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防治对策
1 架空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分类及特点
1.1 自然灾害
它主要包括电网覆冰引起的跳线,导致电网的相间短路或相对接地线的接地故障。大风引起输电线路振动,微风引起线路移动;山火引起地对地或相位对相位短路。损坏的主要形式是电线塔损坏,严重的会导致电线断了,甚至塔倒故障。
1.2 安全距离不足
包括非法修建房屋下的电力线,移动各种材料、竹木生长、放风筝、钓鱼等线路因安全距离不足而造成的故障,主要形式是电气损伤。
1.3 大型机械野蛮施工
包括公路、铁路、水路或其他工程桩机、司机、吊车、混凝土灌注桩机、船舶机械等施工或维修。不管安全距离的缺乏,粗陋的施工由接地故障线,包括施工机械接塔也会引起塔体材料变形,造成土质施工塔体边坡防护不足,导致塔体倾斜或倒塌。损坏的主要形式是设备损坏,严重时可造成断丝事故。
1.4 异物短路
主要原因是线路通过温室、棚户区、风筝、飞行物体、抛物线物体等外来物体在线路上飘浮,造成线路相间或相对短路故障。人、蛇等趴在线路绝缘体上,由于安全距离不足,会造成相对短路。线材损伤是线材损伤的主要形式。
1.5 电力设施盗窃
输电线路附近居民缺乏电力设施保护意识,塔内材料及附件被拆除,造成线路故障。损坏的主要形式是塔架材料和电线的丢失,严重的情况下,电线网络被盗,塔架倒塌,断线。
2 防外力破坏工作现状分析
2.1 加强线路检查,缩短隐患点检查周期。组织群众保护一线人员,发现问题立即报告。但该工作要求保管员的专业素质较高,目前多是临时组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区域设备应停止24小时巡逻,及时发现和防止危险,工作是一种最有效的传输线外力损伤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在危险点工作,在驻点通常可以防止危险发生,外力破坏的行为没有被发现,但是工作时消耗的人力、物力,成本太高了,而且往往容易出现人为因素的失职和资源的浪费。
2.2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施工企业发放安全通知单,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建筑施工企业发放安全保证金。并建立了隐患数据库和联系方式,一方面让施工企业重视电力设施的保护,主动了解电力设施的保护情况。另一方面,故障可以直接联系到施工企业,尽快找到故障点。这项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施工企业对电力设施保护的重视程度。然而,由于缺乏政府和法律的支持,无法有效实施。特别是临时运行的机械对输电线路危害很大。
2.3 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不够。传统的电力设施保护主要以发放宣传单、口头宣传,近两年先进的单位开始通过公众号、微信投放等来进行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未能改变外力破坏居高不下的形势。
2.4 输电线路点多、面广,部分区域气候环境影响较大,如果设计单位不充分考虑的话,对于不能避开的区域应该考虑采取保护措施。
2.5 传统运行维护模式有待打破。传统以周期巡视加特殊巡视的巡视模式随着线路里程的增加,巡视人员数量不能及时跟进,巡视人员的负荷不断增加,出现巡视盲点和漏查等现象,线路的状态不能及时了解,给线路防外力破坏留下诸多漏洞。
3 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防治对策
3.1 建立政企、警企、企与企业联动机制
通过政企、警企、企业与企业的联动,将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切实落地实施。当发现隐患、故障时有法可依,有法可行,保障电力设施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优化输电线路巡视工作
根据现状和发展来看,人工巡视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线路巡视的基本要求,线路巡视模式急待打破,机器代替人工巡视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目前新科技技术又不能满足当前线路状态巡视的要求,所以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过渡:
3.2.1 整理输电线路台账。输电线路的台帐是线路开展工作的基础,完整和真实的台帐可以为巡视线路工作的开展增加效率。通过对台账的认真梳理,确定线路杆塔导线的基本情况。同时注明现场环境、气候、特殊区域(如大棚、山火、风筝)等,对整个区域的电网外力破坏潜在风险和隐患设置一个完整的台帐,不仅有利于目前工作,也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3.2.2 在台帐完整真实的基础上,对线路危险区域进行评级,对于预测无风险区域,如高山无竹木隐患区域,应该放宽巡视周期;对于预测风险一般的区域,如竹木、山火风险区域,应根据风险性质适当安排巡视,并尽量早点排除风险;对于预测风险较大的区域,应加强巡视,并辅助以可视化、视频智能预警监测设备,并尽量早点排除风险;对于预测风险特大区域,如正在施工的道路、线路保护区内建房,应安排专人驻点巡视看守,并辅助以可视化视频智能预警监测设备。对于跨越通航河流、道路、新建城镇化区域等未知隐患区,应安装可视化、视频智能预警监测设备。对于有季节性的外力破坏隐患,应制定节气表,按照节气特点开展工作。
3.2.3 对于任何风险都要签订安全告知书,作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的手段和对风险的控制和追责的依据。
3.3 做实电力设施保护宣传
在当前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基础上,进一步瞄准宣传对象,根据受众不同,指定多样化的电力设施保护宣传题材,精准投放受众。从源头做起,开展电力设施保护进校园、进企业、进驻大型机械技校、进现场。宣传手段多样化,通过义务巡线员介绍、投放广告、主动上门讲课等,让电力设施保护意识宣传活动进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共同维护电力设施安全。
3.4 在设计阶段做好把控
在新线路设计时,尽量考虑避开环境、气候、地质等对输电线路运维的不利影响因素。对于已有线路存在隐患的,应做好备用处理设计方案。运行维护单位应积极参加设计评审,根据运行维护经验向设计单位提出建议。
3.5 群众护线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最大的难题是线路、杆塔分布点多、面广,特点是大部分设施要经过有人区域附近,如果能根据输电线路分布,将群众护线工作网格化,健全群众护线激励机制,再对护线员进行有组织、有规模、有针对性地进行电力设施保护培训,群众护线员队伍即可成为防外力破坏的一支“奇兵”,他们拥有第一现场资料、线路状态、现场保护、属地化处理和专业知识等防外力破坏诸多优势。
4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展望
4.1 广大人民群众是防外力破坏的主力军
随着电力设施保护宣传的不断深入,群众护线员开展工作对周围群众的不断影响,人民群众对于电力设施保护知识不断积累,全民电力设施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尤其作为用户对于电力可靠供应的需求,用户会主动去发现、上报和制止风险,电力公司以多样化的报酬作为鼓励,形成长效的双赢机制。
4.2 科技最终取代人力
机器代替人工将成为主流趋势,未来线路巡视将以卫星、雷达、机器人、无人机、各类功能摄像机作为采集前端,及时采集线路状态数据,云存储、云计算作为后台分析评估。人力主要用于检修电力设施和维护线路正常运行的各种前端采集和后台工作。
结束语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变革,电力也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防外力破坏,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我们需要审视自己,需要学习他人,需要联合政、警、企联动,需要借助各种新科技手段,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提高线路本体的本质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光哲.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综合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2]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原因分析及对策[J].邓川平.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
[3]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实时报警系统设计[J].毛天奇,李生福.电工技术.2016(12)
论文作者:陈亮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线路论文; 外力论文; 电力设施论文; 区域论文; 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风险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