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李小燕,王明睿,徐丹丹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李小燕,王明睿,徐丹丹

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47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74例,按双盲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参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0%,高于参照组的75.6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糖尿病;循证护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药物降糖、胰岛素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但是对于该种慢性疾病而言,药物治疗仅能起到一定的血糖控制作用,虽可确保患者维持日常工作生活,但疗程长且难以治愈[1]。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59.87±3.41)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21±1.34)年;观察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59.94±3.4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25±1.3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讲解日常注意事项,定期检测血糖水平,控制饮食。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内容如下:(1)循证问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后,调查了解患者身体、心理情况,是否存在不良情绪等,询问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术前检查事项的了解情况。(2)循证支持:针对循证问题,查阅相关专业文献资料和权威性资料,为护理方案的制定寻找理论支持。(3)循证评价: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以往案例资料,依照患者个体差异情况制定最佳护理方案。(4)循证应用:首先进行心理护理,耐心解答患者疑问,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和护理工作。其次制定运动训练计划,通过体能运动方式,增加患者血糖消耗并提升内分泌调节能力。饮食控制方面,以清淡饮食和蔬果为主,忌辛辣、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类食物摄入。确定循证护理方案后,严格规范护理流程,定期评估护理实施效果。

1.3 观察指标

随访2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2个月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出院前采用科室自制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表示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护理前,参照组37例患者空腹血糖(10.25±1.67)mmol/L,餐后2h血糖(14.81±1.72)mmol/L,观察组37例患者空腹血糖(10.31±1.65)mmol/L,餐后2h血糖(14.85±1.75)mmol/L,两组护理前血糖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t=0.155、0.099,P=0.877、0.921);护理后,参照组患者空腹血糖(9.42±1.31)mmol/L,餐后2h血糖(12.69±1.25)mmol/L,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6.72±1.04)mmol/L,餐后2h血糖(9.81±1.15)mmol/L,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显著(t=9.819、10.314,P=0.000、0.000)。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参照组37例患者,非常满意12例(32.43%),基本满意16例(43.24%),不满意9例(24.32%),护理满意度为75.68%(28/37);观察组37例患者,非常满意25例(67.57%),基本满意11例(29.73%),不满意1例(2.70%),护理满意度为97.30%(36/37),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X2=7.400,P=0.007)。

3 讨论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患者血糖水平长期居高不下,外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情况的错误认知,导致患者易存在消极治疗心理,机体糖激素分泌进一步增加,恶性循环后势必造成病情加重。且该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患者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后续治疗难度和经济负担加大。有数据显示糖尿病在发病率为2.7%,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为95%,且患者多数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

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的身心状态、饮食习惯、日常运动情况、用药情况等均可一定程度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同时确保患者饮食、运动、用药合理性,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提升[3]。循证护理坚持以促进患者康复为中心的综合性护理模式,在循证护理理论支持下制定了科学性的护理方法。通过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评价、循证应用等步骤,将现有的临床研究成果和案例资料作为循证依据,在充分了解糖尿病患者身体情况、心理问题等个体差异后, 给予了患者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进行循证护理应用时,护理小组各成员以发展性眼光看待护理工作,建立了规范的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制度,并对护理工作实施效果进行追踪性评价。本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并进行2个月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水平表现优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表明了此次循证护理方案和护理决策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娜.循证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5):155-156.

[2]耿永聆.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31(48):193-193.

[3]刘丽琴.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8,31(10):4-5.

论文作者:李小燕,王明睿,徐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李小燕,王明睿,徐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