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循环发展的协同模型分析_旅游产业论文

中国旅游业循环发展的协同模型分析_旅游产业论文

中国旅游产业循环发展的协同模式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旅游论文,模式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旅游休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同时,旅游具有低碳、高附加值等特点,促进了我国产业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天然的市场经济行业,市场融合度高,遵循一定的经济发展规律,其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1]。但是旅游业也存在自发性和盲目性,需要政府的合理引导,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耕地占用、文化古迹损毁以及过度开发等。旅游资源是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一旦发生毁损,通常难以恢复,因此,旅游产业的循环发展极为重要,应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全力保护旅游资源,规范经营体制,真正提高人们的旅游满意度,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中国旅游业总体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持续保持30多年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更多的人开始追求健康、时尚的生活,外出旅游成为人们放松心情、拓宽视野的一种高品质生活方式。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不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出境游都持续热门,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增长最快的居民消费领域。据相关统计,2013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2.9475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国内旅游收入26276亿元,同比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5%,其中,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569万人次,同比下降3.5%,旅游外汇收入517亿美元,增长3.3%。出境旅游总人数98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其中赴台人数292万人次,同比增长11.0%[2]。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而接待入境旅游的人数位列全球第四。

      从旅游参与情况看,大众化成为旅游消费的新趋势。大众化是指旅游活动已经扩展到较多的普通居民参与,并成为旅游活动推进的主要力量,这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人口大国,旅游活动的普及能够起到快速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目前进行旅游活动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城市居民。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们的工作压力也在急剧增大,而工业经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使得空气质量的下降成为城市生活的一大弊端。因此,以健康为目的是城市居民外出旅游的首要原因。另一类是农村里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外出旅游成为农民了解外面世界的主要选择。因此,富裕起来的农民通常会利用农闲时间,通过自助游或者村委会统一组织的方式拓宽视野。

      从旅游的消费水平看,我国的旅游消费层次较低,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是人均消费额较低。2013年,旅游者的人均消费在全球为980美元,而在中国仅有560美元,不及世界平均水平60%[3],可见旅游者的人均消费水平低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匹配,旅游消费的引导性工作有待提升。其次,国内旅游消费乱象丛生。有些旅行社压低旅游团报价参与恶性竞争,强制游客进行不合理消费和参与自费项目。旅游市场的这些不良现象对消费者利益产生侵害,同时也阻碍了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内旅游消费仍然主要集中在门票、交通费、住宿费以及餐饮费,消费层次较低,购物、保健、娱乐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消费模式尚未建立。因此,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旅游的良性竞争是我国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旅游市场发展的阶段看,我国的旅游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居民旅游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观光旅游,外出方式以散客居多,偏好于邻近地区旅游。游客的目的单一导致旅游活动的选择性较低,缺乏其他消费的动力。而在传统的观光旅游中,旅游者往往难以过多停留,跟随导游走马观花,很少有机会真正了解旅游地点的传统文化。享受型的旅游方式较少,尤其是文化旅游,国内旅游者对文化旅游缺乏需求,而农家乐等近郊型的休闲度假方式却在近年来逐渐兴起。国家法定假期的设立,五一、国庆、春节等长假为城乡居民外出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旅游产业在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如何实现旅游产业的循环发展是维护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二、旅游产业循环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关系

      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旅游产业来说,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旅游产业是以秀美山川、人文古迹为基础的,虽然优美的自然环境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旅游者,但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人为的破坏,还可能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甚至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例如,津京地区的雾霾天气多发使得呼吸系统患病率明显增高,当地的城乡居民都在尽量避免户外活动,这直接影响到现阶段的旅游收入。因此,环境保护是促进旅游产业循环发展的首要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4]。如今,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旅游产业自身又具有低碳环保、资源节约等特点,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对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具有链条式的传导机制。从当前形势看,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发展旅游服务业成为扩大第三产业比重的重要方式。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翻番,还是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依托和刚性市场需求。

      十八大的召开为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展了新的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是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各地的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密切结合实际,以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在黄金机遇期内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政策管理创新,强化旅游与其他部门和领域协调合作;建立产业促进联动机制,探索旅游综合改革路径;按照城市功能定位,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做好旅游规划格局;加强部门联动,破解产业融合瓶颈,在旅游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产业融合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落实环境、服务、管理、素质、保障提升工程,发挥旅游综合带动作用,推动转型升级,科学统筹各项业务工作,努力实现旅游业发展新跨越。

      结合十八大精神,旅游管理部门应全力保护好自然环境,实现旅游产业的循环发展。首先,避免过度开发,在保持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加强污染防护。有景点的地方配套相应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如垃圾回收处、洗手间等。对当地导游进行规范游客行为的专项培训。其次,接待游客数量等一定要在合理、科学、可容纳的范围内,不能为了短期效益一次性破坏生态环境。特别对于一些原始森林等极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的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应当结合环境情况,减少甚至拒绝接待游客。一切旅游配套设施的建立要在环境可容纳的范围内,不能造成二次污染,对当地有可能产生重大污染源的企业要慎重批准,甚至不批准[5]。在旅游产业所获收入中,应抽出专门用于环境维护和保养的费用。增加环境保护监督的人力投入,定期测评地区的环境水平与现状,采用适合的自然保护方式,将可能发生的环境威胁降到最低。定期采取封山养护,以旅游资金支撑环保支出。只有充分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为地方提供可持续的旅游资源。

      为了更好地实现旅游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旅游管理部门应大力提倡低碳旅游。按照我国各地的旅游产业规划,低碳旅游成为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突破口。旅游发展需要健康的水源、洁净的空气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经济活力,需要传承历史文化与品位,低碳旅游的发展总体来说是一项千秋功业、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发展低碳旅游,需要进一步提升“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海洋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遗产地的生态品质;要推进城市产业园、街道、社区、港区、物流园区等的低碳化进程,大力开发和提供具有显著的低碳或者微排功能的旅游交通、旅游接待设施、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撑与装备,这些均为低碳旅游发展的新领域。此外,对于旅游发展的低碳化转型的原则与目标要具有相应的规范性。对于中国的不同区域而言,在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功能强度、旅游体验环境、旅游产业规模和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方面也具有显著不同。对于综合性大都市与乡村地区、东西部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方面的机制体制和效益也存在差异,绿色环保以及节能减排方面的起点也不一样。因此,各地旅游管理部门要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并进行示范典型的培育,以北京、上海、大连、广州、武汉、杭州、成都等优秀旅游城市为范例,积极探索综合性大都市低碳化的技术经济路径与政策。对于那些正在建设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地区,也可以凸显低碳化的发展价值导向,在绿色环保以及节能减排方面做出表率作用。对于苏州、桂林、张家界、九寨沟、武夷山、丽江、拉萨等一些世界著名的旅游地区,要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以及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景区设施、旅游接待设施、旅游交通设施、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等的低碳化改造和技术更新,率先实现低碳旅游,促进环境友好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对于那些尚在发育或建设的旅游目的地,如湖北大冶保安湖、新疆沙雅等,或者正在创建低碳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城市,要充分利用地方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低碳旅游规划设计的创新,引导其按照低碳旅游的原则,创建低碳旅游示范区。通过示范,最终实现旅游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三、旅游产业循环发展与文化传播的协同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文化被引进国内。“洋文化”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从精神层面的个人主义价值的散播到英语等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多的使用;从充斥大街小巷的麦当劳等快餐文化到香奈儿等高端的奢侈品文化;从韩剧中的浪漫爱情到美国大片的英雄主义。海外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容小视,很多西方节日也成为了中国年轻人消费的主要方向,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地方成为国内及出境旅游的导向标[6]。中国由于多民族的性质和悠久传承的丰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更加丰富。感知历史才能从文化中汲取充足的精神养料,净化身心,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同前进。文化传播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核心和风貌,能够让世界更加多的了解中国和读懂中国,感受中国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消除文化隔阂导致的误会。让更多的人因为中国的古老文明和现代繁荣而喜欢中国,认同中国,从而带动旅游产业的循环发展。同时,旅游产业的循环发展也将直接促进文化的传播。通过旅游作为媒介来传播文化,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另一个可循环的亮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7]。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互联互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一有利的政策指向为进一步开放经济、传播文化、加强交流做出了明确要求。旅游产业的循环发展将进一步深入到内陆地区,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地区。文化产品带来的旅游产业消费也将随之增加。因此,文化和旅游产业相依托,形成协同和循环的发展体系,不仅能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还能有力地提高经济水平。

      为了加强旅游产业循环发展与文化传播的协同关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路径。第一,资源融合路径,也被称为载体融合路径,其具体含义指其他产业以旅游资源的形式融入到旅游产业当中,例如工业旅游、农业旅游、节庆旅游等等。这些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通过精心策划以及创新性的开发而形成新型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了旅游产品类型,满足更多的旅游需求。这些产业的成功融入拓展了旅游资源,使其类型更加丰富。第二,技术融合路径,创意、创新与技术三方面是实现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技术路径。对于旅游业而言,只有不断努力地发展与创新,开发出更多富有创意的新型旅游产品,才能实现产业的发展,满足市场的需求。一定的技术手段是旅游创新的前提条件,所以,技术融合路径也是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三,功能融合路径,是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各自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之间进行的融合,这也是二者相互融合的常见形式之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通过功能融合,可以使相互关联的产品为彼此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培育出更加满足市场需要的服务与产品。奖励旅游、教育旅游以及医疗旅游等形式都属于功能融合的途径。第四,业务融合路径,企业是业务融合路径的主体,而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是企业对产业融合的最终实施和执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必然会导致大量行业或者相关企业的出现,比如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娱乐业等等。这些企业的组织以及业务上的突出特点就是运用同一运作平台但是却融合了两大产业的特点,这种融合形式创新了企业组织的内部结构,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开始由纵向一体化逐渐转变为横向一体化,由混合一体化转变为虚拟一体化。

      四、旅游产业循环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协同关系

      如今,旅游产业逐渐成为一些地方创造收益的主要方式,但是旅游消费环境直接影响到游客的回头率。如果消费环境较差,甚至产生对消费者欺诈的现象,都会导致旅游产业的衰落。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同样重要,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外出旅游作为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每到国内法定节假日如“十一黄金周”,国内各大景点人员爆满,但是旅游市场不够规范,强迫购买纪念品、增加收费项目等欺骗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以欺骗消费者或者是一次性交易的心态发展旅游产业必然会导致行业的衰落。

      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部《旅游法》颁布实施,为游客维护自身权益和规范旅游市场以及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旅游法》明确指出:不得强迫购物,不得安排指定项目和自费购物点,违反这一做法最高将吊销营业执照并罚款。这一法律的出台让旅游消费者有了保护自身权益的武器,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并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旅游法》不仅直指旅行社的“痛处”,更是从根本上开出“药方”,表明了我国政府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的勇气,其拥有的三大亮点分别是: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费项目、不得索要小费。尽管看似很微小,却能够真正遏制旅游市场的不正之风。

      旅游产业的循环发展既需要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播,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效益支撑,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模式。而旅游所带来的收入均为游客带动的酒店、餐饮、交通、购物、休闲的消费。良好的消费环境可以提高旅游感受,强制性消费不仅会引起游客的反感,甚至会因小失大,损失更多的收入。在旅游法的指引下,应当加强旅游市场的规范。除了《旅游法》中的相关规定,还应注意到以下问题: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和人们精神消费需求的提升,旅游产业取得了黄金发展机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正在不断地提高。据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A级景区门票收入1608.4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6.78%。2013年传统旅游旺季开始的4月,全国有超过22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60%不等[8]。面对高额的门票价格,景区管理方则无奈回应涨价是为了“景区投入和设施维护”。但高门票反映的不仅仅是旅游景区硬件的投入,更深层次反映出旅游景区产业体系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设施对景区收入贡献较低,所以严重依赖门票收入来提高景区的综合收入。因此,对于各地的旅游管理部门来说,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仅仅关注到眼前的短期利益,应当注重循环发展,多从消费者角度进行考虑,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客户体验。

      综合以上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的循环发展需要有更完善的协调模式,无论是环境保护、文化传播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都缺一不可。自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出台之后,旅游业已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旅游产业的循环发展与环境保护、文化传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联系应更加密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旅游产业是以这三点为支撑发展起来的,结论与政策建议如下:(1)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吸引消费者休闲旅游,旅游产业收入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地方旅游产业的收入中有部分是政府财政收入,这部分应当公布去向,特别是用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更要向社会公开,旅游管理部门应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计划和措施。(2)传播中国文化,吸引文化旅游。以文化作为旅游的品牌不仅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更好地促进旅游发展,尤其可以针对国际游客。(3)保护消费者权益,使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可循环发展。市场的不规范经营一定会导致恶性竞争和不良循环。侵占消费者权益一定会使地方的旅游品牌受损,旅游品牌一旦受损就很难再建立起来,短期的暴利带来的将是不可持续发展。规范经营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还能提升地方形象,而旅游法的颁布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我国旅游业需要走可持续的循环发展之路,这不但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旅游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然、文化、人与旅游产业的相互促进与相互依托才能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良好和规范的旅游产业发展能够保护环境、传播文化并吸引更多游客。

标签:;  ;  ;  ;  ;  ;  ;  

中国旅游业循环发展的协同模型分析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