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彬琪
(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清安卫生院 江苏 常州 213300)
【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检验准确性的意义,并寻找可靠的途径和方法实现血液样本的质量控制。方法:以2012年参加体检的50名检验结果失真的患者的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即刻重新抽取血液样本进行再次检验,对两次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造成检验结果失真的原因并探讨血液样本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结果:分析后发现检验结果失真样本中因质量控制不严格造成的占80%以上,造成检验结果失真的因素主要包括意图差异、患者因素、采血不当、保存不当、运送不当。结论:样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血液样本分析前,需要对样本的质量予以严格的控制。
【关键词】 血液样本;分析;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373-02
在临床医学检查中,血液样本的分析对于疾病的诊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医生的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血液样本的质量的控制是医学检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1]。随着目前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有资料显示,在医学检测中,分析过程和分析后的误差率是非常小的,有将近七成的错误发生与分析前,尽管分析前的样本的质量控制极为重要但大部分人还是没有全面的意识到其重要性,在临床中极容易发生忽视样本控制的现象,本文以2012年参加体检的50名检验结果失真的患者的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液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检验准确性的意义,并寻找可靠的途径和方法实现血液样本的质量控制,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以2012年参加体检的50名检验结果失真的患者的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其中50名患者中男性患者24名,女性患者26名,年龄区间为23~56岁之间,门诊部的患者23名,住院部的患者27名,门诊部患者和住院部的患者均由同一位护士进行抽血并由同一位化验员进行样本的管理和检测,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和就诊情况、血液样本的保管与检验方面均没有显著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检验方法
重新提取50名患者的血液样本,与之前的取血方法相异:
首先,在抽血前,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医生的需要为每一位患者开出一份检验单,上面除了表明患者的具体情况之外还应该注明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避免检验人员的失误[2]。
在盛量容器的选择方面,目前大多数医院选择的都是真空采血器,根据不同的检验需要,选用的工具也不同,如果患者只需要做血常规检查,就用EDTA钾盐抗凝管采血,如果需要做血沉检验,就需要用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3-4]。
护士在采血前应该做到衣着的整洁,并将手洗干净,佩戴口罩,能够准确地使用各类采血工具,并保证采血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使患者感到舒适。
最后,需要在采血前控制患者的饮食和运动量,同时,在采血前12小时内应嘱咐患者停止服用各类药物。
之后将二次采得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比较两次检验的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第二次检验后,所有患者的检验结果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准确,通过两次检验结果的对比后发现,第一次检验结果之所以出现失真,因为质量的控制不严格的占到80%以上,具体结果见下表1所示。
3.讨论
医学检测在医学诊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保证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患者本身或者医院护士的操作失误而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发现,在医学检测工作中之所以发生检验结果的失真,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化验人员对检验要求理解的不到位或者出现理解错误导致检验失真,另外,血压样本运送过程中的保护不当也会引发检验失真。
其次是,患者本身的因素。在进行化验取血之前患者的饮食、运动量以及心情都对血液样本的质量产生影响,部分检验项目对于患者的饮食的结构、成分和习惯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患者的在取血前摄入了大量的高脂肪,其血糖、无机磷等都会受到影响,另外血清的浑浊度升高,检验结果中的三酰甘油的浓度会升高,同时钾钠钙的含量都会受到影响,甚至有的指标与正常检验结果有将近十倍的差距[5];原则上都要求患者在平静的状态下进行血液的抽取,运动后人体的体液含量与平静状态的体液含量有很大差别。
再者,采血方法也是影响样本质量的一个因素,其中,采血方法的控制主要包括采血的时间的控制、采血操作的熟练程度等。对于不同的病症,应选择不同的采血时间,如疟原虫疾病患者应该在发热的高峰期采血,如果时间的选择不合适,可能某些抗体的产量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采血的熟练程度决定了血液样本的纯度,一次性取到的血液样本中掺入杂质的可能性较多次采集要降低很多。
最后,血液样本的保存也是非常关键的,应该及时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送入检验科进行检验,长时间的放置会使样本因细胞的新陈代谢而降低血氧分压和PH,如果不能够在采血后的十分钟内送去检验,应该将其置于4度恒温环境中进行保存。
总之,在进行临床诊断中应该对样本的质量的控制予以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韩静,钱芳,单彦茹.影响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10(22):102-103.
[2] 周永年,李晋.有关临床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23(09):109.111.
[3] 冯苹,韩文军,唐玲,张良珍.动脉血气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影响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15(10):234-236.
[4] 胡晓芬,王登福.护理因素对常用临床标本分析前质量的影响[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3,13(05):456-457.
[5] 陈德东,陈燕,陈明忠.影响血液、体液常见临床标本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福建医药杂志,2013,14(04):512-514.
论文作者:蒋彬琪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6
标签:样本论文; 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标本论文; 质量论文; 因素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