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燕 赵会 刘小燕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手术室洗手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使患者能够安全地接受手术治疗,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洗手护士;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300-02
实施手术需要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参与手术的每个医护人员的作用都十分重要。每台手术都需要有洗手护士参与,洗手护士能否正确的配合,将对手术进程有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洗手护士对患者病情以及手术操作步骤十分了解,才能够协助医生更好的完成手术。在洗手护士的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现总结如下。
1.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
虽然手术中洗手护士积极认真的完成工作,但还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如果没能够得到及时的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其消除,将严重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威胁。手术室洗手护士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没能认真核实手术患者身份、手术部位以及手术室,或将患者体位摆放错误。在手术室清点工作中主要有缝针、纱布、方纱、棉球等用品实际数量与记录数量不一致,缝针丢失、弯折,手术器械零部件缺少、遗失,微创手术中转开腹手术时物品混淆,忽视小手术中对清点工作,厂家未做好器械清点等。此外,还有标本混放、遗失,植入物感染和切口感染等隐患。
2.防范措施
2.1 防止接错患者,未弄清手术位置、摆放体位不正确或送错手术室。
2.1.1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访视,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对于特殊情况及特殊要求做好记录,若条件允许则尽可能满足其要求,做好术前的心理指导,以减少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
2.1.2手术当日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手术部位等进行严格核对。尤其注意对昏迷、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的患者的核对工作,并检查手腕带。确认手术室后将患者护送到正确的手术室。
2.1.3麻醉前麻醉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上述各项,核对完成没有问题后才能实施麻醉。手术实施前由洗手护士,麻醉医生、主管医生三方再进行确认患者相关资料及手术位置后方可实施手术,术后送入复苏室或相应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严格执行手术室清点工作制度
2.2.1洗手护士整理器械台时,与巡回护士一同按照次序对缝针、纱布等物品进行清点,术中严禁将小布类代替方纱使用。清点时,清点1项在登记本上记录1项,术中添加的物品也要及时记录。
2.2.2手术台上已清点的血垫、纱布使用后不能往下丢;术中将缝针放于缝针记数板内[1],断针注意完整保存;方纱、纱布切勿剪开使用,如有需要,应和巡回护士一同核对、记录。
2.2.3巡回护士要保持手术间地面清洁,掉落物品及时收起;术中切勿将手术物品随意带出手术室。
2.2.4清点核对好术前、术中添加及术后的手术器械、方纱、纱布等数量后才能够将体腔关闭,否则按术中缺失物品查找流程处理。
2.2.5关闭体腔前须二次清点的手术[2]:双侧手术时一侧完毕时、食管手术关闭膈肌前、取髂骨关闭前、剖宫产关闭子宫前、肾、直肠手术关闭后腹膜前。
2.2.6为防止出现手术过程中零部件缺失的现象,洗手护士在手术之前应该对所使用的器械进行详细的检查,一旦发现有零部件松动、脱落的现象,应该及时解决。发生缝针丢失现象是未按规范流程操作造成的,因此,洗手护士应保持高度警觉,对缝针所处位置检查清楚,为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缝针折断,一经发现缝针变形,应立即更换。
2.2.7对于一些肿物切除、清创缝合等小手术,洗手护士应与医生共同清点好手术所需物品并做好记录。
2.2.8洗手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心提醒和监督厂家管理好其相应的器械。
2.3 防止标本遗失,混放
标本是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对标本进行妥善的保管与处理。洗手护士应妥善保管手术中切下的任何组织,若存在多个标本,应分别做好标记,以防混淆及丢失。对无需送检的标本,应按照病理性废弃物的标准进行处理。洗手护士应对手术标本进行统一规范管理,标本经过医生的确认以及巡回护士检查后放在标本袋中[3],加10%甲醛固定,封口后详细登记,统一送检。
2.4 预防切口感染
2.4.1铺巾:用四块治疗巾在切口的四周重叠铺好,再铺中单,使用皮肤保护膜,防止术中冲水时将治疗巾浸湿造成细菌进入伤口引发感染。
2.4.2术中护理
(1)皮肤护理:皮肤切开后应立即将切过皮肤的刀片与擦过皮下血迹的纱布收回并妥善保管,需再次使用时应重新更换。
(2)尽量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伤。
(3)保持器械台及手术野清洁干燥,器械使用完毕后迅速收回并擦净。
2.5 防止植入物感染
2.5.1植入物应尽量接近使用时开启,开启后减少对其不必要的接触,取用安装植入物前,使用无菌水将手套上的血迹清洗干净,术野加铺无菌治疗巾,对于厂家提供的无菌包装物品,出现开包后未用的情况时,应征询厂商意见,采取科学的灭菌方法重新包装灭菌[4]。
2.5.2可吸收植入物,每个包装只可一次性使用,开包后未用或剩余部分不可重新包装使用。
总之,手术室洗手护士工作中存在多种安全隐患,需要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手术室洗手护士在工作中应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及审慎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手术安全与利益。
【参考文献】
[1]吕刚,姚红玲,王龙.手术室患者安全现状剖析与应对策略[J].医学与哲学(B).2012(04):214.
[2]张健,彭文涛.手术室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网络化培训模式的构建设想[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45-146.
[3]沈利华.当代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1):158-160.
[4]许丽娜.手术室新护士的培训[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68-69.
论文作者:钟燕,赵会,刘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手术论文; 护士论文; 手术室论文; 患者论文; 缝针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标本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