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要有人人参与,学生全程参与的思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交流,多思考,在重视学生知识把握的同时,更加的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不要只注重结果而轻过程。要多利用数学园地组织各种数学竞争活动,学生只有在竞争中,他们的思维才会更加的活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才会更浓。教师要多利用数学实践活动开展创新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当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时,可以鼓励他们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从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性观察。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引导时,要注意尽力地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措施
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当前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因循守旧,教学过程仍然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提高,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笔者根据多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新课改下如何对高中数学进行创新教育。
一、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课前预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课堂内高效率地学习知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首先应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练习,提升学生的自主预习效率。例如,在“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授课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对其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如“集合的含义是什么”“集合的类型有哪些”等,通过预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预习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在课堂内对学生进行检查,如提问“同学们有没有进行预习呢?是否有人愿意上台讲述一下集合的含义?”等,此过程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解。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应当做以补充,其目的是强化学生的预习效果。最后,教师需要将预习深入,贯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如在课堂内留5至10分钟给学生进行课堂预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前预习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课堂内,以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氛围
课堂活动是提升教学氛围的主要方式之一。所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不同,所能带给学生的益处也不同。如小组讨论能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距离,趣味教学游戏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等。例如,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堂知识讲解完之后对学生进行课堂巩固。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区别”进行讨论,通过讨论的形式加深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带动课堂氛围的提升。同时也可利用游戏教学对此章节内容进行巩固,如教师可画出“y=ax与y=logax”的图像,让学生猜一猜它们像什么,最后由学生对其猜测做出陈述,从而让学生在课堂游戏的过程中边玩边记,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带动课堂氛围的提升。
三、课后,培养学生复习习惯
课后复习是学生将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复习的手段既可以是课后作业,也可以是学生自主对课堂知识的复习。例如,在“垂直关系”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在课堂知识结束时对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如“垂直关系判定的条件是什么?”;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设置作业,如“空间中线与线垂直的问题、空间中线与面的问题”等,让学生在作业中将课堂知识内化。同时,也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复习意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如教师可讲解复习所能带给学生的好处——复习既能够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利用所学知识通过举一反三的形式增长自身的见识等,从而灌输给学生复习的意识。最后,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强化学生的复习能力。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的目的,一方面是同复习一样检测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及时接收到学生的反馈,从而不断强化、完善教师的教学计划。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反馈路径做出完善,避免学生因畏惧心理而害怕反馈所需要承担的后果。如教师可摆放一个小纸箱在讲桌上,让学生以匿名的形式在小纸条上写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也可以选出课代表,由学生向课代表反映授课过程中教师存在的问题,然后由课代表向教师做出反馈。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公平对待,对每一个学生做出的反馈都应当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提升学生的反馈力度,为高效课堂的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在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更新思维、创新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听”“答”“接受”,而是充当了“问”“思”“实践”自主学习的角色。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姿莹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168-169。
[2]陈崭叶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
论文作者:司凤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知识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8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