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信息的羡余现象——以标题语言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试论论文,现象论文,语言论文,标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羡余”有人称之为“冗余”,本文取前舍后,缘于前者属中性词,后者为贬义词。所谓“羡余”,就是指语言符号在表达、传播有目的的理性(主要)信息时的形式(包括语音、语法)、内容(语义),以及两者兼有的复现或多余的现象。 一直以来,新闻语言总是因简洁明了而排斥羡余现象,而实际的新闻实践中却常常通过此手段表达传播者的主观意图。因此必须客观系统、理性科学地重新分析探讨新闻语言中的羡余现象及其功能。本文将以新闻标题为例,综合考察其中的各类羡余现象及其作用,以期对广大新闻传播工作者有所裨益。 新闻标题语言中的羡余广泛存在于词、短语及句子三个层面,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都有表现。本文考察的新闻标题选自不同的媒介,报纸有《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广播有央广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电视有央视的《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网络有人民、新浪、凤凰、网易等。时间为上述多家媒体2011年上半年的封闭语料,外加少量优秀新闻作品集中的标题。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专题)和评论。具体引用时不加区分,仅标出处。 一、语音羡余 所谓语音羡余,是指语言在传播过程中不承载理性意义,或者虽承载理性意义但另有附加美学意义的语音形式,包括音节的重叠、词语的谐音和象声等。新闻标题中的语音羡余主要分布于词汇、短语层面,采用的手段是音节重叠和词语谐音。 (一)音节重叠 音节重叠是一种构词方式,标题中常使用重叠式合成词和成语。 1.重叠式合成词 此类由相同音节重叠而成的词语属于合成词,虽然单个音节有意义,但独立使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重叠主要是为了满足音节上的特殊表达功能。例如: ①星星之火映天红——记井冈山道路(《人民日报》2011-05-15) ②“摩托妈妈”千里探子感动全国(人民网2011-01-20) ③观点1+1:“娃娃副科”的背景能通天?(人民网2011-04-03) ④新春熊猫嘉年华:半岁熊猫宝宝开始独立生活(新闻联播2011-02-05) 上述重叠式合成词大多表示称呼或事物的名称。理论上说,“AA”可以用“A”替代,但一旦用于组合就不能使用,如“娃副科”“摩托妈”“熊猫宝”等;重叠式构词可以增加音节和谐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同时也产生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增强了亲和力和亲情感,拉近了传播者和受众的距离。 2.重叠式成语 ⑤台湾人看大陆“晚婚晚育”:令人啧啧称奇(凤凰网2011-05-26) ⑥越南为何在南海问题上咄咄逼人(凤凰网2011-06-15) 例⑤、例⑥重叠音节充当修饰成分,通过绘声手段起到生动形象、强化中心语或陈述对象的作用。 (二)词语谐音 谐音是一种用词手段。词汇的谐音主要包括词和固定短语两类。通过谐音连接一新一旧两个语言单位,以新创的谐音词语激活已有的常用词语,引发受众解读新闻的兴趣。例如: ⑦中美“前途”与“钱途”捆绑未必是好事(凤凰网2011-01-21) ⑧首都变“首堵” 网友为改善北京交通现状献计献策(人民网2011-03-04) 例⑦“钱途”是仿照常用词“前途”而来,两者音节上完全相同,产生羡余,引发意义上的关联,同时强化了“钱”这一信息。例⑧“都”“堵”音节相近,旨在强化“堵”的信息。 新闻标题中更为常见的是旧有的词语不出现,仅仅出现谐音仿造的新词语。 1.词语的谐音 ⑨“烤”验三峡:三峡对长江中下游影响到底几何(《南方周末》2011-06-03) ⑩准爸爸如何过三八“劫”(凤凰网2011-03-07) (11)王石川:不怕谣“盐”有市场,就怕辟谣慢吞吞(网易2011-03-18) (12)“盐如玉”演绎新一季抢购闹剧,“抢盐风”启示啥?(人民网2011-03-18) 例⑨中,“‘烤’验三峡”中的“烤”字,一是指“大旱”时节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又隐含工程能否经得起时间考验之意。一个“烤”字将这两层意思巧妙地连在一起,可谓独具匠心。 词的谐音实际就是“音仿”的修辞手法,翻新旧词,巧出新义,使表达情趣倍增。如:谣言→谣“盐”、颜如玉→“盐如玉”。 部分成语也有使用谐音的。 (13)小公务员买房记:政策风云变幻“房”不胜防(新浪网2011-02-18) (14)人民时评:工程建设领域为何“前腐后继”(《人民日报》2011-05-19) (15)[放言四海]勿以善小而不“微”(《南方周末》,2011-01-20) “‘房’不胜防”是说国家购房政策风云变幻,一变再变,人们无法掌握和防备。通过谐音联想,强调了一个“防”字,点明新闻标题的中心——买“房”。 总之,词汇谐音的使用,适应了人类猎奇审美的需要。由于谐音的作用,某些新仿词语在传达潜在羡余信息的同时也增加了某种美学功能,如声响、色彩、历史联想、风土人情等等,突出了信息传播的生动感和鲜明度,使信息传递能更有效地实现传播效果。 2.短语层面 主要是使用带有象声词的短语。象声词构成的语音羡余,可以先声夺人,绘声摹状,吸引受众。例如: (16)咔嚓一声摄下多少风流人物——著名摄影记者艾格纳逝世(美联社通讯标题1999-03-30) (17)云南盈江地震灾区中小学校再次响起琅琅读书声(新闻和报纸摘要2011-03-22) “咔嚓”“琅琅”等一般用来摹写声音,其后又有“一声”“读书声”予以强调,象声词显然是羡余成分。但此类成分并不显得多余,反而增加了动态性,让人身临其境,在音节和语法结构上也达到了均衡的效果。 二、语义羡余 语义羡余是指语言中语义信息的重复出现,或被蕴含的现象。前者是“指同一个语言单位、同义单位、近义单位、共指单位的重复出现”,后者是“指一个语言表达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实际上包含了另一个单位的信息”,即两个相关的信息,其中一个的外延要比另一个大。新闻标题语言一般应避免出现语义羡余,但有时为了特殊的语用功能又必须出现。语义羡余可以存在于词汇、短语和句子层面。先看词语层面。 (一)使用歇后语蕴涵 歇后语表达形式的特殊性使其内部产生了语义羡余。完整的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叙述(谐音或比喻)加(逻辑)推理,使其拥有两层语义:表层和深层。后者才是要表达的真正语义。如: (18)80后独生子女逐渐娶妻生子 外甥打灯笼难找舅(西部网2011-02-17) 语言运用中,歇后语前半段的字面意义已经脱落,后半段意义因长期与之连用而固化为修辞转义,最终成为常用义。新闻标题中常见的是仅仅出现前半部分的表层义: (19)龚伟力:加息后的上涨是(网易2011-02-09) (20)从政策到户型 宣传暗战下的(新浪网2011-06-17) 上述画线部分是表层信息,为了简练而隐去的深层(羡余)信息才是要传达的真实含义。 (二)一般词语的复现和蕴涵 语义羡余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一般词语的复现和蕴涵。 复现的词语,有同一语言单位和共指单位两类。 (1)同一语言单位的复现 一种是连续复现: (21)刘翔:对自己非常非常满意 国际大赛13秒必进前三(新浪网2011-06-22) 此类词语的复现,主要用来表达某些情感。如“非常”的反复强调了刘翔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满满的自信。 更多的是间隔复现,多数为实词性词语: (22)陈丹青:忘掉鲁迅,别学鲁迅?(网易2011-04-11) (23)京华时评:善待记者就是善待公众(《京华时报》2011-06-03) (24)兔年理财一头冷一头热 理财产品几分钟抢完(中新网2011-03-02) 标题中除了上述名词、动词等的复现外,副词和数词的复现也很常见,尤其是副词的复现比较固定,集中在“又、很、更、太”等程度副词上。使用复现是新闻标题炼字炼句的需要,读起来流畅自然,语义上也可起到强化的作用,形式上还能产生结构连贯呼应,整齐美观的功能。 (2)共指单位的复现 复现的成分有词和短语。词的复现大多是间隔复现。例如: (25)高福生:劣迹斑斑的“官霸”缘何15年不倒(凤凰网2011-05-10) (26)惜别羊城!2010广州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圆满落幕(新闻和报纸摘要2010-12-20) (27)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风雨一甲子辉煌六十载(人民网2011-05-23) 以上新闻标题中复现的都是共指单位,如“官霸”指的就是“高福生”,“广州”别名为“羊城”等。这类复现主要是为了结构上的对称呼应、内容上的突出强调。 共指单位的复现现象中,虽有羡余性质的成分同现,但并非多余,因为在信息重复的同时也传达给读者新的字面信息,故这种情况也可视为非完全羡余现象。 也有短语的复现: 上述画线的前后两个部分互为羡余成分,后者对前者予以解释说明。如“网络乞讨”就是“最颠覆的乞讨”,这对某些不了解两者关系的受众来说,也增传了新的信息。 新闻标题中,共指单位要比同一语言单位的复现更常见,一是因为这类复现是同中有异,不易引发受众的乏味情绪;二是因为异中有同,可以强化相关信息的表达。 词语的蕴涵在新闻标题中比较普遍。使用含有蕴涵关系的词语,不仅在结构上可以前后照应,而且被蕴涵的外延较小的词语能使表达更准确。 据考察,新闻标题中的蕴涵一般都是上下位蕴涵,构成语义蕴涵的两个语言单位(前后不限)之间是上下位的关系。例如词与词之间的蕴涵: (29)北京兔年烟花五环外开卖 五环内29日开始(《北京晚报》2011-01-01) “北京”与“五环外”“五环内”,是上下位的关系,后者是羡余成分,却是表达中不可或缺的。 再看短语层面。两个相互蕴涵的成分可以接连出现,也可以间隔出现。前者又可分为前、后蕴涵类两种。 前蕴涵类羡余是指前面一个成分的语义信息被后一成分所蕴涵,后一成分的外延大于前一成分,外延小的成分为羡余成分。例如: (30)《钢的琴》奏响(胜利)凯歌“小人物”成就影帝影后(《中国日报》2011-06-19) (31)练红宁:“高考废除论”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凤凰网2011-06-10) 上述新闻标题中括号部分的意义是羡余成分。如“凯歌”中的“凯”意为“胜利的乐歌”。作者使用此类羡余形式,既能通过修饰语的方式强调中心语中的某些义素,也可以平衡句子结构、协调语音。 后蕴涵类羡余,是指后一成分的语义信息被前一成分所蕴涵而成为羡余成分。例如: (32)俄罗斯火星500航天试验即将结束 志愿者王跃凯旋(归来)(网易2011-12-06) 上述新闻标题中括号部分的羡余成分在后。如“凯旋”中的“旋”就是“返回、归来”,“归来”成为羡余成分。 具有蕴涵关系的两个成分也有间接出现的。多为后蕴涵类,前蕴涵类较少(如下面最后一例): (33)周韵复古造型受追捧 红唇红装喜迎春(凤凰网2011-01-01) (34)长征历史故地今昔:曾经的“红都”瑞金(凤凰网2011-01-13) (35)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今起实施 三亚法宝又多一件(新闻纵横2011-04-20) “红唇红装”“曾经的‘红都’瑞金”“海南岛离岛免税政策”分别是“复古造型”“长征历史故地”“三亚法宝”的一部分,前者的语义具体、明确,外延小,后者抽象、宽泛,外延大,蕴涵了前者,语义上出现羡余现象,有助于表达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最后看句子层面。主要表现为羡余信息的复现,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 句子的隐性语义羡余是指两个共指单位以句子形式复现。新闻标题中出现较少: (36)绝活:植物人产下健康宝宝(人民网2011-06-20) (37)最粗心银行:南京一银行下班不锁门(新闻纵横2010-11-07) 上述新闻标题字面上没有重复的内容,而从实际所指来看,前后两部分所传递的信息有羡余。“绝活”即“植物人产下健康宝宝”。前后两个成分间常有冒号隔开,表明后一部分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 句子的显性语义羡余是指同一句子的全部或部分复现。这在新闻标题中非常少见。例如: (38)G20,妥协,再妥协,再再妥协(《南方周末》2011-02-24) (39)梧桐,梧桐,南京“无”桐?地铁与大树争路“砍”与“移”争锋(《南方周末》2011-03-03) 上述两例均取得了特殊强调的表达效果。 三、语法羡余 语法羡余是指语形相对于语义表达有所重复或者剩余的情形,即存在着语形成分不负载主要语义,或者两个及其以上的语言单位连用,而其中的语法结构形式相同的现象。 (一)语形成分羡余 1.词汇层面 汉语词汇的羡余现象,主要有形态羡余和虚词羡余。 (1)形态羡余 这里的“形态”是指语法上的重叠(构形)变化,属于语言系统的羡余,在新闻标题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其一是“AA”式。常见的是使用形容词,重叠羡余的功能是加深程度,强化事物的性状。 (40)浓浓年味飘四海世界各地喜迎春(新闻联播2011-02-03) (41)广西:小小承诺卡 构筑“防火墙”(新闻联播2011-06-02) 其二是“ABB”式。此类重叠大多构成了状态形容词,表示生动形象的量化程度。 (42)生活多姿彩新 春乐陶陶(新闻联播2011-02-05) (43)中国加息慢悠悠(《国际金融报》2011-03-18) 上述“ABB”式形容词,“BB”不传达理性意义,仅仅为了凑足音节,增加韵律节奏,给受众带来谐趣的享受。 其三是“AABB”式。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类。 (44)毛开云:足坛扫黑反贪,何必遮遮掩掩?(凤凰网2011-05-02) 动词的重叠表示动作频繁反复,或起到形象描摹的作用。 (45)各地热热闹闹过新年(新闻联播2011-02-02) (46)四川映秀:欢欢喜喜搬新居 红红火火迎春节(新闻联播2011-01-31) 形容词重叠表示程度加深、适中。如上述例(45)、例(46)充分表达了映秀灾区人民在春节来临之际乔迁新居的喜悦之情。这样的结构羡余不会让人感到拖沓、冗繁,反而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2)虚词羡余 虚词有助于构建句法结构,表达逻辑意义,有时可省略。由于虚词不是构成理性意义的必备成分,因而具有羡余性质。 (47)一年又一年 顿顿“黄豆蒸饭”(东方时空2011-03-26) (48)(经济坐标·就业)站着挣钱与趴着挣钱(《南方周末》2011-01-06) (49)浓浓的年味 暖暖的春意(《人民日报》2011-02-05) (50)英国王室:又寂寞又美好(网易2011-04-28) 以上虚词,一类主要起连接作用,如前两例;另一类还兼有强调、突出关联内容的作用,如后两例。这类虚词重复出现,形成并列结构,强调两者同时存在。 2.短语层面 所谓短语羡余,是指与羡余相关的若干语言成分,在短语内部彼此构成了句法关系或固定搭配格式。前者为基本短语羡余,后者是固定搭配羡余,均属于语言系统的内部羡余。 (1)基本短语羡余 有同位短语、偏正短语、连谓短语、“所”字短语等。 A.同位短语。“多由两项组成,前后项的词语不同,所指是同一事物”。在结构上两部分是“同位关系”。根据内部构成方式的不同,同位短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a.由专名加泛名组成。两者可以前后互换组合,专名在前的如“诺基亚手机、黄山风景区”,这是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专名在后的如“首都北京、歌手麦当娜”,这是描写与被描写的关系,修饰语表明的是中心语的性质或属性。例如: (50)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首次走进我省高校宣讲(网易2011-05-13) (52)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新闻联播2011-01-20) (53)奢侈品LV、CUCCI等的未来在二、三线市场?(乐商网2011-06-11) “杨善洲同志”可以省略为“杨善洲”,“中美两国”可以省略“两国”,属于前一类,其可以省略的部分是固定的。“奢侈品LV、GUCCI等”可以写为“LV、GUCCI等”,属于后一类,可以任意省略一个部分其语义都不发生变化。加上羡余成分可以表示尊敬或表明身份,如“杨善洲同志”。 b.由代词加名词组成。如“我们中国人、他们外地人”等,这一类兼有限制和描写两种关系。 (54)咱们青年有力量(网易2011-06-21) 这一类羡余结构可以省略的部分是代词,省略后语义不变,因而是羡余成分。如“咱们青年”写成“青年”。 c.由其他短语加名词组成。如“姓社姓资问题”,这一类是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 (55)新闻特写:胡锦涛总书记关心宁夏永宁县农民饮水难问题(新闻联播2011-01-03) (56)铁道部回应2011年春运“购票难”问题(新华网2011-01-29) 这一类同位结构产生羡余的是后面的抽象名词,前面表示具体内容的成分不可省略。 B.偏正短语。根据羡余成分在短语中的位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a.修饰语1相对于修饰语2的羡余。 (57)周迅当选全球青年领袖唯一一个演员(新华网2011-03-17) “唯一”就是“只有一个,仅仅一个”,与“一个”的语义重复,这儿强调的是羡余成分“一个”。 b.修饰语相对于中心语的羡余。修饰语相对中心语来说,其意思已被中心语所涵括。修饰语的部分或全部意义是中心语的本质语义特征之一。 (58)佐里奇关键时刻破门 泰达僵局中突然爆发一球领先(新浪网2011-04-01) (59)图文·奥巴马接见美国大联盟冠军仔细端详获赠球衣(新浪网2011-06-29) “爆发”就是“突然发生”,“端详”就是“仔细地看”。这些词语的羡余是人们的习惯使用所致,有强调修饰语内容、加重语气的作用。 C.连谓短语。是指连用的谓词性成分之间有同义或蕴涵的关系。 (60)孩子为互相攀比 花钱买微博“粉丝”令人担忧(人民网2011-06-30) (61)视频:男子楼下伸手接跳楼女友致1死1伤(深圳卫视正午30分2010-05-16) (62)伦敦双雄紧追不舍(《北京青年报》2010-02-03) (63)烟花之辩:摇摆不定的“禁”与“限”(新浪网2011-02-18) (64)长大成人又一年(《泉州晚报》2010-02-16) 上述连谓短语的羡余主要有三种类型(前后谓项记作和):一是相对于的羡余,如“花钱买”“伸手接”。二是相对于的羡余,如“紧追不舍”“摇摆不定”。三是与互为羡余,即=,如“长大成人”。无论是哪一种类型,都是为了强调两个谓词性成分所共有的义素。 (2)固定搭配羡余 从构成成分的语法性质来说有虚词性成分和实词性成分搭配,两个虚词性成分搭配,以及两个实词性成分的搭配三类。其中的某一成分有时可以省略。它们均具有羡余性质。 A.虚实组合。 (65)“二手书”批判:除了搞笑以外没有任何意义(《北京晚报》2011-03-15) 上述例子中的虚词为介词,实词为名词性词语。 B.虚虚组合。 a.副词、介词和助词的配合。 (66)仿佛像上了彩妆似的 35平小窝也能这么美(图)(搜房网2011-02-18) (67)奇才选秀锁定土耳其神童 为保险起见或向上交易(新浪网2011-06-22) b.连词、副词和语气词搭配。 (68)李伟锋:如果人齐的话 我们绝对和他们有得一打!(上海热线2011-05-25) (69)不懂什么是恋爱 我们只是匆忙结婚罢了(网易2011-05-18) 这一类结构中的羡余成分有的可以略去其中的任意一个,如“如果……的话”;有些却不可以,如“为……起见”,否则整个结构不平衡或不成立。 C.实实组合。 (70)加快推动包括生物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凤凰网2011-06-18) 总之,上述框架式的羡余搭配结构,重复出现的相关成分有加强语气的作用,以表达新闻传播者的主观意图。 (二)语法结构形式的重现 这类重现的结构包括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主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句法结构相同的形式重复出现。常见的有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和偏正结构。短语形式的重现有: (71)新疆聚民心合人气唱响发展主旋律(《人民日报》2011-01-09) (72)解读隐身战机研制的一系列步骤:(凤凰网2011-01-05) (73)中美:(东方时空2011-01-23) 上述标题画线部分句法结构形式的重复出现,形成排比、对偶格式,齐整美观,音节对称;内容上一般出现在组合式标题中,或作为引题点明主旨,或作为主题详述事件,或作为副题补充说明。此类标题常出现在报刊新闻或专题、评论性新闻中,用于增强语势和说服力。 句子层面也有这类排偶形式的复现,直接构成对偶或排比句。 (74)工资按“成”提高,房价翻“倍”上涨,咋追?!(人民网2011-03-03) (75)名为保障无房户 实则改善领导层(东方时空2010-01-12) 从上述新闻标题中不难发现,新闻标题中同一短语或句子的重现很少见,因此语义完全等同的羡余应尽量避免。而句法结构形式相同或相似的短语、句子构成排比或对偶结构的语法羡余却十分常见。其原因在于:运用对偶辞格可以达到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不仅符合文意概括、言简义丰的基本要求,而且看上去整齐划一、读起来语音顺畅,有助于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运用排比修辞格,条理分明,层次清晰,节奏感强,有助于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新闻信息冗余现象研究&以标题语言为例_新闻标题论文
新闻信息冗余现象研究&以标题语言为例_新闻标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