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庆敏[1]2006年在《中国新疆硅藻区系分类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位于西北边陲,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气候特征,藻类资源非常丰富,然而藻类区系分类研究却很薄弱。硅藻是一类种类多,数量大,分布极为广泛的真核藻类,在水生生态系统、生物环境监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国际上区系分类研究活跃的植物类群。 2001年7月至8月期间,王全喜教授及学生在新疆3个地区(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4个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市(乌鲁木齐市)的17个采样地采集了144号标本。本研究利用光镜对其中的硅藻门植物进行了观察和鉴定,共鉴定硅藻种类429个分类单位,包括296种127变种6变型,隶属于2纲7目11科43属,其中有中国新记录70种19变种1变型,共90个分类单位,新疆新记录114种65变种4变型,共183分类单位。所有种类都附有数码照片。 在中心纲里发现1目:圆筛藻目,共13个分类单位,包括3属11种1变种1变型。其中有中国新纪录1种,新疆新记录1种1变型。 在羽纹纲里发现6目:无壳缝目、拟壳缝目、双壳缝目、两形壳缝目、单壳缝目和管壳缝目,共416个分类单位,包括40属285种126变种5变型。其中有中国新纪录69种19变种1变型,共89个分类单位,新疆新记录113种64变种4变型,共181分类单位。 同时,对新疆硅藻的区系特征、硅藻种类分布与地理区划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1.大部分种类为淡水普生性种类;其次是微、半咸水种类;出现了一些典型性高山冷水性种类。2.对淡水藻类来说,其分布受区域气候、地理位置等的影响并不显着,而所处小生境,对其种类组成却有着很大的影响。该地区小生态环境多种多样,在沼泽、沟渠及临时性水体中的种类多,数量也多,在河流、湖泊、溪流等水体中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少。 本论文将对新疆地区硅藻区系分类进行初步研究,为我国硅藻资源的调查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李海玲[2]2003年在《新疆管壳缝目硅藻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面积166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我们于2001年7月至8月期间对新疆4个地区3个自治州1市的17个采集点进行了藻类标本采集,共采集到标本144号。经鉴定分析,发现管壳缝目硅藻63种30变种1变型,共94个分类单位,隶属于3科10属。其中窗纹藻科有3属,有细齿藻属2种,窗纹藻属6种8变种,棒杆藻属5种4变种;菱形藻科3属,有杆状藻属1种,菱板藻属3种4变种1变型,菱形藻属28种7变种;双菱藻科4属,有波缘藻属3种3变种,双菱藻属13种4变种,长羽藻属、马鞍藻属各1种。在这些种类中,属于中国新记录的有14种5变种,属于新疆新记录的有4属45种20变种1变型。同时,我们对管壳缝目硅藻的生态分布特征作了简要的分析。发现管壳缝目硅藻的分布受区域气候、地理位置等的影响并不显着,而受所处水体的小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在临时性水体以及湖边渗出水、沼泽中管壳缝目硅藻的种类多,数量也多;而在溪流、河水、湖水等水体中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在种类组成上,普生性种类、适碱性种类丰富,固着种类多;淡水、半咸水种类广泛分布,喜盐种类突出;真性浮游种类少。
刘妍[3]2007年在《大兴安岭达尔滨湖及其周围沼泽硅藻的研究》文中指出沼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丰富的藻类资源,我国的沼泽面积广阔,主要分布在兴安岭、青藏高原及新疆北部地区,其中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沼泽率达9%,沼泽类型多样,是十分重要的沼泽分布区,但目前对于该区域的藻类调查还未见报道。本论文对大兴安岭达尔滨湖及其周围沼泽水体的硅藻种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研究,为大兴安岭地区藻类资源调查及藻类生物多样性和沼泽生态学研究提供资料,也为我国藻类资源调查提供基础资料。达尔滨湖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南麊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海拔1288米,是由古代火山喷发的熔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湖周围分布有富营养型水葱沼泽,草本植物与泥炭藓组成的中营养沼泽,贫营养型的落叶松、狭叶杜香、泥炭藓沼泽是大兴安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沼泽分布区。2004年8月到2006年5月间,我们对达尔滨湖及其周围沼泽地进行了四次藻类标本采集,跨越春、夏、秋叁个季节,共采集标本77号。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所有的标本进行了观察和拍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中的部分标本进行了观察和拍照,经过鉴定分析,共发现硅藻门植物262个分类单位,包括44属201种59变种2变型,隶属于2纲6目10科,其中有中国新记录72个分类单位,包括22属48种23变种1变型。中心纲仅发现1目:①圆筛藻目,共5个分类单位,包括1科2属4种1变种。羽纹纲发现5目:①无壳缝目:共26个分类单位,包括1科8属20种5变种1变型。其中有中国新记录2种1变种。②拟壳缝目:共28个分类单位,包括1科1属20种8变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1种1变种。③双壳缝目:该目发现的种类数最多,共163个分类单位,包括3科24属121种41变种1变型。其中有中国新记录39种19变种1变型。④单壳缝目:共8个分类单位,包括1科2属7种1变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3种。⑤管壳缝目:共32个分类单位,包括3科7属29种3变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3种2变种。本文还对达尔滨湖及其周围沼泽水体硅藻的种类组成和生态分布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发现达尔滨湖硅藻分布具有如下特点:1.达尔滨湖及其周围硅藻种类多样性丰富,主要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少,以普生性种类为主,绝大多数都是世界性的广布种或是在北半球广泛分布的种类。2.中心纲种类少,羽纹纲种类多。中心纲仅发现2属4种1变种,其余42属197种58变种2变型均隶属于羽纹纲。3.嗜酸种类突出,有部分高山冷水性种类出现,还发现了部分典型生境的代表种类。4.生境条件下的偶见种多,优势种和常见种少。在观察到的标本中仅有8种1变种成为较明显的优势种,且这些种类在秋季均有出现。5.叁个季节中,夏季种类组成最为丰富,共鉴定有硅藻231个分类单位;春季硅藻种类较少,共鉴定有155个分类单位;秋季共发现硅藻193个分类单位。在叁个季节都出现的种类占总种类数的45%。6.叁种生境中,湖中浮游生境共鉴定有硅藻164个分类单位;湖边沼泽生境中共鉴定有硅藻167个分类单位;湖边水草附着的地带是湖泊和沼泽的过渡地带,硅藻种类丰富度最高,大部分优势种类都出现在这一生境中,该生境鉴定有硅藻197个分类单位。在叁种生境中都出现的种类占总种类数的33%。
尤庆敏[4]2009年在《中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分类学研究》文中提出硅藻是藻类植物中种类最丰富的类群之一,是海洋和淡水中主要的初级生产力,在全球的碳和硅循环中具重要作用,同时在生物监测、古生态重建和地层关系上得到广泛应用。管壳缝目(Aulonoraphidinales)是硅藻植物中较进化的类群,目前我国对该类群的研究比较薄弱,仅在西藏、湖南、黑龙江等少数地区有比较系统的调查工作。本论文在查阅和分析了管壳缝目硅藻在我国记录的详细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着重对采自我国管壳缝目硅藻研究较薄弱的15个省区(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云南、甘肃和新疆)的600多号硅藻标本进行显微观察和拍照,依据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Simonsen(1979)分类系统,结合我国淡水硅藻的研究现状,对其中的管壳缝目硅藻进行了形态分类学研究。并运用SPSS 13.0软件,对世界范围内的窗纹藻科硅藻进行了数量分类学研究。同时分析了我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特征。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600多号硅藻标本的观察,查阅国内外大量分类文献的基础上,鉴定出管壳缝目(Aulonoraphidinales)硅藻3科11属130种28变种1变型,通过文献收录管壳缝目硅藻3种6变种1变型,总计研究管壳缝目硅藻3科11属133种34变种2变型:其中杆状藻科(Bacillariaceae)5属84种10变种1变型,包括杆状藻属(Bacillaria)1种1变种、菱形藻属(Nitzschia)51种5变种、菱板藻属(Hantzschia)17种1变种1变型、盘杆藻属(Tryblionella)10种1变种、细齿藻属(Denticula)5种2变种;窗纹藻科(Epithemiaceae)2属15种15变种1变型,包括窗纹藻属(Epithemia)7种12变种1变型、棒杆藻属(Rhopalodia)8种3变种;双菱藻科(Surirellaceae)4属34种9变种,包括波缘藻属(Cymatopleura)3种5变种、双菱藻属(Surirella)25种3变种、长羽藻属(Stenopterobia)1种1变种、马鞍藻属(Campylodiscus)5种。对每一个种进行详细的特征描述,并结合光镜和扫描电镜下新发现的分类性状,对种内或种间关系进行讨论。附图版78幅,照片965张,其中光镜(LM)照片775张,扫描电镜(SEM)照片190张。2.发现1个新种:光亮型窗纹藻(Epithemia arguiformis You & Wang);拟定3个新种,均为菱板藻属种类(尚未定名);新组合1种2变种1变型,分别是狭窄盘杆藻(Tryb.angustatula(Lange-Bertalot)nov.comb.)、渐窄盘杆藻尖变种(Tryb.angustata var.acuta(Grunow)nov.comb.)、弯曲长羽藻头端变种(Sten.curvula var.capitata(Fontell)nov.comb.)、侧生窗纹藻顶生变种二齿变型(Epithemia adnata var.proboscidea f.bidens(A.Cleve)nov.comb.);中国新记录27种5变种,隶属于3科8属。3.首次在我国提出建立盘杆藻属(Tryblionella),该属与菱形藻属(Nitzschia)的主要区别在于:壳面粗壮,宽阔,常具褶曲,线纹常被断开。确定该属在中国有10种1变种:尖锥盘杆藻(Tryb.acuminata)、细尖盘杆藻(Tryb.apiculata)、渐窄盘杆藻(Tryb.angustata)、渐窄盘杆藻尖变种(Tryb.angustata var.acuta)、狭窄盘杆藻(Tryb.angustatula)、暖温盘杆藻(Tryb.calida)、细长盘杆藻(Tryb.gracilis)、匈牙利盘杆藻(Tryb.hungarica)、莱维迪盘杆藻(Tryb.levidensis)、岸边盘杆藻(Tryb.littoralis)和维多利亚盘杆藻(Tryb.victoriae)。支持Round et al.(1990)将盘杆藻属(Tryblionella)从菱形藻属(Nitzschia)中调出的观点。4.选取窗纹藻科29个种和5个外群种为分类运算单位,选择包括硅藻细胞壁形态、壳缝及表面纹饰等在内的25个性状,应用SPSS 13.0的最近邻居法(Nearest neighbor)和组间连接法(Between groups method)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4个种类分成了6大类,与传统形态分类系统基本吻合,其中细齿藻属(Denticula)种类与菱形藻属(Nitzschia)种类聚在一起,而不是与窗纹藻属(gpithemia)和棒杆藻属(Rhopalodia)种类聚在一起,这与Grunow(1862)和Simonsen(1979)的分类系统相吻合。本文在我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形态分类中,也采用这种分类方法:将细齿藻属(Denticula)与菱形藻属(Nitzschia)一起放入杆状藻科(Bacillariaceae)中,而不是放入窗纹藻科(Epithemiaceae)中。5.通过对管壳缝目硅藻种类在我国各省区分布状况的统计,并结合这些种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得出结论如下:我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绝大部分属于世界广布种,在我国的分布有以下叁种情况,一是分布较广,如线形菱形藻(Nitz.linearis)、两栖菱形藻(Nitz.amphibia)、小头端菱形藻(Nitz.capitellata)、小片菱形藻(Nitz.frustulum)、细长菱形藻(Nitz.gracilis)等,约占世界广布种数的60%;二是零星分布在几个地区,如细端菱形藻(Nitz.dissipata)、洛伦菱形藻(Nitz.lorenziana)、细尖盘杆藻(Tryb.apiculata)等,约占世界广布种数的25%;叁是仅分布在1-2个地区,如平庸菱形藻(Nitz.inconspicua)、直菱板藻(Hant.virgata)等,约占世界广布种数的15%。后两种情况可能与我国藻类资源调查不足有关系;存在一些区域性分布种类,多为温带及亚热带生种类;一些首次在我国报道的新种类,是否为中国特有种,还需要进一步考证。6.通过对中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生态特征分析得出:管壳缝目硅藻大多属于底栖和附着生活类型,在静水或缓流水体中的种类较丰富,同时,水体中的pH值和导电率也影响种类的生态分布:在pH值呈中性或碱性的水体及导电率呈中或中-高的水体中,管壳缝目种类丰富,生物量大。
任迪[5]2016年在《海南省淡水单壳缝目硅藻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海南岛位于我国南端,隶属于海南省,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我们分别在2012年2月和2014年7月对海南岛部分区域进行藻类标本采集,采集生境包括小溪,水泡,沼泽,瀑布等。共采集标本200余号。经过观察鉴定,共发现单壳缝目硅藻植物46个分类单位,隶属于3科7属。对每个分类单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给出了每个分类单位的生境信息,所有种类均附有光镜照片,部分种类附有电镜照片。发现单壳缝目(硅藻门)中国新记录植物10种分别为Achnanthidium subhudsonis var. kraeuselii (Cholnoky) Cholnoky, Achnanthidium exigua var. elliptica Hustedt, Achnanthidium acsiae Wojtal et al., Planothidium incuriatum Carlos,Wetzel & Van De Vijver, Planothidium miotum (Carter & Denny) Lange-Bert, Psamothidium imperfecta Schimanski, Achnanthidium caravelense Novais & Ector, Achnanthidium polonicum Wojtal (Bily & Marvan) Lange-Bertalot, Achnanthidium ennediense Compere & Van der Vijver, Achnanthidium rivulare Potapova & Ponader。本文初步讨论了这些种类的生态分布特征。所观察到种类中,多以淡水普生种类为主,大部分是世界性普遍分布的种类。比较采自不同地区和生境中的单壳缝目硅藻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状况。发现其中水泡、溪流生境下种类较为丰富。另外,在所观察的种类中偶见种较多,优势种较少。
赵瑾[6]2012年在《秦岭火地塘林区硅藻的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文中提出秦岭火地塘林区,位于秦岭南麓中段,境内十一条大沟,均具山溪性水流特点。林区地貌复杂,生态环境多样,生物种类繁多。对这一林区的高等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报道较多,也有少量的昆虫和真菌类研究,但有关藻类植物的调查研究尚空缺。为明确秦岭火地塘林区硅藻植物的种类组成与生态特征,我们对采自秦岭火地塘林区的23个样品进行酸处理后,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林区内硅藻进行了观察,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部分样品进行了观察和鉴定,列出了火地塘林区硅藻的初步调查名录,并对观察到的种类进行了详细描述,同时还初步研究了林区内硅藻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各硅藻种类的生态特征,另外,简要分析了林区内的污染情况。经过鉴定,共发现硅藻门植物161个分类单位,包括112种42变种7变型,分别属于2纲6目10科32属,其中,陕西新记录有125个分类单位,包括84种35变种6变型。优势种共有4个,均是羽纹纲的种类,包括冬生等片藻中型变种(Diatoma hiemalevar. mesodon (Ehr.) Grun.)、偏肿桥弯藻(Cymbella ventricosa Ag.)、扁圆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 Ehr.)及扁圆卵形藻多孔变种(Cocconeis placentula var.euglypta (Ehr.) Grun.)。火地塘林区硅藻的生态分布特征如下:1.从硅藻的生活类型来看,火地塘林区的硅藻包括浮游硅藻、底栖硅藻、附着硅藻叁类。2.从硅藻的小生境来看,火地塘林区的硅藻,比较适宜水中水草附着这一生境,从整体水环境来看,静水环境比较适宜硅藻的生长繁殖。3.从水体酸碱性、含盐量的角度来看,火地塘林区的硅藻大部分属于pH中性、淡水性种类,为数不多的硅藻属于淡水至半咸水种类和淡水至微咸水种类,极个别的硅藻属于其他种类。4.从一些典型生境的角度来看,火地塘林区的高山冷水性种类和普生性种类较多,分别有21和20个分类单位,另外还出现了2种热带种类。5.火地塘林区的硅藻种类,多数较适应较高的海拔,在采样点变化范围内的1743-2340m之间种类最多,而最大硅藻密度相对于海拔的分布却不明显。另外,实验分析,新路道班路边的水渠和乱石窖沟这两个人流出入较多的地点水域有轻微的污染。建议有关部门采取保护措施,以避免污染继续加重。
李明月[7]2017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地区)双壳缝目(Biraphidinales)硅藻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北纬20°54′-26°24′,东经104°26′-112°04′。该区域河流众多,淡水资源丰富,拥有许多稀有动植物物种。双壳缝目(Biraphidinales)占硅藻植物比例较大,在系统演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分布非常广泛。根据Hustedt(1930)和金德祥(1978)的分类系统,双壳缝目(Biraphidinales)隶属于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羽纹纲(Pennatae),下设3科,舟形藻科(Naviculaceae)、异极藻科(Gomphonemaceae)、桥弯藻科(Cymbellaceae)。Round et al.(1990)根据扫描电镜的超微结构特征对硅藻的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硅藻门下设3纲,圆筛藻纲(Class Coscinodiscophyceae Round&Crawford)、脆杆藻纲(Class Fragilariophyceae Round)、硅藻纲(Class Bacillariophyceae Haeckel)。参照此分类系统,原分类系统中的双壳缝目被转移到Lyrellales,胸隔藻目(Mastogloiales),Dictyoneidales,桥弯藻目(Cymbellales),舟形藻目(Naviculales),Thalassiophysales。本文对原Hustedt(1930)分类系统下的双壳缝目硅藻这一大类群进行研究,目下科及属的划分依据Round et al.(1990)进行。我们于2014年7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进行硅藻标本采集,共采集标本100余号,制作标本封片200余张。采集生境主要包括溪流、河流、瀑布、水渠等,pH范围在4.78-9.16之间。经观察鉴定发现双壳缝目硅藻植物14科27属118个分类单位,并对每个属、种均进行了分类学特征的描述,同时对每个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给出了标本号、生境及分布地信息。所观察到的双壳缝目硅藻植物均附有光镜照片,部分种类附有扫描电镜照片。经观察鉴定,共发现,双壳缝目硅藻植物14科:桥弯藻科(Cymbellaceae)、Catenulaceae、异极藻科(Gomphonemaceae)、舟形藻科(Naviculaceae)、双肋藻科(Amphipleuraceae)、短纹藻科(Brachysiraceae)、洞穴藻科(Cavinulaceae)、全链藻科(Diadesmidaceae)、双壁藻科(Diploneidaceae)、长蓖藻科(Neidiaceae)、羽纹藻科(Pinnulariaceae)、斜纹藻科(Pleurosigmataceae)、鞍型藻科(Sellaphoraceae)、辐节藻科(Stauroneidaceae)。另外,在对广西双壳缝目硅藻植物的分类研究过程中,发现长篦藻属新种1个分类单位,本文给出了新种的光镜和电镜照片。发现中国新记录6个分类单位,分别是:Encyonopsis pfisteri Krammer、Oricymba voronkinae Krammer&Lange-Bertalot、Brachysira calcicola Lange-Bertalot、Frustulia magaliesmontana Cholnoky、Frustulia pangaeopsis Lange-Bertalot、Pinnularia saprophila Lange-Bertalot,Kobayasi&Krammer。本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双壳缝目硅藻植物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讨论,结果如下:1.广西壮族自治区双壳缝目硅藻植物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有种类多,数量少的特点。2.在所观察的硅藻中,桥弯藻科(Cymbellaceae)种类最多,其次是舟形藻科(Naviculaceae)和异极藻科(Gomphonemacea),洞穴藻科(Cavinulaceae)和鞍型藻科(Sellaphoraceae)种类最少。3.我们比较采自不同生境和采样点中的双壳缝目硅藻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状况。在所采集的4种生境类型中,瀑布中所出现的种类数量最多,其次是溪流,水渠和河流的种类最少。4.在所观察的5个采样地中,德天瀑布、防城江、黑水河这叁个分布地中所发现的种类最多,其次是皇袍山和十万大山。5.在所观察的种类中偶见种较多,而优势种较少。只有Gomphonema parvulum(Kützing)Kützing、Gomphonema hebridense Gregory、Gomphonema gracile Ehrenberg、Stauroneis onineocaledca Manguin这4个分类单位形成明显的优势,其它种类多数为偶见种。
刘玥彤[8]2016年在《我国部分地区异极藻科植物分类学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异极藻科(Gomphonemataceae Kützing)隶属于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羽纹纲(Pennatae)、双壳缝目(Biraphidinales),是硅藻中种类数量较多的一个科,在硅藻植物的系统演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分布非常广泛。目前,国外共报道6属2000多个分类单位;国内共报道5属250多个分类单位。中国地域宽广,地跨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多变,河流湖泊众多,生物多样性高,藻类资源丰富。我们于2009年到2015年,分别对我国黑龙江省、广东省、湖北省、江西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的部分地区进行硅藻标本采集,共采集标本400余号。采集生境类型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水泡、溪流、石壁附着和泉水等。本研究对其中的异极藻科(Gomphonemataceae Kützing)植物进行了光镜(LM)的观察与拍照,共鉴定异极藻科植物4属82个分类单位。其中异极藻属(Gomphonema Ehrenberg)观察到72个分类单位;异楔藻属(Gomphoneis Cleve)3个分类单位,瑞氏藻属(Reimeria Kociolek&Stoermer)4个分类单位,双楔藻属(Didymosphenia Schmidt)3个分类单位。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异极藻属中国新记录植物37个分类单位,分别为Didymosphenia mongolica Lange-Bertalot、Didymosphenia tatrensis Mrozińska,Czerwik-Marcinkowska&Gradziński、Gomphoneis skabitchevskii Kociolek,Kulikovskiy&Solak、Gomphoneis tumida(Skvortzow in Skvortzow&Meyer)Kociolek&Stoermer、Gomphonema acidoclinatum Lange-Bertalot&Reichardt、Gomphonema angustum Agardh、Gomphonema angusticephalum Reichardt&Lange-Bertalot、Gomphonema angustiundulatum Metzeltin,Lange-Bertalot&Nergui、Gomphonema aquaemineralis(Manuskioptnamen)Lange-Bertalot&Reichardt、Gomphonema bozenae Lange-Bertalot&Reichardt、Gomphonema clavatulum Reichardt、Gomphonema califugum Lange-Bertalot&E.Reichardt、Gomphonema daphnoides Reichardt、Gomphonema drutelingense Reichardt、Gomphonema gandhii Karthick&Kociolek、Gomphonema hasta Metzeltin、Gomphonema hebridense Gregory、Gomphonema insigniforme Reichardt&Lange-bertalot、Gomphonema jadwigiae Lange-Bertalot&Reichardt、Gomphonema jergackianum Reichardt、Gomphonema kaweckanum Metzetlin,Reichardt&Lange-Bertalot、Gomphonema latipes Reichardt、Gomphonema leptocampum Kociolek&Stoermer、Gomphonema occultum Reichardt&Lange-Bertalot、Gomphonema paludosum Reichardt、Gomphonema perolivaceoides Levkov、Gomphonema pseudoaugur Lange-Bertalot、Gomphonema pseudobohemicum Lange-Bertalot&Reichardt、Gomphonema pratense Lange-Bertalot&Reichardt、Gomphonema pumilum(Grunow)Reichardt&Lange-Bertalot、Gomphonema pumilum var.rigidum Reichardt et Lange-Bertalot in Reichardt、Gomphonema salae Lange-Bertalot&Reichardt、Gomphonema paludosum Reichardt、Gomphonema spiculoides Gandhi、Gomphonema subolivaceum Levkov&Nakov、Gomphonema turris var.brasiliense(Fricke in Schmidt et al.)Frenguelli、Reimeria fontinalis Levkov、Reimeria ovata(Hustedt)Levkov&Ector、Reimeria uniseriata Sala,Gruerrero&Ferrario。根据光镜(LM)下的观察,对这些种类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相似种类之间的形态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中发现的大部分种类为淡水普生种。对采自不同生境的异极藻科植物的种类组成进行了比较。为我国异极藻科植物的分类学及淡水硅藻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基本资料。
张稼俊[9]2017年在《海南岛(部分地区)桥弯藻科(Cymbellaceae)和异极藻科(Gomphonemataceae)硅藻植物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桥弯藻科(Cymbellaceae Agardh)和异极藻科(Gomphonemataceae Kützing)同属于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羽纹纲(Pennatae),是硅藻中种类数量较多的科。我们于2014年7月对我国海南岛进行了藻类标本的采集,采集地点包括五指山、七仙岭、吊罗山、尖峰岭、蜈支洲岛。标本采集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共采集标本185号,采集的生境类型主要包括河流、水泡、溪流、湖泊等。本研究对其中的桥弯藻科和异极藻科硅藻植物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和拍照。通过分析共观察到桥弯藻科硅藻植物34个分类单位,包含1科8属32种2变种;异极藻科硅藻植物35个分类单位,包含1科4属32种3变种。本次研究中发现,海南岛桥弯藻科和异极藻科硅藻植物种类组成比较丰富,多样性较高,共观察到12个属。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中国新记录14个分类单位:Cymbella bengalensis Schmidt、Encyonema ventricosum(Agardh)Grunow、Encyonema volkii Rumrich,Krammer&Lange-Bertalot、Gomphonema curvipedatum Kobayasi&Osada、Gomphonema italicum Kützing、Gomphonema jadwigiae Lange-Bertalot&Reichardt、Gomphonema kobayashiae Metzeltin&Lange-Bertalot、Gomphonema neonasutum Lange-Bertalot&Reichardt、Gomphonema pseudosphaerophorum Ehrenberg、Gomphonema rhombicum Schmidt、Gomphonema salae Lange-Bertalot&Reichardt、Gomphonema scharfii Lange-Bertalot、Gomphonema turris var.brasiliense Frenguelli、Gomphonema uruguayense Metzeltin,Lange-Bertalot&García-Rodríguez。根据光镜和电镜下的观察,对所有种类进行了形态特征的描述,并对部分相似种类进行形态差异的比较。为我国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易映彤[10]2013年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水域硅藻植物分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流,于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2-4.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16毫米,在中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是保留最为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沼泽生态系统。我们分别于2011年5月、2011年7月、2011年10月,2012年5月、2012年7月、2012年9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进行标本采集,在时间上跨越了春、夏、秋叁个季节,布设了6个固定采样点,并在沿路的湖泊、泡沼中进行随机采集,共采集标本120号。对硅藻门植物进行详尽的观察、鉴定和描述,并对其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我们主要依据Husedt (1930)的分类系统,参照Round et al.(1990)的分类系统进行分类学研究。经鉴定,共发现硅藻119个分类单位,隶属于2纲6目10科36属99种20变种。中心纲1目1科2属;羽纹纲5目9科34属,其中,双壳缝目的藻类最为丰富,共有66个分类单位,其次是管壳缝目,共发现26个分类单位;菱形藻属的种类最多(共发现10种2变种),异极藻属共发现6种5变种,桥弯藻属和舟形藻属都发现了9种。2.在这些硅藻植物中,共发现了普生性种类59个分类单位,沼泽地区特有种类4个分类单位:Eunotia bilunaris (Ehr.) Mills,Caloneis silicula (Ehr.) Cleve.,Synedra montana Krasske ex Hust.,Tabellaria flocculosa (Roth) Kütz.。其中,Eunotiabilunaris (Ehr.) Mills在2012年成为了优势种,Tabellaria flocculosa (Roth) Kütz.在两年间均是优势种,该种喜生活在寡污-中污的水体;在两年的调查中,我们都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喜碱甚至嗜碱的种类和喜咸水、半咸水甚至嗜盐的种类,如Epithemia sorex Kütz., Gyrosigma acuminatum (Kütz.) Rabenhorst,Nitzschia nanaGrun. in Van Heurck,Nitzschia tryblionella Hantzsch in Rabenhorst,Rhopalodia gibba(Ehrenbrg) O. Müll.等;喜中-高电解质的种类在调查区中也较为常见,如Diatomatenunis Agardh,Epithemia adnata (Kütz.) Brébisson,Hippodonta capitata (Ehr.)Lange-Bertalot等;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污染指示种,如Gomphonema truncatumEhr.,Amphora veneta Kütz.,Craticul ambigua (Ehr.) D. G. Mann,Cymbella caespitosa(Kütz.) Brun等。3.我们对采集期间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采样点的理化因子进行了测量,水温的变化范围在8.3-30.1℃,跨度较大,夏季温度最高,春季平均温度18.23℃,秋季温差较大,平均温度为15.6℃;采集区水体整体呈弱碱性,个别区域呈碱性,pH的变化范围在6.89-9.57之间;整个区域的电导率较高,平均值为347.75μs/cm;总氮TN和总磷TP的变化范围分别在0.762-1.574和0.02-0.092mg/L之间,2012年略高于2011年;生化需氧量BOD5的变化范围在7.4-16.6之间,各采样点中,样点Ⅱ的平均值最高,为11.31mg/L。溶解氧DO的平均值为14.08mg/L;CODcr和CODmn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0.3-62、6.21-16.3mg/L,两年间的差异性不大。结合硅藻群落结构与理化因子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结果显示,硅藻植物的群落结构受pH,电导率,水温WT,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的共同影响,其中水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pH和电导率。4.我们分别应用Margalef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eav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采样点硅藻植物的种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各样点的硅藻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对水体进行初步评价。Margalef多样性指数值在2.0-11.1之间;Shannon-Weaver的变化范围为0.98-5.64;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在0.37-0.97;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34-9.09,变化范围较大。多样性指数的结果显示,保护区的水体处于贫-中营养状况,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硅藻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征,分析了硅藻植物与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体环境的相关性,为该区域的环境监测与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疆硅藻区系分类初步研究[D]. 尤庆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06
[2]. 新疆管壳缝目硅藻的初步研究[D]. 李海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03
[3]. 大兴安岭达尔滨湖及其周围沼泽硅藻的研究[D]. 刘妍. 上海师范大学. 2007
[4]. 中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分类学研究[D]. 尤庆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 海南省淡水单壳缝目硅藻的初步研究[D]. 任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6]. 秦岭火地塘林区硅藻的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D]. 赵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7].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地区)双壳缝目(Biraphidinales)硅藻的初步研究[D]. 李明月.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8]. 我国部分地区异极藻科植物分类学的初步研究[D]. 刘玥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9]. 海南岛(部分地区)桥弯藻科(Cymbellaceae)和异极藻科(Gomphonemataceae)硅藻植物的初步研究[D]. 张稼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10].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水域硅藻植物分类研究[D]. 易映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