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教学心得
如何使教学达致有效某种意义上是教学的核心议题。就初中信息技术这门操作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来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应是一线教师所不断追求的目标。以下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于体会简要谈几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增加课堂练习时间落实学练结合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常规性学科,其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将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的基本特点决定了,练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正所谓“熟能生巧”,学生只有经过大量时间的练习才能由“熟”而“巧”,最终切实掌握操作技能,并在应用时得心应手。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在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后,就要流出尽可能多地时间供学生练习,甚至于可以不采取先讲后练的一般方式,而是“学练结合”,在实际练习中让学生掌握技能。有些教师将学生掌握技能作为核心目标,在课堂中见学生基本掌握后就安排其他一些环节,实际上这是不可取的,信息技术课堂真正的核心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孰能生巧,不但熟练掌握技能,还要能灵活运用技能。举例来说,在学习word的文字编辑功能时,教师可以只是简单地介绍和演示一下文字的处理过程中,将其余课堂时间都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操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当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深入学生中间,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发现问题随时指出并给予指导,特别是对于一些学生中间出现的共性问题,要重视起来进行集中的细致的讲解。这就是课堂上学练结合的基本模式。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切实掌握操作技能,并熟练而灵活地加以运用。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增进课堂互动
作为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提问的有效与否对课堂效果有着显著影响。其主要目的首先是即时检验学生在课上的知识掌握情况,以便于教师及时实施的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同时也也是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少信息技术教师觉得信息技术课程注重操作和练习,提问并无多大意义,因此常常忽视该环节,其实不然,对于学生来说新学的知识是需要一个理解和认知过程的,学生只有在认识和思想上完全清晰,才在操作和演练中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而无数的实践证明,提问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形成清晰认知的。比如在学习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时,很多学生在数据选取的范围上存在疑惑,针对于此,教师可将一张表格中的各个元素都设计成问题,让学生思考:“表头是哪个?其作用是什么?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要选吗?字段的作用是什么?你在排序的时候是只选一列还是把整个表格都选上?”这组问题对学生来说就具有较好的启发性,学生结合在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自身疑惑,想明白了问题的答案,也就更好地掌握了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功能。
三、善于通过形象比喻,讲清抽象概念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很多基础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较为抽象,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这些基础概念又是学生熟练操作和运用相关技能的基础。对此,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运用,善于通过形象比喻使学生切实掌握抽象概念。比如在教学添加收藏夹和整理收藏夹时,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个多格的讲义夹,每一格里放不同的文件,向学生展示后进行比喻化的讲解:“网页网址的收藏就类似于讲义夹中文件的收藏,为了有序保存好各类文件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到,我们习惯于将文件放在讲义夹中,同样的道理,我们所学习的收藏夹就是用来保存经常浏览的网址的。为了在需要时能快速找到所需要的网址,我们在收藏还还需要分门别类的加以整理,就好比不同的文件分别放在不同的讲义夹的格子中一样。对于一些不用的文件,我们可以从讲义夹格子中拿出来扔掉,同样,对于一些长时间不用的网站也可以从收藏夹里删除。”这样,以形象的讲义夹来作比喻,学生很容易就会明白添加收藏夹和整理收藏夹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时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从而很快掌握相关技能。
如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别是增加课堂练习时间落实学练结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增进课堂互动;善于通过形象比喻,讲清抽象概念。在平时教学中,一线教师要注重结合实践积极思考和总结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以期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国用. 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 新课程(中), 2010(10):60-61.
[2]戴文进.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策略[J]. 读书文摘, 2016(6).
[3]慈旭生, 李兴保.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1(12):8-9.
论文作者:李学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初中论文; 教师论文; 收藏夹论文; 讲义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