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就业问题分析_轻工业论文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就业问题分析_轻工业论文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就业问题论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问题论文,高速发展论文,日本经济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就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赶超”国家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战后日本由于成功地实现了低失业率的高经济增长而备受世界各国的称道与瞩目。日本1956—1973年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而完全失业率平均仅为1.14%,其中失业率最低的年份仅为0.8%。 (注:王琥生、赵军山:《战后日本经济社会统计》,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年。)由于中日两国存有诸多方面的可比性,尤其当时日本曾经历了由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由不发达市场经济向发达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故研究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就业问题,当前对我国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点

通过经济增长来解决就业问题,是日本谋求经济增长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劳动力人口总量的迅速增加,又为其实现这一目标带来了困难。据日本总理府统计局的资料,在1955—1970年间,劳动力从4003万增加到5276万,净增1273万,即每隔5年有400万至450万的新劳动力投入劳动力市场。增加的劳动力相当于就业人口的1/3。整个就业人口增长了32%,而同一期间,日本的人口从8927万增加到10372万, 增长了16%。(注:金明善:《现代日本经济问题》,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41—243页。)这种超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就业人口的扩大,主要是劳动力在产业部门间的大规模移动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造成的。它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前提,同时也给实现充分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一)劳动力在产业部门间的大规模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农业停留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劳动生产率很低的个体耕作水平。战后初期实行的农地改革,使农民从沉重的地租负担中摆脱出来,逐步增加收入,逐渐有能力改进农业经营和生产技术,并开始大量使用化学肥料、改良品种和各类小型农业机械,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大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但是由于土地有限,不能相应地扩大经营规模,因而出现一部分农业人口“过剩”的现象。另一方面,随着工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工业、商业、服务行业等部门大量地吸收这些农业中的过剩劳动力;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的逐步实现,使农村劳动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因而农村劳动力有可能大规模地向其他产业部门移动。

表1 农业就业人口的变化

年度 总产业(A)农林业(B) B/A(%)

19564171万人 1437万人

34.5

19664827

1006

20.8

19705094

82416.5

19745201

62812.1

资料来源:总理府统计局《劳动力调查报告》。

从表1可以看出,高速增长伊始的1956年, 农林业就业人数达1437万人,占总产业的34.5%,即日本全部就业人数的1/3在农林业。但在以后发生了变化,平均每年有40万人脱离农林业。1970年,农林业就业人数下降到842万人,比重降至16.5%。高速增长时期结束后, 即1974年,农林业就业人数和比重进一步降到628万人和12.1%。 农业人口占一国就业人口比重从30%以上急剧降为12%,这一过程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中一般是在100年间完成的,而日本仅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这一特点,一方面,使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的持续供给成为可能,进而支撑了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给实现“接近完全就业状态”的目标带来了困难。

(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嬗变

战后初期,日本人口曾经迅猛增长,在1947年至1950年的4年中, 平均每年增长260万,年平均增长率达32.4%。 这种增长在日本历史上是罕见的。但是,进入50年代后,日本的出生率开始急剧下降,在1955年至1970年的15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9‰,比战后初期几乎下降了一半。尽管如此,由于婴儿死亡率剧减,人口死亡率大约下降1/3(在1955年至1970年间平均死亡率降为7.3‰),因此,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并不显著。

日本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这种变化引起了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在1950年至1970年20年间,14岁以下的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35.4%降为24%,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从4.9%上升为7.1%,成年层的人口比重始终占60%至69%左右。(注:金明善:《现代日本经济问题》,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41—243页。)在日本的人口结构上,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大,成年层的人口比重很高,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人口年龄结构。将日本同美国、西德、英国、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10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在1950年至1970年间,10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平均从属性人口指数从52.1上升到57.9,而日本则从67.7下降为45.1;与此相反,日本生产年龄人口(20岁至64岁)占总人口的比重显著提高,同一期间从49.3%上升到近60%。(注:金明善:《现代日本经济问题》,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41—243页。)

在1955年到1970年的15年间,日本实际GNP(以1970 年价格计算)从16.9万亿日元增加到70.6万亿日元,增大了4.18倍。(注:〔日〕林直道:《现代日本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2页。)其间由于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同时就业人口也在增加。如前所述,就业人口数从1955年的4003万人增加到1970年的5276万人,增长了32%。而同期日本的总人口从8927万人增加到10327万人, 只不过增长了16%。为什么会出现在人口只增长16%而就业人口却增长32%这样的反差呢?解开这个谜的关键就在于日本人口结构中生产年龄人口比重迅速提高上。1955—1970年,生产年龄人口绝对数从5512.6万人增加到7211.4万人,增长了30.8%,以近一倍于总人口增长速度(16%)的速度迅速膨胀。生产年龄人口净增加约1700万人,这大约相当于1955年西德、英国生产年龄人口的一半,相当于荷兰生产年龄人口的两倍半。(注:〔日〕林直道:《现代日本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2页。)

二、实现“接近完全就业状态”的主要途径

关于日本何以能够在实现经济高速现代化的同时,又能保持较低的失业率,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比较庞大的问题。在此,仅从四个方面做一概略的分析。

1.技术革新与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产生了对劳动力新的需求,扩大了就业总量。

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通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开展技术革新,促进了重化学工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同时也扩大了总的就业量。

(1)新设备投资和新技术运用于生产,产生新的就业需求。 扩大设备投资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双重结果:一是在扩大设备投资的同时,因大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而使劳动生产率急剧提高,从而引起了对劳动力需求量的相对或绝对减少;二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引起了对劳动需求的增加。1955—1970年,日本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了6.6倍, 特别是重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得更快,其中钢铁工业扩大了9倍, 机械工业扩大了18.3倍,汽车工业扩大了70多倍。(注:熊红芳、徐建文:《论战后日本技术革新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现代日本经济》1998年第1期,第12页。)这一时期, 尽管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但扩大设备投资生产规模的速度更快。这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部门之所以能够容纳不断涌来的新的就业人口,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日本重化工业以及整个第二产业规模扩大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他们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从而使这些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增加。

(2)新兴工业部门增加了就业量。由于科技的发展, 石油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原子能、汽车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发展起来。这些部门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其吸收劳动力的潜力是巨大的。

2.产业结构从以轻工业为主到重化工业化的快速而平稳的过渡是减少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原因。

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完成了从以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产业重心的转移,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按照经济学的常识,产业结构高级化必然会相应地产生结构性失业。但是,日本在迅速完成了产业结构重化工业化的同时,并没有产生严重的结构性失业。出现这个“奇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从以轻工业为中心到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快速而平稳。

日本的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工业经过战前半个多世纪的充分发展,为战后重化工业产业结构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日本纺织工业的发展是确立日本产业革命的基础,没有纺织工业的发展,不可能有日本产业革命的展开。通过纺织工业的发展,扩大了资本积累,为技术革命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园地,增强了日本的经济实力,最终使日本打破国界,走向世界。

在50年代,也即重化工业发展的初期,其原料、设备以及技术基本上全靠引进,而所需外汇,基本上是靠轻工业提供的。因此在重化工业化的进程中,轻工业为重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及外汇,使重化工业能够迅速的发展。同时,在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轻工业的比例逐渐下降,最终实现了从以轻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到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的转变。正是这种快速平稳的转变过程,实现了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相当低的失业率。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整个工业部门吸收就业人口的总量在增加。从1955—1970年,纺织工业的就业人员从154.3万增加到215.7万,增加了61.4万人;机械工业从160.3万人增加到514.3万人,增加了354 万人,机械工业增加的就业人数比纺织工业多4.8倍。 (注:张贤淳:《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4页。)这说明,在以轻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向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一方面,传统的工业部门非但没有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在原先的基础上,扩大了生产,进而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重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极大的需求。这双重作用的结果,产生了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接近完全就业的现象。

由于重化工业的发展,在制造业内部,轻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构成比逐渐下降,重化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构成比在逐步上升。根据表2 的数据,金属、化工、食品和其他这几个部门的职工人数比例的变化不大,相比之下,纺织工业的比例从23.8%逐渐下降到13.9%,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约0.4个百分点;机械部门的比例从18.8 %上升至32.1%,上升了13.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近0.6个百分点。 从此可以看出,纺织工业就业比例平稳的下降与机械工业稳定而快速的上升,使得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但没有产生大量失业的现象,反而产生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表2 按职工人数计算的工业部门构成

年份1951 1955 1960 1965 1970 1971 1972 1973

金属11.5 11.7 12.9 13.2 13.8 13.9 14.0 13.9

机械18.8 18.5 25.3 26.3 31.2 31.0 31.2 32.1

化工 8.0

7.2

5.7

5.4

4.5

4.6

4.4

4.3

食品10.9 12.5 11.1 11.1

9.8

9.9

9.9

9.6

纺织23.8 21.8 18.0 16.5 14.4 14.2 14.0 13.9

其他27.0 28.3 27.0 27.5 26.3 26.4 26.5 26.2

资料来源:《日本的100年》,1981年。《经济统计年鉴》, 日本东洋经济新报社,1983年、1985年、1987年。

纵观日本工业化时期制造业内部不同产业劳动力构成比的变化,可以看出一个有趣的现象。根据日本内阁统计局和总理府统计局的资料,在日本工业雇用劳动的扩大过程中,其内部结构同时出现很大变化。反映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一般把基础放在轻工业方面,纺织工业长期保持占制造业雇用工人的50%以上;但以1932年为界, 重化工业扶摇直上,1936年以后,重化工业雇用比率竟超过了纺织业雇用比率。若把制造业分成轻工业、化学工业和重工业三类,即可显示出一个有趣的倾向:化学工业在从1920—1970年的50年间看不出大的变化,因而轻工业雇用比率的下降(或者暂时上升)大体上是按反比例反映了重工业雇用比率的上升(或者暂时下降)。特别是从50年代到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轻工业的逐渐下降与重工业的逐渐上升的对比情况一目了然。

3.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劳动力被有效吸收创造了决定性的前提条件。

为了尽快实现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日本大量资金用于引进技术、扩大设备投资,发展高科技产业。但这要求必须吸收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战后日本非常重视教育,其国民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程度在世界发达国家中也属前列。在大规模采用新的技术装备的条件下,劳动力质量是劳动力能够被迅速吸收的决定性前提。日本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育人才,适应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

(1)学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是一种“积极的非劳动力化”, 一方面推迟了青少年就业年龄,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就业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全面提高了作为“预备役”的青年劳动力的技术、文化水平,使熟练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的比重较快提高,适应了现代化企业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要求,这为各产业部门迅速扩大吸收高质量的劳动力创造了现实的可能性,也为把劳动人口吸收为现实劳动力创造了必要条件。日本从学校教育入手,根据各时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断调整、改革教育体制,不仅从数量上、更从质量上为补充各级科技人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各企业加强对现有劳动力的各种转移技术的训练培育, 或通过现场工作实践培育人才,或对科技人员进行脱产培训,使劳动者在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时都能很快适应、掌握,从而可以继续被本企业留用、吸收,而不至于成为“多余无用者”而被迫离开企业。日本的企业通过各种方法培育大批科技人才,使科研人员的知识得到更新,专业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能够被充分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建立了日本自己的技术体系,创造出日本独特的新产品和新工艺。(注:熊红芳、徐建文:《论战后日本技术革新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现代日本经济》1998年第1期,第13页。)

如果说,经济发展之初教育的发展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促进了技术革新,那么在经济开始起飞后,则是技术革新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促进了就业劳动力在“质”的方面的提高,而劳动力“质”的提高又创造了劳动力被扩大吸收的重要条件,尽可能地减少了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引起的结构性失业。

4.终身雇用制对减少失业也起了积极作用

日本大型企业一般的就业习惯是“终身雇用制”,它同年功序列制一直被公认是推动日本企业发展的两大法宝。在日本,除了部分中小企业外,企业一般不在公开的劳动力市场上招收职工,而是采取从学校新毕业的学生中定期和一次性录用的方式。职工一旦被某企业录用后,通常该企业便成为职工终身的劳动场所,即使是经济萧条时期,企业也不会轻易地解雇职工。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终身雇用制对减少失业起了积极作用。

(1)提高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使职工不仅忠于职守, 而且在感情上也与企业融为一体,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因此,对于劳动力的产业和企业间移动来说,职工在主观上的愿望这一因素是微乎其微的。

(2)终身雇用制截断了横向的劳动力市场, 使职工无法为追求高收入和高地位任意地更换所服务的企业,而必须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的联系起来,即客观上阻止了劳动力在产业和企业间的移动。

(3)在终身雇用制下, 日本企业引进新技术一般并不会威胁到职工的就业。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企业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技术革新,职工对此也采取积极支持和合作的态度,从而避免了由于产业升级而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同时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4)由于企业内部雇用关系稳定, 企业可以对职工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投资,前面所提到的对现有劳动力的各种转移技术的训练培育,或通过现场工作实践培育人才,或对科技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等做法便成为可能,企业可以取得可靠的投资效果。

三、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成功地实现了低失业率的高经济增长,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成效。尽管日本有其特定的国土、经济、社会条件和具体国情,它的经验任何国家也无法照搬,但另一方面也无可否认,日本的某些一般性的具体经验,即使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日本的这些经验中,对我国有借鉴价值或重要启示的,有以下三点。

1.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就业问题,并把它列为历届政府的历次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目标。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半阶段,日本政府先后编制与实施了四个经济计划,即《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6—1960)、《新长期经济计划》(1958—1962)、《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以及《中期经济计划》(1964—1968)。这几个经济计划的基本目标,一是实现经济自立和经济高速增长,加速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二是实现完全就业和较大幅度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消除因失业和生活水平过低而造成的社会不稳定状态。每个经济计划都把扩大就业、改善国民生活列为最重要的政策课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后半阶段,日本编制和实施了《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67—1971)、《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70—1975)。在整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所编制的经济计划中,最著名的就是对日本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个计划的中心口号是“极大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充分就业,为此必须极大地谋求经济的稳定增长”。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目的,大力宣扬,并努力实施。一方面显示了日本政府通过经济增长来解决就业问题的决心,另一方面,可充分调动国民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最后达到社会稳定、经济高速增长的最终目的。(注:白成琦:《日本经济控制论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5、26页。)

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政府更应该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来实现。因为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来解决就业问题,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公民的聪明才智,正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之一。因此各级政府应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不断推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借以有效地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工程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从各个渠道解决当前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2.日本当时充分发挥朝阳产业的自身优势并加快其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结构性失业。

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产业重心的转移,重化工业的生产总值和就业比重逐年提高,轻工业的比重逐年下降。但轻工业就业人员的绝对数并没有减少,而是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在原先的基础上发展了新兴工业部门,成倍地扩大了生产,进而也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如前所述,从1955—1970年,纺织工业的就业人员从154.3 万增加到215.7万,即又增加了61.4万人。

当前我国在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国有企业经济机制大转换的进程中,也应借鉴日本的经验,摆脱单纯依靠经济规模扩张扩大就业的单一思维方式。首先要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部门、加快结构调整和新经济增长点培育以及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特别是在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过程中,寻求与开拓新就业增长点。这是当前我国解决结构性失业的根本途径。此外还要鼓励现有企业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潜力,开发新的就业岗位,依靠自身力量更多地安置本企业下岗职工。对一些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行业性裁员,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进其在相近行业、新兴行业间的整体转移,必要时可注入一定的启动和安置资金,使企业转产不停产,职工转岗不下岗。

3.通过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促进劳动力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日本通过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育人才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其做法对实现充分就业创造了两大优势。第一,通过学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高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这为各产业部门迅速扩大吸收高质量的劳动力创造了现实的可能性;第二,通过职业培训,解决劳动力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适应的问题,使其很快掌握新技术和新设备,而能够继续被企业留用。

借鉴日本的这条经验,我国也应积极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为根本解决就业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创造决定性的前提条件。当前,尤其要把下岗职工的培训纳入社会职业培训体系,并对他们采取特殊政策。因为,下岗职工同城乡新成长起来的新劳动力相比,他们因其在年龄、知识结构、赡养负担、劳动技能再培养以及岗位流动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劣势而在就业竞争中都处于不利地位。他们最大的劣势就是劳动力再生产费用要高得多。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特殊的倾斜政策,不仅要帮助他们解决劳动力再生产费用高于其他群体的差额过大问题(如对其原有工龄给予一定补贴等),更重要的是要以更优惠的条件为其更多地提供转岗培训机会,使之通过这种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更快掌握再上岗的技能。职业技能培训可以由各类职业学校和社会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以及各类高等院校的力量来实施,职业技术培训可以针对新的技术岗位要求进行,也可根据社会的近期和长远需要先行培训。政府应借助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正规的社会培训机构,在就业服务中心的统筹下,建立起权威的就业培训中心。

标签:;  ;  ;  ;  ;  ;  ;  ;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就业问题分析_轻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