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与反思论文_谭松柏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与反思论文_谭松柏

谭松柏(陕西省柞水县红岩寺镇中心小学 陕西 柞水 711400)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信息技术已频频走入课堂,并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等特征服务与数学教学,为数学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无可比拟的教学效益。这种技术将我们难以呈现的教学情境、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练习等,用声音或静态、动态的图像任意地结合在一起,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了起来。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等优势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它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因此,如何合理的设计、使用多媒体课件是我们在教学之前应该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02-0044-01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优越性

1、激活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入教学氛围,深化主题。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需要从生活中总结归纳、引入课堂,因此,只有教师讲或是用书中的主题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认识也较为片面。如《时分秒》一课,直接出示主题图,内容就显得单一,而且有为了讲课本而特意编题的嫌疑,像把学生生拉硬拽到课堂中。而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提前把生活中各种有声视频和图片、场景结合起来,展现给学生,既生动又形象,学生也乐意去观察。身临其境的感受时间的流失,体会秒的短暂。这样就非常自然地引出了主题内容。并且因为是学生有所体会,学习兴趣也高,也使学生加深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

2、简化难点,优化数学过程。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操作性强,光让学生听和看并不能让他们牢固掌握知识,只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由于以往我多是展示实物,因此,学生对课本中的透视图认知起来存在困难,怎么把原来的现实物体转移到数学本质上来?我在重新设计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向学生展示了带色彩的实物图和线条组成的透视图,既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能从实物的变化中抽象出变化规律的模型,再动手操作时就不会手足无措。

3、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对数学的认识。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是的,时代进步了,教学课堂也在不断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正以形象性、生动性、情趣性、直观性、快速性代替教师的讲和写的教学手段。如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这节课因为有生动、真实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兴趣盎然。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发现规律、思考规律并操作发现的规律,从而创造新的规律。正是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声音、动态的影像等多种媒体相结合构建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数学变得生活化、趣味化。学生才能始终保持兴奋、愉悦,对知识保持高度渴求的状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达到了优化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多媒体课件如果运用得当,与数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必将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优越的教学手段,一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的方式,应该正确认识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学生和多媒体是多媒体教学过程的三个实体要素,也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体现。

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的合理性

多媒体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是把问题预设在多媒体中,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或带着这些预设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1、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而非复制书本。如果我们只为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将课本内容简单地复制到屏幕上,机械地点击、讲解,那我们与放映员和解说员又有什么区别。所以,在制作课件之前要精心设计,使其能辅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现在很多上优质课或观摩课的老师都在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只突出了个人的“表演”性,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情境的设计中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根据课堂内容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闯关游戏,从上课伊始的第一关到临近下课的第九关,学生一开始还兴致高涨,到最后一关时,已经索然无味了,回答问题的只有几个同学,大部分同学各干各的事。所以信息技术只是手段是工具。数学教育不是片面的、表面的,而是深入的、长远的。一切以学生的能力、素养的提高为前提,不能只顾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过程而不深入讲解,忽略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3、从知识点出发,突出知识而非课件。教学课件是辅助教学而产生的,所以在制作使用过程中一切要以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能只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将课件制作得过于花哨。在《找规律》一课中,有老师引用了唐僧师徒四人来演示循环排列的规律。结果学生只看画面,而没有用心观察。虽然课件演示得很清楚,但学生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找规律上,只觉得这四个人蹦来蹦去很好玩。当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时,没有人能回答上来。因此,教学课件的设计还是应突出知识点,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让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不是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多媒体作为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要把它用得恰到好处。传统教学的优势应当保留,如老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理想的教学应该把教师与多媒体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优势互补”,既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教学决不能理解为整节课教师面对电脑屏幕“照本宣科”,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

5、处理好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老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而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都是广大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吸取各自的优点,交替使用,最终达到优势互补。传统教学的即时性、灵活性的特点,使一些问题可以边板书边讲解,这样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一切从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出发,使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突出教学的核心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

论文作者:谭松柏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与反思论文_谭松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