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的实际理论和具体的规律都源自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所以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属于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学以致用的巧妙之处,而这种教学方式也不只是单一学科的应用标准,而且适用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生活化;物理教学;运用要求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0-013-01
高考背景下物理是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主要考查学生逻辑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高中生物理应用能力与生活实践脱不了关系。高中物理教师只有有效结合教学与生活,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与应用物理知识,本文就此展开相关论述。
一、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1.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建立联系,让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感受物理知识,将学生实际生活与物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2.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强调教学过程生活化对教学效果的显著作用。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大量的定理和公式,而传统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很难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无法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长此以往,还会增加学习压力,产生厌学等不良学习心理,影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就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变得简单有趣,学生容易掌握,保证对物理知识充分理解学习,增加学习自信心,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有效掌握,还能促进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物理中运用的必要性
1.学科的具体要求
现阶段,物理作为高中阶段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主要是研究物质的具体结构和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学生逐渐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科的知识必不可少,尤其是很多专业技巧的掌握至关重要。物理教学的效果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养成。为此,在物理教学中,需要老师重视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将物理上的知识和日常的生活细节相关联,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积累生活经验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物理知识,并且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学习细节中,从而提升具体的学习效率。
2.新课改的具体要求
新课改要求的提出,针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规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选择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产生紧密的联系,促使学生提升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运用更多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际应用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注重生活化教学
实验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实验,促使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高中物理实验,提高高中物理课程实验内容教学效果。
2.物理课堂教学方式上注重生活化教学
改变教学方式一直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学生出现问题后及时向教师反映,方便师生进行交流。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教师对物理知识的教学。教师在讲解完物理知识后,为了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组织小组成员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以自己动手制作PPT、编写小故事的形式演绎所学物理知识,然后根据小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适当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小组,教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3.高中物理教学形式上注重生活化教学
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导入法,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及现象作为教学教具,便于学生充分掌握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中融入生活现象,让学生感知生活过程中的物理知识,加强对高中物理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4.教师应该设计比较生活化的物理实验
新课改下,对于物理教学也逐渐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不仅仅要求教师能够进行生活化的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实验设计来帮助学生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进一步巩固高中物理的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5.教师应该将物理作业进行生活化设计
物理方面的教学不仅仅需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也应该加强学生在课后时间的学习,因为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课后作业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教师在作业的設计中,首先需要基于学生的基本需求和个人情况出发,将课后的作业和练习进行生活化设计,为学生创造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条件与环境。通过生活化的作业设计,能够获得更多的感悟和认知,从而有助于学生建构物理知识。
6.设计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案例
物理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设置相关的思考题,这不仅仅能够巩固和复习上节课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生活和促进思维的发散。教师在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将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充分利用起来,同时也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条件,这样才能够设计出更加合理化和生活化的案例教学。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加强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研究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何勇兵.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探析[J].成功:教育版,2013(6):155.
论文作者:何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生活化论文; 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中物理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