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应急排危治理工程方案论文_李卓航,陈宇

地质灾害应急排危治理工程方案论文_李卓航,陈宇

李卓航 陈宇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四川省 610213

摘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综合素养以及职业技能,不断地提升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本文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运用分析与研究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原因;防治技术

引言: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扩大,很多地方都开始大兴土木,填海造地、毁林造房、山体爆破等一系列手段对土地进行开发。再加上不加节制,导致很多地方的土地不堪重负,失去了原有的结构性支撑,再加上暴雨冲刷,土石松散,这就导致了山体滑坡、崩塌的产生。可以说山体滑坡、崩塌与人类活动具有巨大的关系。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管控措施,推进治理措施发展,减少经济损失。

1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该处地质灾害位于剑阁县普安镇新民巷村34号观音阁上方,该处地质灾害主要包含一处危岩带和一处滑坡,地貌类型总体属构造为低山丘陵地貌,地理坐标为X= 3545654.671, Y= 543800.981。

1.1滑坡边界、形态、规模特征

该滑坡主要由填土组成,平均坡度70°,坡向为341°。坡体受地震和降雨的影响,滑坡后缘已经出现局部下滑现象,在2015年雨季降雨作用下滑坡滑移,滑坡局部土体已经破坏滑移,后缘出现局部垮塌现象,下错位移约5m。纵向长约3.5m,横向宽达18m,分布面积达47m2,滑体厚约1.5~5m,体积约为200m3,该滑坡属于小型滑坡。

滑坡前缘已建有干砌块石挡土墙,墙高2.5m,根据现场调查挡土墙出现变形破坏,滑坡右侧挡土墙已经垮塌,不能对滑坡进行有效防治。

1.2滑体特征

滑体主要为人工填土层层,由灰黄色粉质粘土夹碎块石组成,稍湿~湿,松散~稍密,碎块石成分主要为砂岩,强风化,棱角状,分选差,碎块石粒径5~15mm,最大20mm,尖棱状,含量约占10~20%,该层厚度在2~3m之间。

1.3滑床特征

目前该滑坡后缘已经局部变形滑塌,其破坏方式为沿基岩与覆盖层接触界面的滑动破坏,目前已出现局部滑动迹象,滑坡土体已基本形成贯通滑动面,其滑动带(面)主要依据地面调查、测绘等综合确定。

1.4滑坡的影响因素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地层岩性,斜坡土体为残坡积土层,渗透性较好,这为将于下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地形条件,斜坡坡体陡峻,形成良好的临空条件,斜坡土体在自重作用下更容易形成卸荷裂隙,这为斜坡变形提供了良好的地形条件。

(3)降雨作用,由于不稳定坡体为残坡积组成的粉质粘土夹碎石土,结构较为松散、孔隙度大、渗透性较好,加上地震之后坡体变得更为松散,裂缝发育,为大气降雨的入渗提供了有利的通道。因此,水的作用是滑坡体进一步变形的重要因素。

(5)人类活动,由于上部修建房屋,导致滑坡后缘加载破坏了斜坡原有力学平衡状态,导致滑坡后缘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综上所述,滑坡所在斜坡的地层结构为滑坡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临空面条件为滑坡形成提供了势能条件,水的作用是该滑坡潜在滑体变形滑动的直接因素。

2分项工程治理方案设计

2.1桩板墙工程

桩板墙布置于滑坡前缘,目的是为了防治滑坡变形破坏。其下滑力为桩后块体剩余下滑力,综合考虑采用暴雨工况4-4剖面剩余下滑力32kN/m,回填土后土压力为110.98kN/m,相比较土压力加大,故土压力作为设计采用的力。

桩型为方桩,桩宽1m,桩高1.2m,桩长10m,受荷段长5m,嵌固段长度5m,桩间距5m,共设置5根。抗滑桩之间采用现浇挡土板连接,板高2.5m,采用两个挡土板,挡土板设置泄水孔。抗滑桩、挡土板均采用C30混凝土浇筑。

2.2挡土板设计

抗滑桩之间采用桩间板,板高2.5m,板厚30cm,每两根桩间需布置2个挡土板。根据计算,单块桩间挡土板共需要布置钢筋4264mm2,桩间板采用φ8钢筋布置。桩间挡板采用C30砼浇筑。

2.3截、排水沟

截、排水沟布设滑坡后缘外侧,用于拦截在降雨期的汇水导致滑坡的进一步破坏变形。截水沟的设计断面顶宽30cm,底宽20cm,净深20cm,采用梯形断面,排水沟采用C20混凝土浇筑,两壁和底部厚度10cm,抹面厚度120mm。排水沟设计长度98m,其中外引至公路边沟涵洞位置。拟建桩板墙位置采用8m长涵洞连接两端截排水沟。

涵管需布设一排,单排由两根Ф50cm涵管组成,长度约8m,与上下游水沟相接,涵管底部铺设0.5m厚的砂卵石垫层(需做夯实处理),涵管摆设完后,浇筑C20砼至其顶面,固定涵管,后对其上部进行碎石土回填,回填过程需进行碾压夯实处理;涵管基础均按1:1坡比进行开挖,完工后,对其进行回填。

在涵管进水口位置修建沉砂池,防止泥沙进入涵管,将其堵塞。涵洞所设沉砂池长1m,宽1m,高1.2m,壁厚0.2m,底厚0.2m。材料使用C20混凝土浇筑。

2.4其他工程设计

由于修建桩板将会对滑坡后缘的居民围墙和院坝造成破坏,桩板墙完工后应对破坏工程恢复处理。围墙采用红砖对原有围墙进行恢复,围墙高3m,总长22m。围墙内部地面采用C15混凝土进行地面硬化,防治地表水流入滑坡体内,硬化厚度15cm,硬化面积52㎡。

3危岩体应急排危治理工程方案设计

观音阁滑坡左侧危岩体走向近似东北—西南向,长度约25m,高度12m,斜坡下部近于直立,局部呈负地形,有凹岩腔,凹岩腔高约2m,宽约0.5m。主要危岩体位于凹岩腔上部,由强风化泥岩和砂岩组成。危岩体分布于438-451m高程段。

针对该处危岩体的发育特征,依据危岩体危险区范围及威胁对象,对危岩体上部危岩采取人工清危进行危岩清除并采用喷锚工程进行防治,主要作用为防止危岩体在降雨、地震等作用影响下进一步产生变形破坏,危岩体下部凹岩腔采取凹岩腔填充。

3.1危岩清除+挂网喷浆工程

对危岩带上部危岩体采用人工清危的方式进行清方,主要将强风化体清除,清危线坡度不大于65°,清危后采用喷锚对泥岩区域进行防治。

人工清除危岩:总方量约85.14m³。施工顺序遵循自上而下,从外向内的原则,施工人员施工时配备安全防护用具,保证施工人员安全。人工清危时将切割后的碎石块体(块体直径小于0.3m)运至100m外平缓地带,整齐堆放,避免诱发次生灾害。撤离危险区的人员,并在危险区两端设置警示标志。

挂网喷浆工程:挂网喷浆面积为257.71㎡,面层喷射C20混凝土,厚度为100mm,钢筋网为单层φ6@20cm×20cm,加强筋为Φ14,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锚杆长度、倾角、参数参照具体剖面图及锚杆结构祥图;泄水孔为φ100的PVC管,与锚杆交叉布置成梅花形,遇断层、溶蚀或有地下水溢出部位的排水孔应适当加深、加密。每隔20m左右设一道伸缩缝,缝宽3cm,中间用沥青麻丝填充,严禁设在凸出或凹进的地方设置伸缩缝。

3.2凹岩腔填充工程

由于危岩体下方凹岩腔较大,对危岩凹岩腔进行封填,封填长度约22m,高约2m,封填体积约33.6m³,,封填前先对基础进行处理,开挖深0.5m的平面基础。回填材料采用C20混凝土,凹岩腔回填外侧按1:0.2放坡。

结语:

地质灾害治理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加强对地质灾害产生原因分析,加强对地质灾害危害宣传,并根据实际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不断在实际经验中总结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会让地质灾害带来的伤害减到最小。

参考文献:

[1]曲起峰.滑坡地质灾害勘查防治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7,(23):226-227.

[2]邓江平.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对策分析[J].科技传播,2013,5(15):110+125.

[3]邢建凯.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7,(16):224+226.

论文作者:李卓航,陈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地质灾害应急排危治理工程方案论文_李卓航,陈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