的立场 |
第九章 多哈回合农业框架协议评估 |
一、农业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 |
二、对框架协议的评价 |
三、框架协议与中国利益 |
四、多哈农业谈判的前景 |
第十章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影响:计量分析 |
一、ATPSM模型 |
二、基本假设 |
三、模拟方案的设计 |
四、模拟结果分析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
一、基本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致谢 |
(10)WTO农业谈判现状、前景及农产品贸易政策走势与中国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农业贸易政策 |
1.1 农业贸易政策:定义与分类 |
1.2 农业贸易政策的局部均衡分析 |
1.2.1 发达国家农业贸易政策的局部均衡分析 |
1.2.2 发展中国家农业贸易政策的局部均衡分析 |
1.3 国内国际农业贸易政策的交互作用 |
2 WTO农业谈判:进程与现状 |
2.1 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及农业协定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
2.2 新一轮农业谈判发起原因及主要议题 |
2.3 新一轮农业谈判关键对手及难点 |
3 WTO农业谈判与全球农业贸易调整:趋势与前景 |
3.1 通过AMS、PSE衡量农业贸易政策 |
3.1.1 农业贸易政策:测度方法 |
3.1.2 农业贸易政策保护水平的测度 |
3.2 WTO《农业协定》框架下的国家农业贸易政策调整模型 |
3.3 乌拉圭回合谈判促成主要成员国的农业贸易政策调整 |
4 中国农业贸易政策:何以适应WTO《农业协定》 |
4.1 中国农业贸易格局 |
4.2 履行“入世”承诺与中国农业贸易政策冲突 |
4.3 中国在新一轮农业谈判中的立场 |
4.4 中国农业贸易政策调整:趋势与前景 |
5 结论 |
6 本文不足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泰国种植油棕促进农村收入(论文参考文献)
- [1]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 常玉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资源环境效应及优化[D]. 贲培琪. 南京大学, 2018(10)
- [3]马来西亚收入分配研究[D]. 李志龙. 厦门大学, 2019(08)
- [4]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开发潜力与产业发展研究[D]. 刘轩.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5]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D]. 秦静. 兰州大学, 2011(07)
- [6]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背景下云南—东盟贸易效应分析[D]. 禤巨能.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7]东亚主要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沈红芳. 厦门大学, 2006(06)
- [8]国际农业贸易自由化研究[D]. 马有祥.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2)
- [9]泰国种植油棕促进农村收入[J]. 李一.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4(12)
- [10]WTO农业谈判现状、前景及农产品贸易政策走势与中国的选择[D]. 单妙霞. 浙江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