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2-123-01
近几年,高中扩招,为初升高缓解了部分压力,家长兴奋,学生高兴,初中老师也为之欣喜,升学率高了,肩上的担子轻快了许多。作为高中教师,我们需要重新定位,重新为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侧重点作一些调整。
作为西北农村中学的教师,面对三百多分考入高中的学生感到很茫然、很无奈。现在的学生怎么了——错别字满篇;对初中数学课本上的公式好像知道,又似乎不确定;抛物线的描点作图法在初中阶段已有所学习,但是当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们使用该方法画出抛物线时,大多数学生的反应是不知从何下手去完成。进入高中,却将初中阶段的内容返还于老师,不得不说,面对这样一群良莠不齐的学生,授课的压力很大,也不能不作出思考,高中的课程应该怎么上?
面对现状,正视问题。
首先,要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一些细小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全员参与讨论,才发现学生讨论地津津有味,再鼓励学生回答,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初步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图象教学中,多次穿插描点法,鼓励学生积极动手,从简单的直线描点,抛物线描点,到略微复杂的指数函数描点、对数函数描点、幂函数的描点画图,循序渐进,师生一起动手,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作品完成后先让学生自己欣赏,然后同学之间相互提建议,有什么小技巧可以一起分享。学生们学习的压力得到缓解,价值得到了肯定,人格得到了尊敬,心灵得到了沟通,思维也会在这种张扬的空间中得以攀升,学生学习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
其次是学习方法的改变。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方法还不成熟,局限性很大,一开始上课我便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很认真地抄笔记,但是平时作业完成正确率却很不理想。经过和同学们交流发现,以前的学习方法就是上课不停记笔记,课后再反复记忆。然而高中课程毕竟不同于初中课程,于是为同学们出了几点建议:①坚持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不是简单的阅读课本的内容,是在读懂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完成简单的练习,把不懂的内容勾画出来,便于课堂上有重点的听讲,有目标的作笔记,而不是盲目的从头抄到尾。②重视学习过程,手脑并用,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尤其是要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在学习圆锥曲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中,提出问题“直线与曲线有一个交点时,直线与曲线一定相切吗?”。因为同学们已经学过了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当圆与直线有一个交点时,一定相切。引导学生由一个已知问题思考另一个未知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得出的结论为既可以相切,也可以不相切,有些同学还举出例子来说明。当然,良好的学习方法需要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更要自身在不断学习中去感悟、去思考、去总结,作为教师只能尽其所能、循序渐进式地引导。
然后,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程效率的关键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分析的再透彻,讲解的再精彩,如果学生没有充分融入这个学习的过程,授课的目的依然没有完成。而导致这个结局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而始终把自己当成是欣赏者。因此教师的责任是要把学习主人的地位交付于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把学生能看明白的,能讲清楚的内容教师不讲让学生讲。在学生有疑惑、有争论、关键的地方精讲,或举一反三让学生仔细品味。只有当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去学习,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是让学生全员参与,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传统教学中的专心听讲,做练习,小组讨论等等,参与的越投入效率越好;再如,在进行椭圆概念教学中,学生们了解了椭圆后,让同学们准备好毛线,一人用笔尖进行定点固定,另一人完成椭圆的绘制。完成后,进行思考,两定点间的长度(焦距长2c)与动点到两定点距离的和(2a)二者间的大小关系。通过作图让大家发现2a>2c,再接着提出问题,如果2a=2c、2a<2c会如何?引导同学们自己操作,进一步思考,得到的结论是当2a=2c时只能画出线段F1F2;而2a<2c得不到任何图形。在离心率的教学中,仍可以应用到绘制椭圆的方法,同学们画好椭圆后继续引导,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椭圆比较圆,而有些椭圆比较扁?导致不同的因素是什么?”。再提出离心率的概念,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真切的感知离心率,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知识点,学生参与的热情有了,学习的过程也变得不那么枯燥了。
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反馈。学生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后,已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作为教师依然不能忽视评价反馈,这是保证课堂效率持续保持的重要手段。可以采取的手段主要有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积极参与的肯定,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自己做的如何,明白如何改进,取得成功体验,获得认同并取得进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指导、修正、归纳以及点拨,通过评价带动精讲,让学生的认知达到一个新高度。总之,只有客观、公正、精准的评价,才能使整个学习过程不断改进,并持续多效。
另外,多媒体的运用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比如在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中,把课本中的三种变换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展示效果更佳,过程更便捷。而且授课老师可从网络获取大量素材充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吸取最前沿的知识。
总之,教学的模式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课程的改革也在促使一代又一代的数学教师不断探索,寻求更先进、更科学、更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不同的站点都有别样的风景,教育也是一种感悟、一种机智。只愿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引路人,让他们在高中阶段、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更美丽的风景。
论文作者:黄春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学生论文; 同学们论文; 课堂论文; 椭圆论文; 教师论文; 效率论文; 高中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