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际”——历史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人之际论文,生态论文,历史论文,教学中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着眼点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精神则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生态文明教育,并应该从基础教育入手。司马迁编撰《史记》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究天人之际”,即探索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这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由来已久的话题,并将是永恒的话题。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且能增强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以儒家自然观的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自然观是生态文明中最重要的观点,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1]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儒家代表曾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自然观、生态观、文明观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首先面临的便是自然,儒家因而十分强调“天人合一”,认为自然界与人类之间是一种亲和关系,是和谐统一的,而绝不是对立关系。徐复观先生曾说:“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那样的亲和关系。”[2](P2)儒家把万物之生视为天之大德,对待自然本是怀着敬畏之心的,人作为天的派生物,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的一部分。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都十分强调“顺人守时”,遵循自然规律,重视保护各种生命、保护自然资源,认为保护自然资源对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由此可见孔子先仁人而后爱物的思想,他的爱由人类推及于一切生物,难怪“他平时只用竿去钓鱼而不是用网去捞鱼,只用线系着去射鸟而不射夜晚栖宿的鸟”。[3](P213)《孟子·梁惠王上》载:“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在孟子看来,如果人们对江河湖海的鱼鳖不滥加捕猎,则水产品资源就会食之不尽;对树木不滥加砍伐,则木材亦将用之不竭。荀子则将山林川泽的管理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更是上升到了制度的层面,“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4]荀子心目中的圣王都是顺人守时、大力推行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用现今的话说,即他们都是环保主义者。在儒家心目中,人既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不能损害自然,否则就意味着损害人类自己。因此,儒家坚决反对“刳胎杀夭”“竭泽涸鱼”“覆巢毁卵”,提倡“不夭其生,不绝其长”。[5]这些主张既深邃又富有哲理性,揭示了自然界是一切价值之源的真谛,辩证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深层次上揭示出“和谐”不仅是人类处理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儒家的这种自然观,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以历史上处理生态问题的经验和教训为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与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紧密相伴的。人类在对自然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对自然的破坏性也逐渐显现。教师可由此引导学生认识: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早在清晚期,为了缓解人地之间的突出矛盾,在某些地区就出现了生态农业,“既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能使动植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处于不停的物质交换之中,使农业的生态保持平衡。”[6](P32)同治年间编修的《高明县志》中所载的“基种桑,塘蓄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就是当时发展生态农业的形象描写,这对我们现在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由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展开,人类对自然的驾驭能力不断提高,人类逐渐成为自然的主宰。人类通过对大自然的索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进一步加剧,甚至发展到毁灭的程度。1952年12月4日,伦敦城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期间,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雾散之后,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而今,烟雾的主要起因是机动车所排放的废气污染。像洛杉矶、墨西哥城等大城市内,烟雾一直悬浮在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对工业革命所造成的污染进行了无情批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异化”的,并指出“异化劳动”造成了“文明的阴沟”“自然的荒芜”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在遭受工业污染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工人们“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7](P134)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列举了英国环境污染的大量事例,对工业化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城市——曼彻斯特的环境污染状况和工人阶级恶化的生存环境问题不仅“亲身观察”,而且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所有这些说明,近代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这种生态灾难的影响将是长期的、深层次的。所有这些都显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破坏后治理的道路,给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经验和教训,生态文明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题中要义和重要特征,缺少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必然是畸形的现代化。
三、通过观点辨析和研究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辨析观点的能力和水平,具体到生态文明教育,则可以通过分析典型史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从而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意识。如:
材料一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利用)……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管)而万物役(服务)矣……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为人者天》)(春喜生,秋怒杀,夏乐养,冬哀藏)四者天人同有之,有其理而一用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春秋繁露·阴阳义》)
材料三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论衡·谴告篇》)
材料四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刘禹锡《天论》)
在出示材料之后,可通过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上述材料所共同反映的中心论题是什么?四则材料中“天”的含义是否一致?如何正确解释?(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论。(3)材料一和材料四的观点有何异同?如何评价?
在分析问题时应首先引导学生弄懂“天”的内涵,这样,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材料中反映的中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材料二中的“天”与其他材料中所指的“天”不同,它指的是“神”,其目的是宣扬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让民众服从君主。材料三和四的观点则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在比较中发现,材料一和材料四都提出了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观点,但材料四比材料一的观点更全面,因为刘禹锡提出了人类不仅要有战胜自然的勇气,更要遵循自然规律。显然,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唐代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认识到人类的活动是受自然规律制约的,所以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找一些与生态文明有关的典型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而且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保护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成为一大亮点。通过研究性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参与意识。笔者所处的衢州是孔氏南宗圣地,儒家文化为建设和谐衢州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长期以来,衢州民风淳朴,对自然的保护也比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处于比较协调、比较和谐的状态。这虽然与衢州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有关系,但与长期以来对自然的保护是密不可分的。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大量的污水排入江河,大量的树木被砍伐,环保问题、生态问题不得不被提上议事日程。衢州位于钱江源头,是浙江省的生态屏障,衢州地区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不仅关系到衢州的生态环境建设,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浙江的生态环境建设。为此,我们引导学生利用假期,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形式,对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展开全面调查,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增强了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也增强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工业文明的发展对生态文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样,生态文明则对工业文明的发展提出了带有警示性标志的路向。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文明的基础,“从社会的角度着眼,‘以人为本’的理念毋庸置疑;但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辩证关系的角度着眼,‘以人为本’显然具有片面性,‘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只有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统筹考虑,才更有利于我们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8]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环境和资源形势,积极倡导和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