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理论探索的现代意义论文_潘慧英

中医“治未病”理论探索的现代意义论文_潘慧英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区医务室 北京 100070)

【摘要】“治未病”是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其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不断完善,得以成熟,治未病涵盖身体的各个状态,即未病、欲病、发病而未传变,及病后未复,其治疗是或未雨绸缪、或见微知著救其萌芽、或料在机先阻截传变。它涵盖了个体养生防病、指导治疗、及病后调摄的各个环节,对现代预防、治疗、保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哲学思想,《黄帝内经》;养生防病、指导治疗、及病后调摄;预防的最高境界;对现代治疗、预防、保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1 引言: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其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断补充完善,得以成熟,治未病说法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1.1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它同时也是中医“治未病”理论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中有大量关于治未病在养生保健、诊断、治疗方面的记载。如在养生保健方面,《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本神》提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1]

在诊断、治疗上,《素问?八正神明论》记载:“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 在针砭治疗手法上《灵柩?逆顺》提到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其中的上工、下工指的是医生的等级,由此看来在春秋时期已经具备预防意识,并将能否做到防患于未然,料在机先,作为判断医者水平和区分医生等级的一个标志。

成书于东汉的《难经》对《黄帝内经》进行了补充和发挥,《难经?七十七难》提到“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对于疾病的传变,脏器的互相影响及在治疗上如何阻截传变等作了描述。

成书于东汉的《金匮要略》,是一部临床辩证论治的专著,在论治方面,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提到“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2]说明有病宜早治,治其萌芽,而且高明的医生必须明了疾病的经络脏腑传变规律,在实践中方能未雨绸缪、料在机先,并能察微知著,先安未受邪之地,防其加重生变。

成书于西晋的《三国志》涉及了运动养生防病的记载:“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记载华佗发明的五禽戏在运动养生中的实际功效和延年益寿的实例[3]。

可以说,“治未病”思想和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在历代不断得到完善。

1.2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成熟

如果说,“治未病”理论在形成之初偏重于疾病的预防,那么随着后代医家在临床辨证论治上的运用,则标志着它的不断成熟。如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提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在个体养生调摄,疾病早期治疗上具体采取的治疗措施及如何远离致病因素方面对“治未病”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成书于唐代的《千金要方》一书在论述“治未病”方面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且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宋朝,成无已在《注解伤寒论》提出:“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也提出有病应尽早治疗,则收效容易的观点。

明朝,张介宾在《类经?针刺类十三》中提出“救其萌芽,治之早也。救其已病,治之迟也。早者易,功收万全;迟者难,反因病以败其形。”

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提出“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稍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综上所述,历代医家在临床辨证论治上均强调要有病早治,以防其传变、加重。

至清代,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的形成,更标志着中医“治未病”思想体系的成熟。

1.3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特点

治未病思想是很高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防患于未然”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传、防变,三是愈后防复发。

中医“治未病”思想强调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传、病后防复发。在预防手段方面的特点一个是重视内因,重视个体,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顺应四时节气等养生保健方法,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维护“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状态[4]。另外,在调养方面强调顺应天时,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既斗争又和谐的观点。认为“天人相应”,不光要调动人体自身的积极因素,还要主动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观点,这是一个辨证的整体观点与哲学思想。

1.4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现代意义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具有很高的哲学思想的医学理论,它的预防思想涵盖了人体未病、欲病、已病、病后等几个阶段,它对现代的预防保健、临床治病立法都有指导作用。

1.4.1“治未病”理论对临床医生治疗、立法有指导意义。

中医理论有两个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核心指导思想。

整体观念既是我国古代的医学思想也是一个哲学观点,强调看问题的高度,要天人合一,联系地看待,辩证论治强调看问题的广度,发展地看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整体观念既考虑人跟自然的互相影响,也考虑人体自身的脏腑、经络的相互影响,所见的病不是强调眼前所见,而是从人的整体状况以及和自然的相互影响来考虑。

辨证论治辨的是证而不是病,可以不同病用一个方法,也可以一个病用不同方法。辩证论治强调的是证,而不是病,也就是说不同的病、不同的人只要见到相同的证就可以用同样的治疗手法。而一个病如果出现的证不同就得用不同的治疗手法。

在不同病不同证上需辨证论治,在一个病的不同阶段也需辨证治疗,如早期,病欲发而有先兆,相当于发病前期,或者说潜伏期,在这个时期,如能做到见微知著,治其萌芽,即可获事半功倍之功。在已病阶段,不是见病治病,而是能预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即既病防传、防变,知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考虑脏器互相的影响传变。 这也相当于处理原发病和并发症的关系,先安未受邪之地,并在治疗过程中加以预防,就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还有就是在病后,病将愈,有可能出现的遗复。有些疾病通过治疗,邪去正复,渐趋康复。但有时调养不当,又会出现复发或后遗症,这一点早在《黄帝内经》就有“食复”、“劳复”的记载。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临床医生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临床发病的欲病、已病及病后各个阶段,医生如果深谙中医“治未病”理论,就能站到一个更高的视野来处理疾病。

临床医生如果精通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临床辨证、立法、治疗中熟练运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4.2中医“治未病”理论核心与现代精准医学的宗旨是不谋而合的。

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启动精准医疗重点科技研发计划,着重发展精准医疗。精准医疗强调个体差异,针对不同个体的不同体质而采取相应的治疗,这个观点改变目前西医治疗一个病用一种治法,不讲个体差异的现状,它与中医的辨证论治观点有着本质上的共同之处。

现代精准医学强调针对个体差异,强调根据个体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法,中医的,中医“治未病”理论虽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形成,但是现在看来用它来作为指导精准医疗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性纲领一点都不过分。如能将精准医学的研究思维模式、研究方法与中医传统“治未病”理论相结合,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疾病疾病预防手段研究,有望使我国成为疾病个性化预防研究领域的引领者[5]。

1.4.3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养生观念对预防保健工作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中医“治未病”理论中提到的未病状态,相当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各方面的都健康的状态,在未病状态下,谈治未病,即身体健康状态下预测疾病的可能,是“治未病”理论的最高境界。比如,肥胖是高血压病、心脏病的致病因素,在健康人群尚处于单纯肥胖阶段,身体各项机能、血液各项生化指征都是正常的,在这个阶段,人们往往对自己的肥胖不以为然,但是有了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我们可以通过对人群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调查,预测某种生活方式会导致某些疾病,从而提出干预措施,这样就会延迟某些慢性病的发生,同时可以改善健康人群的体质。

“治未病”理论提到养生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起居上应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顺四时而适寒暑。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是做得到的不多,尤其是年轻人。

现在智能手机的高拥有率,互联网全覆盖,在网络信息高速化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弊端,比如现在好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过度依赖电子产品,晚上玩游戏,白天睡大觉的,比比皆是,这种作息时间,不遵循起居规律,其实是违背养生原则的,因为半夜是阴阳大会之时,理应睡觉,经常熬夜致使阳不得入于阴,日久则阴损阳亢,损伤人体正气,导致身体体能下降。

还有饮食不节,进食不规律,过量摄食、进零食、夜食以及过分追求重口味的食品等,导致肥胖、脂肪肝等发病率上升,某高校学生毕业生脂肪肝发病率达到22.7%[6]。还有好多慢性病开始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有多处国外学者报导,儿童及青少年2型糠尿病的发病率达上升,有些儿童2型糠尿病在确诊时就发现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如果中医“治未病”思想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养生观念能被大家接受,那对改善年轻一代人的体质将会有帮助作用。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中医辨证理论,发现个体的阴阳偏盛偏衰,气血的虚实,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这是古代中医哲学思想的亮点,有了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我们的预防保健工作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1.4.4“治未病”理论的推广对帮助公众树立主动的预防保健观念有重要作用。

现在公众普遍认同有病就医,有病才去医院看医生的“生病就医”模式,“治未病”思想对公众改变被动就医,树立未病预防观念很重要。

现代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对身体健康状况缺乏理性认识,或者是无暇顾及,当人体还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症状还未严重到出现躯体强烈不适感的时候,或即使有症状,但是还能忍受的时候,不一定会重视。加之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只保治,不保防”,即没有一个健康管理体系来找出可能影响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并加以干预[7]。所以对于防病意识还不那么强烈,如果了解古代中医“治未病”理论,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日寒,人们的就医观念就会改变,就会主动防渐于未然,树立无病保健,有病早治的观念。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全球人口中约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个70%可不是一个小数量,说明人群中亚健康状态则成为了群体的普遍性。但是亚健康状态在临床又常常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往往查不出来的时候,中医“治未病”理论可以指导临床医生运用辨证论治方法去进行调理,公众也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出现的早期状况加以重视了。

所以如果我们理解“治未病”的核心,在疾病未生、疾病未发、疾病未传和疾病未复之时,能够做到树立以健康为核心的观念,无病养生以防患未然 ;欲病救萌以防微杜渐,已病早治以防其传变,病后调摄以防止复发。防字在首,了解疾病易发情况、发病先兆、亚健康状态。如果公众把观念从被动治病的重心转移到预防保健上,就可以大大延缓整个社会慢性病的发病时间,不光能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还能间接地节省医疗费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3]蒋新军,陈燕.中医治未病学说文献探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1):10~12.

[2]王思成.中医治未病溯源、内涵与应用浅析.[J]世界中医药,2008,3(1):43~45.

[4]刘宏岩.关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若干思考.[J]吉林中医药,2008,11(016):781~782.

[5] 赵晓宇,刁天喜等 美国“精准医学计划”解读与思考。[J]军事医学,2015,4(39、4)244.

[6] 潘慧英.高职院校学生脂肪肝发病情况调查.[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3):568~570.

[7] 王晓迪,郭清.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发展趋势探析.[J]健康研究,2012,32(4)281~284.

论文作者:潘慧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  ;  ;  ;  ;  ;  ;  ;  

中医“治未病”理论探索的现代意义论文_潘慧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