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5年度课题指南——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题论文,基金项目论文,情报论文,文献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基础理论研究
顺应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本学科申报应着重探讨图书馆、情报学、档案学三者协调发展及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理论与方法,构建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理论体系框架,探索图书馆、情报学、档案学学科一体化的途径。文献情报学要顺应网络时代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关注原有学科结构和成分的重大变化,重新思考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加强知识管理等问题的研究,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学科体系。档案学应加强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如档案所有权、著作权、公民信息权等法律概念的界定,档案法和相关法律的关系和渗透,经济改革过程中档案法律问题等。此外,还应关注电子文献管理研究,如电子文件的内涵与外延、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其生命周期理论等。
1.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体制研究
总结信息资源数字化进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中国信息资源数字化的途径、方针政策、措施和技术方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资源数字化体制,促进中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健康发展。
2.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在对信息化发展的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正确反映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和测度方法,对测度结果做出科学解释,为制定信息化发展政策提供依据。选择一些地区或国别进行比较研究。
3.互联网对我国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系统分析互联网对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文化传播和知识学习的影响,提出加强互联网管理,发挥互联网优势,避免和抑制互联网不良影响的政策措施。
4.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
以知识管理思想及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为基础,研究构建统一的政府信息门户的方法、按照使用者逻辑进行电子政务知识分类的方法、电子政务知识流管理的方法、建设统一有序的政府知识中心的方法等,建设知识管理型的电子政府。
5.信息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
阐述信息环境的涵义,分析产生信息污染的原因及其影响,探讨如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提出防止和治理信息环境污染、加强信息环境保护和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及社会伦理准则。
6.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性调控与合理配置管理研究
分析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宏观调控与合理配置的现实意义,探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调控机制、调控政策体系及实施机制和管理机制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7.区域性中心图书馆建设研究
研究区域内各系统文献信息部门之间合作协调关系,研究在资源建设、网络信息共享、文献通借通还、读者享受同等服务等方面形成的模式。探讨如何发挥区域合作优势,通过中心图书馆协调实施,进而推进全国各系统间文献信息部门的合作协调。
8.数字图书馆技术化和人文化融合研究
探讨数字图书馆技术化和人文化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重视数字图书馆的人文特征,使数字图书馆协调、健康地发展。
9.知识集成研究
知识集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重点是如何围绕特定目标持续实现知识集成,最大限度地支持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活动,实现知识的价值。
10.网络时代的图书情报人才需求及培养模式研究
网络时代图书馆和情报所的工作内容、工作重心的变化及图书情报人员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改变和革新。
11.竞争情报活动中人际网络问题研究
探讨在社会运转和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口耳相传的零次情报,构建和利用人际网络来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12.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
研究如何把图书馆知识转移到作为知识接受者的社会组织或个人的知识库中,实现知识的价值,进而缩小人类组织和个体之间的知识差距并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13.企业知识管理实践研究
研究企业知识管理实践与知识管理理论和技术之间的互动及其对其他社会组织的借鉴作用。
14.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建设
研究图书馆如何建立起长期有效、稳定的知识援助机制,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服务。
15.档案馆的社会化服务研究
科学界定档案馆历史保存、文化积累、文明传播等社会功能,探讨档案社会化服务的理念、模式、方法和实现途径。
16.中国传统文献与濒危历史档案保护研究
从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濒危历史文献(档案)的种类、数量、分布及损毁原因,挖掘传统文献保护技术在竹木、纸质等文献保护中的应用价值,以及现代技术在传统文献保护中的应用。
17.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
研究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利用的公平性、隐私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18.档案系统工程研究
系统工程方法引进的依据,档案系统工程的影响因素及实施,档案系统工程的技术分析、成本分析及案例分析,档案系统工程方法论。应采用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二、对策性、应用性研究课题(要求按题申报)
*19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与国家情报战略研究
*20政府信息公开对档案信息保密和开放政策的影响及其对策
*21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的方法研究
*22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
*23数字图书馆可视化接口设计与实现方法研究
*24数字化时代的编目工作
*25图书馆开放使用研究
*26图书情报数字化应用系统比较研究
*27网络传播伦理和网站管理问题研究
*28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双套制运用和管理模式
*29西部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
*30散佚欧美的满文图书现状调查及其主要文献的研究
说明:
(一)从今年开始,基础研究一般不列具体条目,只规定重点研究领域、申报范围和方向,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设计题目,选题要力求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应用对策研究(指南中带*号的课题),申请人要按题申报,一般不受理自选课题。《课题指南》中各学科附简短的“申报说明”或“提示”,申请人要参照相关要求进行申报。应用对策研究一般要在一到两年内完成,基础研究一般要在二至三年内完成。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学术规范。
(二)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不能同时参加三个以上(含三个)项目的申请。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项目以及中央各部委重大、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负责人(包括子课题负责人)不能申报。
(三)各省(区、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受理当地的课题申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受理本院的课题申报,中央党校科研部受理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课题申报,教育部社政司受理中央各部委所属在京普通高等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受理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不受理个人申报。
(四)项目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课题指南》、《申请书》、《代码表》等)请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网络信息管理中心的网站下载(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址:http://www.npopss-cn.gov.cn/;教育部人文社科网络中心网址:http://www.sinoss.net/),或向受理单位索取。申请书原则上要求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4纸打印和复印,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报送各省(区、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
(五)各省(区、市)社科规划办和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做好申报课题数据录入、打印报表和材料汇总报送等工作,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报送材料的完整性。报送的材料包括:1.审查合格的申请书,一式5份,包括1份原件和4份复印件。左侧装订,活页夹在申请书内。2.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汇总的申请书“数据表”数据,包括xmsbsj.dbf、cjz.dbf、tjr、dbf、ktsjlz.dbf、ktsjlz.fpt等5个文件,缺一不可,通过电子邮件发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务必在邮件主题中标明”某省(区市)申报数据”字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电子邮件地址:npopss@vip.163.com)。要保证电子数据和申请书”数据表”的一致性。3.用管理系统打印出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清单》和自行制作的《各学科分类申报数量汇总统计表》。
(六)项目评审补偿费(含微机录入费)收费标准:重点项目每项为150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为100元。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超过规定标准收取费用。
(七)各地受理申报时间从2004年12月16日起至2005年2月25日止。申报单位必须于截止日期前把审查合格的申请书一式5份(1份原件、4份复印件)报送受理单位,逾期不予受理。
(摘编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http://www.npopss-c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