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众文化优势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_大众文化论文

利用大众文化优势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_大众文化论文

利用大众文化之长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大众论文,之长论文,大学生思想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18(2008)01-0130-04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忧思与大众文化的兴起

众所周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良好公民奠定基础。毫无疑问,这样的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都是极其必要的,相关的教育组织者和学生家长们也都希望这些课程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也是整个社会长远和谐发展的基础。但实际上,近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不尽人意,相关的教育组织者和家长们也同样感到忧虑。据相关的调查报告说,近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课程及其相关教学活动内容陈旧无趣,不吸引学生(61%的被调查者如此回答);形式单调、枯燥让学生厌烦(41%的被调查者如此回答),其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反之,被调查者所希望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是“内容新颖有趣”(58%),“通过活动陶冶情操”(52%)。[1]这就是令人深思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警醒。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引出了这样的结果,又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对现状加以改善呢?

我们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繁荣,吸引了大众包括大学生相当多原本投注在传统主流和精英文化上的注意力,因为前者更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情感需求,同时受到商业力量的支撑而日渐接近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力。这样的变化是大学生在课堂、家庭和公共文化设施之间生活和活动时强烈感受到的。由于传统主流和精英文化固有的意识形态性及其相应的抽象理性和权威性,它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就具有较多的僵硬性和强制性,而大众文化的基因则主要由商业营利性和对受众感性欲望的展示和虚拟满足构成,由此带来的就是它对传播方式的灵活性及其内容的体贴性的关注。这样一来,富于感官敏感性且阅历浅薄而抽象理性思维能力有待发展的大学生会受到何种文化的吸引就不难理解了。而另一方面,我们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将传统的主流和精英文化对青少年的灌输视为理所当然,而较少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情感需求和时代的文化环境的变化,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那样,“传统德育以大学生为被塑造的客体。实际上传统的德育,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将大学生视为被教育客体的思维,它必将直接面临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挑战。”[2]这就是说青少年也是主体性的存在,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情感欲望、思想意识和个性追求,他们渴望在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其中相当大的成分是学校教育)中自己的个性和选择被理解和尊重,而不愿仅仅被当作工具般的客体来塑造。由此,传统主流和精英文化的那种单向而较少反馈的传播方式,与大众文化较为注意受众的感受与需求且努力寻求多种互动方式加以实现的传播方式之间,就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是令人遗憾的结果也就难以避免了。

二、大众文化特性辨析

显然,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已经成为教育环境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它正在并将持续地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就不能不对大众文化做一个基本分析,以寻找解决问题的现实出路。

对于大众文化,国内外的专家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颇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认为大众文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控制大众的“文化工业”,它以类型化、商业化的文化产品来赚取利润,并将所有创造性要素消灭殆尽。据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的说法,“文化工业引以自豪的是,它凭借自己的力量,把先前笨拙的艺术转换成为消费领域以内的东西,并使其成为一项原则,文化工业抛弃了艺术原来那种粗鲁而又天真的特征,把艺术提升为一种商品类型。”[3]所以,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性的,是摧残人性的“社会水泥”,目的是在赢利,并用模式化、类型化以至扼杀创造性的文化产品来麻痹工人大众的思想,使之失去反抗性,以确保资本主义的长治久安,因而主张予以无情地揭露。显然这是从精英文化立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另一种典型的说法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学者所推崇的概念:“大众/大众文化即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现在‘大众’一词在平日语言中通常是‘好’的同义词,但早先它却暗含贬义。从其词源上看,大众最初不是用于指‘普通民众’,而是指‘多数民众’,以与贵族阶级、富人阶级或知识阶级相区别。”[4]这里显然是从有别于精英文化的平民的立场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新的界定,以肯定大众文化的价值及其内在依据。

国内研究大众文化的专家之一王一川教授给大众文化的定义是:“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这是从学理和中国社会现实两方面所给出的折衷性定义(因为侧重点不同,他忽略了无线通讯和互联网),因此他解释道:“第一,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主要是工业文明以来才出现的文化形态。第二,它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传播渠道。第三,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其制作需要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第四,它是社会都市化的产物,以都市普通市民大众为主要受众。第五,它往往具有一种与权力斗争或理性沉思相对立的感性愉悦特性。第六,它不是神圣或精神性的,而是日常生活的。”[5]在此,王一川教授指出了大众文化区别于传统主流和精英文化,并赢得普通大众和青少年之青睐的特征之所在。

当然,大众文化的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它的去深度模式,即基于商业机制而将所有的产品都等同于一般商品的做法,容易使人类文化所积累的崇高精神价值贬值,而令诉诸当下感官满足的物质利益增值,由此让文化的生产趋向于庸俗化;其次,同样是商业利益的原因,它使得文化的生成不再是充满个性的独特创造,而成为针对感官欲望满足的模式化批量生产和复制,使得人类的精神世界日趋粗糙化;第三,大众文化产品的感官刺激性和虚拟现实性,使得消费者容易沉醉于本能的感官世界和虚假的白日梦幻中,而失去真正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能力。这些无疑是其短处乃至糟粕,是应该引起我们的必要警惕和防范的。

三、大众文化的长处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应该说大众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感性愉悦性、商业性和大众传播媒介性等特性的积极方面,对于改善思想品德教育成效的意愿则有着更为现实的启迪意义。

大众文化是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在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后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理性主义文化完成自己的启蒙任务,财富和闲暇时间大量增加的现代化国家都市大众开始追求日常生活感性欲望的满足,在这种消费需求下,大众文化应运而生。它适应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文化世俗化的历史要求,经过百年左右的征程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和驾驭力的文化样式。中国的大众文化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历程的产物,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方面突破了“极左”思想的藩篱,在经济和文化上实行改革开放,将19世纪下半叶肇始的现代化进程接续起来,重新开始了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征程。改革开放改变了传统政治国家垄断一切社会资源的管理方式,在经济和文化上引入了市场竞争模式,世俗生活的感性欲求的正当性得到了肯定,而反映这种市民生活的大众文化在大众传播媒介几乎与世界同步的技术支持下,迅速发展成为如日中天的朝阳产业,同时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生态格局产生着强烈的冲击。就像费斯克所说的那样,大众有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由此能够体验自己的生活、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欲望和情感,虽然从本质上说大众文化是由资本的力量所操控,但它毕竟比传统的全能型政治性文化更易于协商,也更能体贴大众切身的感性欲求,因而得到他们由衷的喜爱,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和文化的多元共存、和谐相处也因此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正是因为大众文化符合于历史潮流的背景及其所拥有的传播优势(廉价,极高的到达率和极强的交互性等等),使得大学生发现自己勃发的情感欲求和感性创造力有了一个极佳的展示、满足和发挥的平台,于是近乎疯狂地投入其中以尽情地宣泄。此前我们对大学生的这种“沉迷”总是不够理解乃至倍加谴责,而较少去考虑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他们在以自己的方式,提示我们的教育组织者切实地注意当代文化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相当老化因而效果不佳的教育方法。换句话说,对于大众文化带来的感性愉悦性,大学生们感同身受,流行歌曲的悦耳动听,时尚电视剧的煽情悦性,手机短信的贴心达意,以及网络视频的活灵活现、轻松宣泄,都使他们对大众文化的直观生动性以及对他们的感性欲望的展示与满足感到称心如意,而对传统主流或精英文化的抽象晦涩和远离生活的禁欲伦理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对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生长在以消费经济为主导发展模式的现代社会中的青少年也已经见怪不怪,他们相当敏锐地洞悉了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甚至到了操作自如的程度(如05年“超女”流行期间,他们有意识地以手机选票对比赛结果施加影响),而商业文化视消费者如上帝的营销理念和平易近人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则令他们印象深刻,深切认同。相比之下,传统主流和精英文化传播中常常可见的强制性色彩往往令他们感到隔膜和不近情理;至于大众文化的大众媒介特性,更使他们觉得如鱼得水。这是因为,首先他们灵敏的感官、稚嫩的大脑和浅薄的阅历,决定了他们对诉诸感官的大众媒介文化产品及相关装置具有极高的掌握能力,而对需要较深厚的文字概念性修养和相关生活阅历的传统印刷媒介文化产品,如经典文学名著,则往往迟钝冷漠。其次,高速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得大众媒介技术日益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的飞速普及和平民化,令普通消费者包括青少年也能够成为各种大众文化信息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而且,大众媒介技术如手机短信和彩铃、FIASH动画和DV短片等的直观易用性和感性生动性,使得大学生们乐于用以表达时尚的情感,以释放压力,沟通人际,而对传统主流和精英文化主要以印刷媒介表现的虽含蓄而富有意蕴,但实用性差、单调、呆板且需要较多精力来操作的交流方式则缺少兴趣。此外,大众文化还常常以公众群体活动的方式去展现,因而更能切合青少年热情洋溢、渴望直接情感交流的愿望和能力,所以,那种大众文化所擅长运用的交互性集体活动,那种充满竞争性的比赛,令大学生们由衷地喜爱,因为从中可以找到交流、追赶的对象,可以释放自己的情感,可以将自己的创造性天赋最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

四、和谐社会理念与具体对策举隅

从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和现实的状况来说,过去我们对大众文化批判和拒绝得太多,而发现和借鉴其积极方面则太少。现在,我们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我国社会当前所面临的各种转变和矛盾而深刻地指出,“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化解矛盾的首要原则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同时“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6]党中央的重要决定不仅为中国社会经济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按照中央决定的精神,我们应该深刻认识社会和文化变化的内在逻辑,确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努力改革创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将大学生熟悉的大众文化产品所传播的内容引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去。以“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样一首流行歌曲为例,它为我们讨论有关爱情与物质关系的思想道德问题提供了非常真实而具体的现实情境,由此关于爱与欲、义与利的伦理辨析便可以有的放矢地展开了,如此贴近地关怀青少年的生活和情感现实,就可以由真情换来实意,引导他们畅谈自己的真实想法并辨析其中的疑义,由此再自然地导入传统主流和精英文化的积极价值,就容易水到渠成地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这比从外面没有任何过渡地灌输,要贴切和有力得多。再如,可以将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活动方式应用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去,如举办多媒体作品创作大赛(短信创作、彩铃创作、FLASH创作等等)和歌舞比赛等等,在学生们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展示自己喜爱的歌曲和发挥自己歌舞天赋的同时,可以将传统主流和精英文化的优秀内容作为题材不着痕迹而又是极受欢迎地融入其中,从而使大学生既愉悦了身心,又受到了崇高的传统道德伦理的熏陶,其实效又岂是生硬的耳提面命式的灌输方式所能比拟的呢?只要我们认真克服惯性思维的毛病,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创新尝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一定能够不断得到改进与加强。

[收稿日期]2007-12-26

标签:;  ;  ;  ;  ;  ;  

利用大众文化优势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_大众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