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区逸夫小学 江西 赣州 341400
摘 要:新课改后要求一堂课要有质量,这也是所有老师的追求,但是这一点往往很难做到,劳心劳力效果却并不是很好。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教学方法问题。就我这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来看,欲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课堂就一定要改革,用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来替换传统的教学形式。那么这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怎样去实施呢?
关键词:数学教学 小学生 课堂改革
一、精心创造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传统教学中,学生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基本都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已经设计好了的,机械化地提问学生,但是学生也不能理解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或者说怎样去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价值,只是被动地被教师牵着走,然后乖乖地去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把发现问题的意识能力丧失掉,更别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创新能力。有人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来的重要。”确实,问题是探索的出发点,缺少对问题的发现就没办法把问题的探索进展下去。而大多数问题往往都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时,应该让学生可以融入进情境中探索和学习,这一点显得更重要。设计教学情境还要注意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创造出启发性和挑战性。情境创设的形式要多样性,可以和生活情境相互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来创造情境、让学生现场进行演示情境等等。教学过程中一个好的问题设计对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探索动力有着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教学“余数”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教师让各个小组长分别领取8根铅笔和9根铅笔,再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要把这些礼物分给小组的每个成员(每组成员3个人),你会怎样分?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索,最后解决问题。学生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列出相应的算式,并且探究为什么这样列算式以及怎样产生余数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理解了余数的意义。用这种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的趣味性。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展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是唯一正确方法的实行的再创造”,这是一位数学家说的。教师的任务应该以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而不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固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强制性地让他吸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老师为了急于求成,只是用一些简单的方式让学生跟着教师已经设计好的数学问题以及信息去达到知识的目的,这样做法的最终结果就是牺牲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获得你认为的教学目的。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其实就是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行成一种知识提升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得到一种理性的认识,让学生从“迷惑”的知识中得到“解决”,达到思维发展的目的。所以学生在探索知识时,要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发现知识、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创造。比如我在教学“能被5整除数的特点”这一课时,先让学生用0、2、5三张数字卡分别摆出能被5整除以及能被2整除的三位数之后,再进行数学提问:能被2整出的数有什么特点?能被5整除的数又有什么特点?让全体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因为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是从10以内的数去观察,但是猜想还是不能被认可,因为10以内的数任何一个都可能会被2整除或者不能被整除。这时候学生就会陷入一种困境,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有些学生胆子比较大,敢于去探索,寻找各个数字之和的特点。经过学生大胆的探讨和猜测,最后论证,得到了正确结论,这时学生就会因为问题的解决而开心。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探索和思考之后,小组完成了各自的猜想并且论证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教师也就达到了知识的再拓展,掌握了数学思想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小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失败的滋味,也感受到了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探索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还要培养小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探索数学知识的前因后果。教师还要对学生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探索数学知识。比如在探索三角形特征时,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的办法,比如自己制作三角形进行剪、折,然后思考观察三角形角的关系、边的关系,让小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同一个问题其实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分析总结,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
三、发展数学思维,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创新精神
新课改指出,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有效果的探索不仅仅是简单地回答问题,也不只是追求一个答案,探索新知识意味着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下发展探究能力,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拥有良好习惯的前提下不断地寻求知识、探索真理。比如在认识长方形后设计练习:如果长方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通过计算能得出三种方法: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也就是(3+5)×2=16(厘米);2.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也就是5×2+3×2=16(厘米);3.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也就是3+3+5+5=16(厘米)。通过计算学生就能得出结论,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有三种,而且每一种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最后答案还是会一样。这个结论不就是学生经过认真探索和发现,最后得出结论的结果么?
论文作者:钟金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长方形论文; 周长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