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建德 311600
【摘要】加强对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对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437-01
1危害因素
1.1物理性危害因素
1.1.1锐器伤:针刺伤或锐器物损伤是一种刺入皮肤深部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针刺伤是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王素侠等调查中专、大专和本科实习护士,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大多为针头刺伤和安瓿割伤。毛秀英等调查432名实习护士10个月实习期间发生锐器损伤的占93.3%,平均6.4次/人,以针头和玻璃为主,占80.33%,被污染物刺伤的占37.72%。
1.1.2重力伤:由于平时工作量大,有些科室护工短缺,实习护士担负陪患者做检查的工作。在搬运患者的过程中,身体姿势不当可造成腰扭伤、脚压伤。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由于负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为8.4%。护士工作长期处于奔跑与站立状态,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1.1.3电离辐射:实习护士由于对放射防护知识缺乏,工作环境中一些仪器的辐射,如电脑、监护仪,紫外线照射、床旁X线照射等。放射性物质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黏膜进入人体,引起全身和组织照射,小剂量暴露长时间接触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护士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经常使用的各种抢救仪器和设备,由于老化或操作不当,都会使护士发生电击伤、电灼伤的危险。
1.2物理因素
1.2.1锐器与针刺伤:急诊科是针刺伤的高发科室,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针刺伤害也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如抢救患者时有可能被针头、安剖等利器刺伤,如果护士在操作中不注意个人防护,处理措施不当,被刺伤后很有可能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1.2.2噪声:急诊科每天面对大量患者,嘈杂混乱,长时间在此环境中工作,易导致头痛、失眠、急躁、易怒等。
1.2.3电离辐射:急诊科各种抢救设备和仪器在工作中经常被使用,并且越来越多的危重患者需要护士多次陪同检查,很多检查仪器均存在辐射作用,所以急诊护士会不同程度的受到电离辐射的影响。可有致癌、致畸作用,对血液系统也会造成一些慢性损伤。病区环境经常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护士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下也可导致皮肤癌、眼炎等。
1.3化学因素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会频繁接触各种消毒液、清洁剂,而这些消毒剂大部分对皮肤都有刺激,并能通过呼吸道吸入,使皮肤黏膜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可导致接触性皮炎、皴裂、湿疹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心理社会因素
急诊作为一线科室,24h昼夜开放,患者多,病情急,很多患者及家属来科就诊时都颇为着急,尤其在夜间医护人员少、患者多的情况下,没办法耐心听取医护人员的解释,一旦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他们首选攻击的目标可能就是护士,甚至言语粗暴,拳脚相向,这样不仅使护士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还会产生消极心态,严重降低工作的积极性。
2防护措施
2.1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范
急诊科护士应了解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对已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有明显的隔离标志,接触其血液、体液时应佩戴必要的防护装置,如手套、隔离衣等;对带血迹的污物及患者的体液、排泄物等要分类集中处理,对地面、墙壁、注射盘、操作台等被血迹污染的地方用含氯消毒剂擦试;要做好自我防护,避免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若一旦被污染则应立即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注射抗毒血清、乙肝疫苗等做到早期防护;对初诊或未确诊的患者也应提高警惕,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均按阳性对待;对急诊病房、抢救间、公共通道以及救护车等区域要定时通风和空气消毒。
2.2物理性危害因素的防范
2.2.1锐器伤的防范:提高个人的防护意识,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流程,设定专门存放利器的利器盒,将所有使用过的针头、安剖、刀片等锐器放入其内,专人负责,统一回收,采取单手分离针头法,可大大减少针刺伤的发生。一旦皮肤被刺伤,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并用流动水清洗伤口,用碘伏进行消毒、包扎伤口,同时上报院内感染办公室,定期监测乙肝、艾滋、丙肝等各类传染病的血液检查,及时注射疫苗。
2.2.2电离辐射的防范:急诊科护士在陪护危重患者做相关检查时应注意自我防护,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暂时回避或穿防护服。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时应选择在治疗、护理操作少时,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进行消毒,接触消毒光线时注意遮盖皮肤,必要时戴护目镜。
2.3化学因素的防护
护士在配制或操作过程中使用各种消毒液、清洁剂时应加强自我防护,操作前戴手套,避免制剂直接接触皮肤黏膜。不慎接触皮肤时,应立即用流水反复冲洗,以降低损伤程度。
2.4心理社会因素的防护
急诊科护士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除应具备必需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修养外,还应注意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心理调控能力的锻炼,提高判断、应激、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敏锐的观察力,要能够随时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及时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遇到特殊危重患者应及早与相关科室和病房取得联系,安全护送患者入病房;遇到个别蛮横无理和具有攻击倾向的患者或家属时,要注意保持理智,加强心理调控和自我保护,避免激化矛盾,及时寻求有关支持。急诊科护士还应提高身体素质、加强自我保健,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高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合理安排、调整日常工作与家庭生活,加强营养,注意补充睡眠,劳逸结合,避免精神与体力透支。
3总结
急诊科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急诊护士时刻处在高风险的环境中,面对各种风险因素,只有护士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医院加强监督、管理,社会关爱与重视,护患和谐沟通,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职业性感染危害,保障护士自身安全,从而有利于整个救护秩序的顺利进行,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巍红云,陈土珍.职业因素对急诊护士健康影响的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3,9(12):961.
[2]许瑛,陆燕子,李津津.护理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8):33-34.
[3]刘春香,甘泳江,韦香妮.急诊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5):2272-2273.
论文作者: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护士论文; 患者论文; 防护论文; 因素论文; 急诊科论文; 针刺论文; 职业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