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中国政府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企业;能源管理;问题;对策
工业企业是中国能源消费大户,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因此做好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对我国节能减排事业影响深远。本文从公司能源管理工作现状出发,剖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由公司领导-职能部室、车间-班组构成的全面节能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节能管理人员,并制定了能源采购--供应--使用全过程的能源管理制度,如《能源管理办法》、《主要用能设备能源管理办法》、《能源计量管理办法》、《能源凭证式管理办法》等,对公司能源消耗进行年度总体指标控制,对各车间能耗指标进行月度分解、统计、考核,形成了颇有成效的管控,综合能耗逐年递减。但相对于质量、安全、环境等方向来说,公司尚未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无法利用管理体系的优势,全面、系统的进行能源管理工作。因此,择机适时开展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工作十分必要,通过全面梳理能源管理各项法律法规、建立更加系统全面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充分运用PDCA的体系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能源管理工作,对提升公司能源管理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小能源消耗具有重大帮助。
二、设备设施陈旧,有待更新。
公司各类设施均已非常陈旧,比如上世纪投产的机床、水泵等驱动电机,最早可追溯至建国前的厂房等。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这些厂房、设备设施虽然能够得到细致的维护保养,但其能效指标已远远落后于具备同样功能的现有产品,因此需要进行节能改造或整体更新。大批量的进行改造,需要消耗的资金十分巨大,显然不够现实。建议通过对老旧设备设施进行能耗分析,结合改造方案,对利用率高、效费比高的优先进行改造,同时广泛寻求外部资金力量支持,如政府政策性补贴、合同能源管理等。
三、能源计量器具智能化普及率较低。
能源管理需要大量的能耗基础数据支撑,大至公司每月消耗的水、电、油、气等能源数据,小至各生产班组或某一台设备的能耗数据。准确、细化的能耗数据,可以使能耗分析更加精确、更加细致,更加容易发现,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能源优化。目前公司的能源计量器具已按《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对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进行配备。但大多数能源计量器具为非智能仪表,需要人工抄表,不但时费时费力且容易发生错误,使得收集的能耗数据准确性、时效性不尽如人意。鉴于一次性改造费用较大,建议对现有能源计量器具按能源消耗数量大小进行排序,结合国家相关优惠政策,逐步进行改造。同时,对于新增项目采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一步到位的方式,最终实现全部能源计量器具的智能化配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专业管理人才流失严重。
能源队伍是节能减排工作的保证,优秀、高素质的能源队伍更是一个企业做好节能工作的保障,如何确保能源队伍的稳定、富有激情和战斗力,是一项我们必须要做好的工作。目前公司的节能减排队伍比较薄弱,能源管理人员待遇低、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用人待遇迫在眉睫。 因此建议一是立足现有管理人员,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现有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二是适当提高从业人员工资待遇,适时引入节能奖励机制,开展节能评比,从物质和精神双方面提高从业人员积极性,为公司节能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五、节能意识有待加强。
公司每年定期组织人员参加节能培训、节能展会、开展节能宣传,旨在提高员工节能意识、减少能源浪费。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全员节能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人都能做到随手断电、发现跑冒滴漏及时修理或报告。但在日常检查中,跑冒滴漏以及人走不断电等能源浪费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主观认为浪费量很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是疏忽大意,突然有事离开后忘记关电源等;究其根源还是对节能不够重视,多数人认为不关电脑、不关水龙头,浪费点水、电都不是什么问题,也花费不了多少钱。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在这些电白白消耗掉的同时,电脑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正在残害着自身的身体;他们也没有认识到,发电厂发电所需要的煤炭等资源以及所排放废气和污水所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他们更没有意识到,发电厂的机器设备、电脑豪材等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所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并积极争取公司各级领导支持,倡导全员节能;一方面对积极响应节能号召的员工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对为公司带来节能效益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最终促成公司员工从“要我节能”到“我要节能”的思想意识转变。
众所周知,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国家不断收紧能源环境政策,通过节能减排,形成倒逼机制,推动企业持续绿色发展。节能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内部需求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希望本文能对企业节能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者水平有限,请广大读者和专家多多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2]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3]GB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4]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5]陈诗一.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J].经济研究,2010(3):129-143
[6]李军丽.王学刚.能源管理之我见[J].致富时代月刊,2011
[7]李奇伟.企业能源管理存在问题分析[J].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2002(3:)21-21
[7]张莹.我国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09(03):11-17.
[8]江亿.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J]. 暖通空调, 2005 (5)
论文作者:刘圳1,熊凯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能源论文; 节能论文; 公司论文; 计量器具论文; 配备论文; 管理体系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