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审稿制度下学术编辑的职业定位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论文,编辑论文,制度论文,职业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53(2016)01-0045-04 1 引言 近年来,各大学术期刊专家审稿的力度和比例逐渐增加,稿件专家外审逐渐成为一种标准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惯例。显然,专家审稿制度作为一种保障学术期刊质量的机制,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一方面,可以借助各领域专家的专业素养,保证稿件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杜绝各种关系稿和人情稿,从而提升刊物的学术质量和水平,增强刊物的权威性;另一方面,通过与审稿专家的沟通与联系,获得专家的信任和尊重,可以较为容易地约到他们的优秀稿件,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如此一来,就在刊物和审稿专家(同时也是优秀作者)之间建立了良性互动与循环,刊物借助审稿专家的专业知识保证刊物的权威性,同时作为审稿专家的作者,也可以借助刊物这个平台传播学术知识。 在专家审稿制度逐渐成为我国学术期刊的一项基本制度的现实背景下,有人认为,对于学术期刊而言,既然有了审稿专家,稿件不再由编辑来审,而且又倡导作者文责自负,那么编辑这个职业将不复存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有了审稿专家,现在的学术编辑其实负责的只是校对工作,而这部分工作完全可以外包给专门的校对人员来完成,因此编辑部将不再需要专职编辑。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所言结果都一样,学术期刊编辑地位堪忧。那么,学术期刊的编辑真的将不复存在或可有可无吗?如果不是,他们又该如何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如何实现职业发展和自身价值呢?遗憾的是,现有文献很少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本文从编辑工作的实际出发,探讨专家审稿制度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定位与发展问题,以期为现在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为编辑将来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 2 专家审稿能替代编辑审稿吗? 正如上文所言,专家审稿的作用不言而喻,一方面可以通过准确评价稿件的学术价值增强刊物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可以密切审稿专家(同时也是作者)与编辑部之间的双向联系,形成学术发展的良性循环。那么,专家审稿能替代编辑审稿吗?这个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专家资源的稀缺性,二是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的互补性,三是专家审稿的局限性。 2.1 专家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都是稀缺的,专家资源更是不可多得,专家资源的稀缺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专家数量的稀缺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分化加剧,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化,各个研究领域专家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比较少。比如,政府会计这一研究领域,国内专家主要集中在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及东南大学等少数几个高校中,数量非常稀少,但有关政府会计研究的稿件却非常多。其他研究领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专家时间的稀缺性。对专家而言,时间是非常宝贵和有限的,一方面除却工作、家庭中的事务之外,还有科研压力;另一方面,凡是专家,通常有很多学术期刊请他帮忙审稿。因此,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能挤出时间认真审稿非常不容易。同时,频繁请他们帮忙认真审阅大量的稿件,也是不现实和不近人情的。 专家有效供给不足。由于国内没有专家审稿费发放标准,各个编辑部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自行决定审稿费的发放。一般而言,发放标准在50~300元/篇次,毫无疑问,相对于审稿专家的劳动付出,这是极少的。虽说审稿专家可能并不在乎审稿费的多寡,在乎的是荣誉,但是这种对其价值的低估,无疑会影响专家审稿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专家的有效供给。 总而言之,审稿专家的数量和时间都是稀缺的,但是一定时间内,需要审阅的稿件数量却很多,再加上因审稿酬劳和专家付出的不对等而导致的审稿专家有效供给不足,使得审稿需求和审稿专家供给之间的矛盾极其突出。此时,若不经过编辑初审直接将所有稿件交由专家外审,显然是无视这种供需矛盾,会严重挫伤专家审稿的积极性,使得他们要么消极应付,要么直接拒绝。不管是哪一种,最终的结果都是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审稿任务,从而使稿件的质量和刊物的质量都无法保证。因此,从审稿专家稀缺性的角度来讲,所有稿件都由专家审阅是极不现实的,故而编辑审稿无法完全被专家审稿所替代。 2.2 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的互补性 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在目的上是一样的,都是对稿件的质量和价值做出准确评价,但却各有侧重,各有千秋,从而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共同促进学术的发展。 审稿侧重点的互补。专家审稿主要是从专业角度出发,侧重对稿件的学术价值进行评价,而不考虑稿件与期刊的风格、选题、定位等是否一致,更不会考虑稿件刊发之后的传播情况和影响力。编辑在审稿中除了判断稿件的学术价值外,更侧重考虑稿件与期刊特点相关的一系列因素,如期刊的定位与风格、文章的选题等,同时,还要考虑刊发之后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①。专家审稿和编辑审稿的侧重点正好互补。对一篇优秀的学术文章而言,这两方面的审查缺一不可,学术价值是其生命,传播和影响力是其生命的体现,只有这两方面都能通过审查,文章的生命力才能延续和发展。 审稿细致程度的互补。审稿专家一般只对稿件的学术质量进行审查,从全局的角度进行把握,不关心稿件中存在的各种文字性、结构性等细致问题。编辑审稿则不然,既要关注稿件的学术质量,还要对稿件的语言表述、逻辑结构、排版格式等进行审查。从某种意义上讲,专家审稿显得比较粗线条,只对文章的内容质量进行把握,编辑审稿考虑得比较细致,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稿件进行综合权衡②。显然,这两方面也都是必要的,对一篇优秀文章而言,它们一个是“魂”,一个是“肉”,缺一不可。 由此可知,专家审稿和编辑审稿虽然在职责和地位上有差异,前者属于个人行为且处于辅助性地位,后者属于职务行为且处于主导地位,但两者目的一致,且在审稿的侧重点和细致程度上存在明显的互补性。因此,从学术发展和学术传播的角度讲,专家审稿不可能完全替代编辑审稿,从某种程度上说,专家审的是文章的“魂”,编辑审的是文章的“肉”,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文章才“有血有肉”,才能传播得更久远,发挥的学术价值才会更大更广。 2.3 专家审稿的局限性 审稿专家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稿件进行双向匿名审查,可以在不受外界干预和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对稿件的学术价值进行判断,做出相对公正的评价,这是专家审稿最大的优势所在。但是专家审稿同样存在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容易受到审稿专家自身学术观点和主观好恶的影响③。专家作为某一研究领域的权威,有自己的学术主张和主观好恶,容易形成某种学术上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从而对学术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学术期刊的编辑,由于自身的学术修养加上长年累月的学术信息积累,知识面非常宽广,能够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平等地接受所有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的学术观点。更为重要的是,编辑审稿是一种职务行为,代表的是编辑部的意见,不仅要对稿件质量负责,更要对期刊的质量和发展负责,因此,能够自觉地调整心态,对稿件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和判断。 其二,缺乏对出版法律法规等有关期刊出版、发行、运作等一系列问题的了解。审稿专家只是根据已有的学术知识对稿件的学术价值进行判断,不考虑稿件的学术质量与期刊档次的匹配问题。同时,他们也缺乏对出版法律法规、期刊运作状态的了解,对期刊、期刊作者群等信息知之甚少。由于对以上信息缺乏考虑和了解,容易造成审稿专家对稿件的判定与期刊的实际不相符,这一方面可能造成审稿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能打击专家审稿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期刊的发展。相反,学术期刊的编辑对期刊出版、发行、运作等问题非常清楚,他们在初审过程中,将以上问题都考虑进去,就可以杜绝审稿专家对稿件的判定与期刊的实际不相符等问题,增加审稿专家对编辑的认可度,最终提高期刊质量。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因专家资源的稀缺导致专家审稿需求和专家审稿供给严重失衡,所有稿件都由专家来审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专家审稿和编辑审稿在审稿的侧重点和细致程度上存在明显的互补性,两种审稿方式的结合可以使稿件臻于完美;专家审稿存在的天然局限性,使专家审稿和编辑审稿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因此,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专家审稿不能替代编辑审稿,只有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术的健康发展。 3 职业校对能替代编辑校对吗? 校对起源于古代的“校雠”,最初是编校合一的,后来随着雕版印刷、铅活字排版和机器印刷技术的出现,编辑过程中的校勘与编辑工作完成后的校对才分离开来,校对成为独立的出版工序,因此才有了专门的校对人员。那么,职业校对能取代编辑校对吗?笔者认为,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以及学科的进步,职业校对不仅无法取代编辑校对,相反可能被编辑校对所取代,理由有二。 其一,职业校对者的知识储备跟不上学术发展要求。校对具有两大功能:校异同和校是非。校异同对职业校对者来说问题不大,但校是非则有一定难度。所谓校是非是指校对者凭借自身储备的知识或其他权威资料来判断原稿中的是非,因此。校是非要求校对者不仅要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而且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广博的知识积累。对学术性期刊而言,所刊载的论文很多追踪的是学术前沿,这就要求校对人员同时必须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但事实上,专门的校对人员很难做到这一点。现在的专业校对人员年龄严重偏大、知识结构落后、知识面老化,只能进行一般性的文字性校对,即校异同,很难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是非”问题。 其二,现实约束使得职业校对难以职业化。现在,学术期刊普遍实行的是“编校合一”模式,编辑者同时担任校对者的角色,没有专职校对(不设专职校对岗),校对工作由编辑完成,甚至很多出版社实行的也是这种模式。这既是由各个编辑部的经费和编制约束决定的,也是数字化发展和学科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各类校对软件大量涌现,它们基本上可以实现对电子版稿件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错误的纠正,即解决“校异同”问题。而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又使得职业校对者在“校是非”方面无所适从,因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专职校对这一职业将消亡。 由此可知,一方面,职业校对者自身知识储备不足限制了他们“校是非”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各类校对软件的出现又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因此,不存在职业校对替代编辑校对的问题。 4 学术编辑的职业定位与发展 学术期刊在实行稿件专家外审制度之前,普遍推行的是编辑部内部“三审”制度,即责任编辑负责初审,编辑部主任负责复审,主编(或总编或社长)负责终审,这在1997年《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有明确规定。而且,2001年原新闻出版总署专门针对期刊发布通知,再次重申编辑部内部“三审”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直到2014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才要求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建立同行评议制度以保证期刊质量。这里的同行评议制度就是专家外审制度。那么,在稿件专家外审制度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该如何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和发展呢?笔者认为,学术期刊的编辑必须做好以下“五者”。 4.1 杰出的初审者 在专家审稿制度下,编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担当好初审的角色,复审交给专家负责。初审看似简单,其实工作量非常大,内容非常多,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对稿件的选题、写作风格、写作规范、研究方法等进行权衡和判断;二是对稿件的质量、创新性进行初步评估;三是对作者的学术动态、研究方向、学术道德等进行深入了解;四是对文章的逻辑结构、文字水平、排版格式等进行审查把关;五是在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审查的前提下,搜索研究方向一致的专家以便复审。要做好这五方面的工作,编辑除了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修养和较深的知识储备外,还需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才能对稿件作出相对公平、客观的评价。 4.2 优秀的学术研究者 既然在专家审稿制度背景下,学术编辑首先要成为一个杰出的初审者,那么成为一个优秀的学术研究者也是其应有之义。现如今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作为学术传播的第一道把关人,学术编辑的学术水平直接影响学术期刊的质量以及学术发展的进程。一个杰出的初审者,必须是优秀的学术研究者,不然根本无法判断文章选题是否有意义,更无从甄别文章质量的高低,其初审的作用和意义也不复存在。 4.3 卓越的校对者 在专家审稿制度下,因经费和编制等问题的制约,编辑必须承担校对者的角色。一个卓越的校对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一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二是广博的文化知识储备,三是执著的敬业精神,四是严谨的工作作风,五是熟练的电脑操作技能。这五个方面的素质缺一不可,其中,前两个是知识基础,最后一个是工作保障,其余两个是思想基础和能力保障。虽然现在有校对软件,但校对软件误报率高且在“校是非”上无能为力,而一个优秀的学术编辑会弥补以上不足。 4.4 出色的学术联络者 在专家审稿制度下,专家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何找到合适的专家并取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是每一个合格的学术编辑必须面对的问题。简单来说,可以通过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查阅国内外顶级的学术期刊、翻看各大优势学科所在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网站等,找到有关专业领域优秀的审稿专家。但这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取得专家的尊重和信任。笔者认为,唯有加强联络,充当好学术联络员的角色,通过自己的真诚和对专家的尊重才能获此殊荣。一方面,学术编辑需要连续跟踪专家的研究动态和学术成果,时常沟通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研究体会,定期或不定期向他们发送感谢信、祝贺信、节日贺卡等,增进与审稿专家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需要定期向审稿专家汇报期刊近况,让审稿专家了解期刊,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若有条件,还需定期召开审稿专家大会,听取专家对期刊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4.5 干练的学术信息推送者 在数字化的冲击下,传统学术期刊的运作模式和传播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术期刊的传播不再以整本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单篇文章,更多时候是以单篇文章的浓缩版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成为一名干练的学术信息推送者。一是将自己接收到的外界学术信息进行整理、提炼和优化,推送到审稿专家和有效读者的手中,以增进与审稿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掘潜在的优秀作者;二是将期刊刊载的学术论文进行重新加工、编辑,整合成片段化的、浓缩版的一篇篇小文章,并向大众推送。通过学术信息推送,一方面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避免淹没在数字化大潮中,另一方面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学术期刊的蓬勃发展。 5 结论 专家审稿制是一种保障学术期刊质量、促进学术繁荣的重要机制,它一方面可以杜绝各种学术腐败的滋生以及“人情稿”“关系稿”的泛滥,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学术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但是,有了审稿专家并不意味着学术期刊的编辑将无所作为、可有可无,甚至不复存在。事实上,因专家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专家与编辑在审稿的侧重点和细致程度上存在明显的互补性,他们两者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只有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术的健康发展。同时,职业校对也无法取代编辑校对。相反,学术编辑将取代职业校对人员,完成校对的工作。在专家审稿制度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需要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做一名杰出的初审者、优秀的学术研究者、卓越的校对者、出色的学术联络者以及干练的学术信息推送者,才能实现自我救赎,提升自我价值。 注释: ①丁建平.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的关联性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6-148。 ②李意清.论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的专家审稿[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23-127。 ③胡浩志,崔毅然.学术期刊如何“反腐”[J].出版科学,2012,20(4):35-39。专家审稿制度下学术编辑的职业定位与发展_职业定位论文
专家审稿制度下学术编辑的职业定位与发展_职业定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