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小善意”运动对中国青少年德育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德育论文,善意论文,中国青少年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02(2010)01-0042-04
由原东京大学校长茂诚司等日本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倡导的“小小善意”运动开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日本社会发展迅速,影响广泛,内容也不断充实,参加人数众多。该运动不仅吸引了企业、学校、地方团体的加入,还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其主要强调青少年从小事做起,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社会习惯,鼓励青少年要勇于对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善意,并努力将自己的善意传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与日本相比,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此,我们可以借鉴此项运动的有效经验,以期为提高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日本“小小善意”运动的鲜明特征
1.方式灵活,内容具体,易于接受
“小小善意”运动通常采取中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从小事着手,融道德培养于学校教育之中。譬如,在中小学中开展作文竞赛,以“我做过、我接受过、我看过、我没有能够完成的好事”为题目,让孩子们通过写作文,唤起学生做好事时的愉悦情感回忆,反思自己没有能够做某件好事时的遗憾,从而认识到做好事的重要性。而且,作文大赛这种竞赛性学习方式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认真思考做好事、为他人着想的机会。有的获奖作品还被收录到思想品德教科书或该地教育部门的宣传资料中,这对获奖同学是一个正强化刺激,对其他青少年则是一种榜样的激励。
2.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联合行动
“小小善意”运动中的学校会员积极组织同学们定期为公共设施打扫卫生、慰问养老院等福利设施、进行募捐活动等,培养孩子们助人为乐的好品德。由各地“小小善意”运动本部或支部推荐该地的某一学校为“使用礼貌文明用语示范学校”,以该学校为核心,家庭和地区合力推动使用礼貌文明用语活动。例如:早上,家长们轮流到校门口执勤,向上学的孩子们主动问好等。每年两次,向全国24700所小学、11300所中学馈赠“小小善意”报纸,向孩子们传达周围所发生的好人好事,鼓励孩子们做好事。
3.注重培养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小小善意”运动注重对青少年处世理念的培养,但这种培养不是依靠理论的灌输和说教,而是通过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用明确的行为规范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让青少年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从而使青少年真正感受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为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小小善意”运动推出了旨在改善人际关系的“顺利沟通8项原则”。即:寻找朋友的优点;独立思考并付诸行动;学会处处为他人着想;见人打招呼;与人寒暄时叫出对方的名字;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讲话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遵守约定。
通过开展绿色大战略、波斯菊战略等保护环境活动,培养大家对周围的人和地球的关爱之心,同时增强地区凝聚力。1983年,为纪念“小小善意”运动发起20周年,以保护环境和有限资源为口号,发起了“全日本绿色大战略”。从那时开始,每年6月份,全国有200万名志愿者从事社区清洁。同时,参加废品回收工作的志愿者也逐渐增多。
波斯菊代表着“真诚”,为纪念“小小善意”运动发起25周年而开始的全日本波斯菊战略就是以波斯菊为象征的。宗旨是通过用波斯菊营造充满爱心的家园,引导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1]
4.注重“善意”行为的强化和内化
通过对具体行为的强化,并不断使这种行为内化,最终把“善意”行为变成青少年行为的准则。为在社会上推广“小小善意”运动,开展了“小小善意”明信片征集活动,鼓励大家将自己身边的“小小善意”通过明信片的方式介绍给大家,结果收集到很多感人的故事,这一活动的应征作品后来被收录在《感人的故事》一书中,成为销量超过100万部的畅销书,提供了很多茶余饭后温馨的话题,很多获奖作品还在广播和报纸上被介绍过。
二、中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探析
受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受到强烈冲击,新的社会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建立,处于这一转型期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陷入某种混乱无序状态,采取的教育方式也多样化、复杂化,教育有效性、实效性不强。
1.青少年自我教育欠缺
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2]它包含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四方面内容。
当前,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面临多元化社会思潮冲击,而其思想道德教育更多是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环节着手,忽视青少年自身内部问题,欠缺自我教育。青少年对自身认识不够全面,对物质层面、生理层面、机体活动力认识较多,对心理层面、社会文化层面认识不足,造成心理压力、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价值观、行为习惯与社会主流文化取向存在偏差。青少年对自我要求不够高,目标过高,计划安排不合理,造成自我要求与社会现实之间巨大反差,心理失衡、排斥思想道德教育现象严重。青少年自我践行能力有待提高,缺乏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盲目冲动,遇到问题的自我调节容易走过犹不及的极端。青少年自我评价能力不强,受多元文化冲击,其价值观标准选择多样化,感性认识较多,缺乏理性思考。简言之,青少年自我教育四方面的内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2.重理论知识灌输,轻社会实践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其进行理论知识教育无疑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然而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以大道理、空口号宣传为主,侧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教育,教育内容抽象化;多以传授理论知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教学机械化,知识体系不能与时俱进,属于应试教育范畴。同时,家庭重智育轻德育,社会没有相应实践平台。理论知识教育失去了其原有的魅力,与现实社会脱节,给青少年以“假大空”的印象。由此导致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产生反感情绪。由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政治导向作用显著,各级教育者不敢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置身于当前社会大背景下,认为对青少年开展全方位的社会实践的时机尚未成熟,社会实践表面化、形式化严重,无法真正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也就无法内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
3.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缺乏协调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其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单一,针对性、差异性较差,且目标过高,脱离了现实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德育内容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德育方法以灌输为主,学生积极性、灵活性受到抑制;德育实施主体多元,有党委、团委、教务处、德育专职教师等,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合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位教师,其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行为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家庭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发展轻道德培养、重实际效用轻基本规范、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追求、重物质享受轻精神升华等不良倾向。[3]
社会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外部大舞台,社会环境制约着青少年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当前,社会环境错综复杂,社会不良风气、腐朽思想迅速蔓延至青少年内部,开放、多元的社会带来了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使得教育青少年难度增大。同时,社会教育场所、基地不完善,多流于形式。这就难以发挥社会教育的引领、辅助作用。
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存在自身问题,而且三者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缺乏协调性、统一性。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家庭与社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缺乏良性互动,尚未把学生需求、全面发展作为契合点,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效应有待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
三、对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借鉴和启示
日本的“小小善意”运动有效推动了日本社会道德教育的开展,逐渐内化为青少年自身的行为,其效果显著。该项运动为改进令人堪忧的我国德育现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导者,对其进行自我教育的意义重大。日本“小小善意”运动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社会习惯的宗旨和开展的作文大赛、美化环境活动都是加强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培养关爱之心、重新认识做好事的重要性是自我认识的范畴,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社会习惯是自我要求的范畴,开展的各项活动是自我践行的内容。其自我教育的经验值得借鉴。
要全面认识自我,对心理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加以密切关注,分清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区别,培养对他人、社会、集体的关爱之心,做到时常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要合理定位自我要求,目标与自身实际、现实社会状况紧密结合,端正行为动机,制定合理的计划,从小事做起,由小及大,循序渐进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我践行能力,敢于表达善意,传播善意,从社会实践中找到与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知识的契合点,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要正确评价自我,理性的思考所做行为的作用,确定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关爱之心。
2.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合力
日本各地“小小善意”运动在中小学开展作文竞赛,以“使用礼貌文明用语示范学校”为核心,由家庭和地区合力推动开展礼貌文明用语、美化环境及一般社会活动,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之一是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已形成有效的合方。
学校教育要把思想道德教育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有机结合,充分尊重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有效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德育资源,挖掘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因时、因地、因人开展多样化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充分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家庭教育要改变原有不良倾向,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合理对待青少年的各方面要求,了解教育青少年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从解决青少年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实际困难入手,善于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动态,掌握正确的亲子观、教育观,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改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事件的积极影响教育引导青少年,使他们“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懂得如何融入社会”,[3]使他们明白“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4]
要改进社会教育的方式,增强社会教育的实效性。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氛围,以主流文化引导多样化社会思潮。各级领导、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时代发展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为着眼点,紧扣青少年社会生活的实际,加强部门间的相互协作,在政策措施、经费投入、制度建设、设施设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并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协作互动的局面”。[3]媒体和社会舆论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青少年社会教育创造宽容、开放的教育环境。社会教育场所、基地要改变表面化、形式化的内容,整合德育资源,使社会教育真正深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融入社会现实之中。
要促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有效的合力,真正做到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学校要与家庭、社区之间做好定期沟通和信息反馈,建立交流互动平台,积极主动地与家庭、社区取得联系,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家庭教育要密切关注社会环境、社会形势的变化,把青少年教育置身于社会现实的大背景下,以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教育要时刻关注家庭教育的实际需求,关注特殊家庭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给家庭教育创设良好的教育场景,使得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在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等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