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探讨_艺术论文

艺术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探讨_艺术论文

在艺术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探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感论文,艺术论文,探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情感教育是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层面,它贯穿于艺术教育的整个过程及各个环节。加强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开发学生潜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探索艺术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目标、途径和方法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

随着艺术教育在教育现代化中的地位进一步确定,加强艺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已成为推进艺术教育改革,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艺术教育中必须加强情感教育,首先是由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特点所决定的。情感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生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情操是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从艺术教育的特点看,艺术教育有着与其它学科教育无可比拟的两个特点:其一,艺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整体情感反应式的教育,它具有和谐性特点。在情感教育中,学生主体进入审美状态,在获得了愉悦感的基础上产生了显象动情式的整体情感反应,人的情感因素和感知、理解、想象、意志等诸种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其处于一种极其自由的和谐状态,促进各项潜能进一步发挥。其二,艺术教育是一种感性形象教育,它具有渗透性特点,通过开启情感的阀门,使社会要求渗入个体的认知结构,在艺术感悟中得到训练,获得灵感;在情感陶冶中,净化个人欲念,产生高尚的情感和意念,促进人格的完善。可以这样说,整个艺术教育过程是以情动人的过程。

其次,在艺术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是社会现代化发展和教育改革深化的需要。社会现代化发展使人们对开发情商重要意义的认识日益提高。于是,人类教育在经历理性发展阶段之后,终于觉悟到这只是“半面教育”,必须找回另一半——情感教育,才能构成全面教育。如何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热门课题。因此,利用艺术教育开发学生情感潜能,是社会现代化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再次,从当前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状况看,虽然艺术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情感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仍没有真正落实,在艺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仍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在艺术教学目标上还没有完全把艺术教育定位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开发情感潜能上;在教学内容上游离中小学情感发展的要求,严重脱离中小学情感生活的实际;在教学方法上单一刻板,机械模仿,缺乏情感因素。为此,在艺术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势在必行。

(二)

艺术教育是一个艺术技能训练和情感培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过程。要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加强情感教育,必须明确艺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目标,使情感教育任务具体化,促使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达到预期情感教育要求。艺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目标的制订既要根据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课程计划要求,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严格遵循中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其目标内容有:1.培养艺术情趣。艺术兴趣广泛,爱好艺术活动,乐于参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2.抒发艺术情怀。引导学生加强对艺术美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使学生逐步学会在艺术活动中挖掘、表露和丰富自己情感,并在情感上与优秀艺术作品产生共鸣。3.保持良好的心境。通过艺术教育,促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学习,心情开朗、乐观,精神饱满,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尊心。4.学会用艺术调控情感。初步能运用优秀艺术作品中蕴藏的丰富内涵进行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调控,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提高耐挫力。5.陶冶艺术情操。净化情感世界中的消极成分,优化积极成分,促进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的发展。

(三)

为了实现情感教育的上述目标,真正把情感教育贯穿于艺术教育的整个过程,必须采取这几方面措施:1.感染学生,以情育情。即以艺术教师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使之产生共鸣。为此,艺术教师必须热爱艺术教育,并具有炽热的审美情感、旺盛的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情感品质。一方面,艺术教师要善于表达积极情感,以情动情,以情育情。艺术教师的威信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互动参与情感交流上。另一方面,艺术教师必须学会正确调控自己的情感,切不能在学生面前板着面孔,冷若冰霜,更不能凶神恶煞,怒容满面,即使在自己生活中遇有不顺心的事,也要努力克制自己。总之,艺术教师必须做驾驭情感的主人。2.改进教学,以教育情。课堂艺术教学是情感教育的主要阵地,艺术教学是丰富的情感教育活动。因此,艺术教师在备课时除了遵循一般教学常规外还必须做到“三个把握”,即把握教材中蕴藏的情感因素,把握学生情感心理特点和把握情感表达的方式。在上课时必须做到“三个带进”:一是把情趣带进课堂。坚持改变“音乐就是唱歌,美术就是画画”的单一教学模式,采用多种艺术教育形式,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二是把激情带进课堂。艺术教师要以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节课,引导学生在艺术教学活动中不断产生美感,加深对艺术内涵的直接感知和体验。三是把情感交流带进课堂。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艺术与学生交流情感,与此同时,还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合作,进行情感交流,使师生情、生生情、艺术情融汇成一股浓浓的“情感流”,流淌于艺术课堂教学全过程。3.创设环境,以境育情。艺术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情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说“情随境迁”是十分有道理的。为此,在校园内要创设一种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积极地影响、熏陶、启迪师生群体对人生情感真谛的追求。它包括:(1)艺术物质环境。从艺术美的角度出发,搞好校园建筑,园林绿化等建设和管理,既有文艺活动场地,又有赏心悦目的风景点,使学生养性怡情,产生情感教育的综合效应。(2 )艺术文化氛围。做到突出重点,注重创新;动静搭配,循序渐进;全面参与,展示成果,使学生潜移默化。(3)和谐的人际氛围。通过艺术活动等方式, 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形成以情感相融为基础的心理环境和人际关系。(4)加强活动,以行育情。作为学生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总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活动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也是改变旧情感,培养新情感的有效途径。为此,要注重组织各种小型多样的课外文艺兴趣小组,如歌咏队、舞蹈队、美术组、书法组等;举办艺术节、文艺汇演及各种单项艺术竞赛,把广大学生吸引到艺术活动之中,让他们在其中反复体验,促进积极情感的发展。

标签:;  ;  ;  

艺术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探讨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