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本教育”是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老师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自觉地去学习。通过对该理论的充分理解和对目前教育教学环境分析之后,认为首先应该从多方面进行理论探究,把理论研究透彻;第二严格规范学生的课堂学习常规;第三对教材要有取舍,不能唯书而论。最后从已有的实践事实中得出“生本”之路依然漫长,教师不断探索,课堂改革持续进行的心得。
【关键词】课堂改革;生本教育;教育革新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033-01
何为“生本”?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为本”。它是对旧的教育模式的一种革新。它反对“传道解惑”,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它要求“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同时它还要求将学习衍生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自觉的去复习旧知和探究新知。 对于整个教育活动,教师不在是主导者,他只是一个引导者,一个“设计师”或者甚至仅仅只是一个“帮助者”。
面对这一新事物,我们该如何起步?
首先,我认为得从理论学习开始,我们不但要听报告,看相关书籍,同时更要深入到已经在实践,最好是已经实践成功的兄弟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使得我们对于“生本教育”能明其意更明其行。
第二,我们得从严格规范学生的常规入手。由于我校的学生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凑,他们的每个时间段都是固定的,他们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时间,容许我们重复,再重复。而且他们的每个时间段,所设计的时间又是十分的短暂的,我们绝对没有时间配合孩子天生贪玩的个性,任由他们慢慢操作和摸索。再者学生存在较大的快慢差异。而“生本教育”的很大空间都存在着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氛围。因此我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将我们的学生训练得如同“军人”般快速、有叙。对于个别纪律性和自觉性较差的孩子,我们必须采用些强制性的手段,使其尽快自律起来。虽然这种做法显得不够人性化,可就孩子的成长发展来看,是对其有益无害的,因为一个自律、自觉性越高的人,将来成材的可能性越大。对于每节课,学生的一些必要环节,我们必须得有些强制性的规定和约束。 学生对这套模式必须烂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省时,高效。但也有一点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谨记的是对于和教学活动来说,模式是固定的,可对于学生的思维而言,我们要给与他们充分的空间和自由。
第三,教师对于新教材的使用,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填补,毕竟这还是一套实验教材,其编排定有其不足之处,我们要理性的使用它。不可唯书而论。活用教材应该成为当代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近年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各种教育模式和教育理论层出不穷,我们这些小小的小学教师就似那风雨中的小草,一会被吹向东边,一会被吹向西边,在这不断的磨练中,我们有过成功,也有失败,无数次的锤炼使得我们的意志更为坚定和理性,我们知道改革是必须的,可怎样改,我门却必须树立这样的一个理念,那就是永远记住我们从事是是“生命的教育”而“生命不可复制,生命不可重来”。对于任何一项教育理念,我们如能做到客观的分析,合理的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本学期随着“生本教育”在我校的安家落户,大伙可真是天天谈“生本”,日日忙“生本”呀!没开学,大家就已经集中学习了好几次的“生本”的专题讲座,先是专家的专题报告,接着又是具体指导。通过大会讲,小会论的,大家似乎一下就走入了“生本”,觉得“生本”的确是个“好东西”。学生没到位就已经燃起了熊熊的“大刀阔斧创新天”豪情壮志。可真正开展了,才知道“水中花,镜中月”看似美好的东西,可要真正得到却并非易事。就说“生本”课堂的“四步唱”吧!“个人自主研究”“小组探讨”“班级交流”“教师帮助”,才一开始,就没法唱下去了,因为我校学生每天能用于学习的时间,除了上课,几乎所剩无几,而“生本”的第一步唱“个人自主研究”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思考、研究和资料的查阅上,要想很好完成这一步的工作,就得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可学生先不说时间不够用,就每天的课前研究都保证不了。
面对这些问题怎么办?难道就“不生”了?“碰到困难就退缩”那可不是我们领导的习惯,有困难就想办法解决,一人不行,大伙一块上。于是以“结合我校实际,如何开展课前小研究”的主题研讨会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由年级备课组负责收集、整理、主持于本学期的教研会中顺利召开了,在会议中,大家踊跃发表着自己目前的困境与解决的办法和设想。学生自己预习、研究下节课的新知;也有人说有时间就大研究,没时间就小研究;还有人说,没时间研究,我就将“四步唱”全在课堂中进行,每节课前就先让学生自学一下课本。大家的讨论是十分激烈的,热情是十分高涨的,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研讨会竟觉得一会就过去了。
老师与老师分别采用了“师本”与“生本”不同教学模式上了同一课题的课,让大家在对比中更好的看清了两种不同教育模式的优劣,同时也更明白了“生本”并不是单纯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学和说,而是在教师精心的设计下,给学生提出简明、有效、开放的思考问题,让学生能较好的完成“自主研究”,从而使学生能有更宽思维空间的交流余地。
“生本”之路依然漫长,我们终将不断求索!
论文作者:黄美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学生论文; 时间论文; 课堂论文; 模式论文; 教师论文; 我们必须论文; 我校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