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福盛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能源消耗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加强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是构建和谐、友好环境的前提条件。作为建筑节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电气节能直接关乎建筑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加强对电气照明设计的关注,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探究
引言
我国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建筑行业应该加强对电气节能技术人才的培养,为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在实际建筑电气工程中加强对节能设计原则的应用。有关研究人员应该加强对照明设备的开发应用,为建筑电气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的不断发展,相信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1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意义
节能降耗作为绿色建筑建设的重要标准,建筑电气节能是建筑节能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照明设备种类与类型的增加,对供电电能质量与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电气照明节能,成为建筑电气设计的重点。基于此,加强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研究,有着必要性。在设计时,要降低实际LPD值,合理选择照度与光源等,优化设计方案。
2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原则
2.1经济实用性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照明需求的增加,建筑电气企业为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加强了对照明电气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并加大了对照明电气设备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力度。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诸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因此,企业应秉持着经济实用性原则,加强对经济适用型电气照明设备的研究。首先,企业应及时更新理念、改变研发方式,结合我国国情和照明电气设备研发实际情况,加强对经济实用型灯具的分析与研究。其次,相关设计人员应加强对不同地区照明灯使用率的调查,结合照明灯使用数量和分布情况,采取科学有效方式增强照明灯照明效果,最终实现节约电力资源的目的。最后,居民在照明设备使用中,应树立节能意识,为减少资源浪费做出一份努力。
2.2绿色照明
随着我国用电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也随之提高。但是,在用电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资源浪费现象。现阶段,国家正在倡导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路线。建筑照明设计过程中,也应该遵从这一原则,积极引入绿色节能理念,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增强绿色照明效果。首先,居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应树立节能和绿色环保理念,采用节能原材料实现降低用电消耗量的目标。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地调节用电量。在改造照明物品时,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最后,在使用节能材料过程中,在注重照明物品实用性的同时应提高其美观性。这样既可以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又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节约环保。
2.3以人为本
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是尽量在确保照明能够达到人们期望标准要求的基础下,降低具体照明期间的能源消耗,最大程度提高对能源的有效利用。照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照明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因此,在电气照明系统节能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确保人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合理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分析
3.1智能照明系统节能技术
智能照明系统就是根据某一区域的功能、用途、以及不同时间、室外光亮度等,利用计算机智能化信息处理、传感及节能型电器控制等技术改善照明电路中不平衡负荷额外损耗,实现延时关闭、智能开启和关闭、提高功效,降低灯具和线路的工作温度、延长寿命从而达到优化供电照明控制系统,实现节能。例如目前声光控照明、感应照明、LED节能技术等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较好地实现了节能目的。
在建筑中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使得建筑照明系统处于全自动状态,让照明系统可以基于预设状态运行。这些状态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实现自动切换。譬如:当照明系统运行1个工作日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则可以自动转为夜间运行状态,智能化调节并且逐渐地调暗建筑各区域的灯光亮度。同时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移动探测功能能够自动生效,实现智能控制,将无人区的灯,利用声控技术实现自动关闭,将有人存在的区域,其灯光调到最佳的亮度。除此之外还能够利用编程,实现各区域光照度自动调节,以满足不同场合的用光要求。利用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将民用建筑照度自动调整到合适的水平。譬如:建筑窗户附近区域,即自然采光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智能照明系统会利用自然光照明,将照明系统的光照调节到最为适当的水平。若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时,智能照明系统,则可以将此区域的光照调节到需求亮度,无论在什么场所,或者天气变化,智能照明系统均可以确保民用建筑室内照度,确保其能够达到预设水平。
3.2合理筛选优质光源及节能灯具
要让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需要根据建筑实际功能及环境筛选优质光源及节能灯具,利用高效光源来达到节能目标。在电光源筛选过程中,除了考虑灯具类型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内部环境照明需求,如照度、色温、显色性等。例如,白光LED灯主要适用于家居照明、餐厅、旅馆等照明场所;在民用建筑场所、工业产房、仓库、运动场等场所可使用高压钠灯。高压钠灯尽管综合能效高、使用寿命长,但显色性相对较差,而大功率金属卤化灯则具备了较优的色温及显色指数,可作为高压钠灯的良好补充,在高大建筑空间当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3.2充分利用节能型镇流器
镇流器是气体放电灯控制启动及限流的器件,主要分为电感镇流器与电子镇流器两大类。相对于电感镇流器,电子镇流器在具有显著的节能优势。电子镇流器自身功耗相对较小,较电感镇流器节能幅度可达20%~30%。同时,电子镇流器功率因素较高,能够降低无功功率,进而降低系统整体工作电流。电子镇流器并无频闪及噪声,能够获得较为安静的工作环境。
3.3完善配电系统
在建筑电气照明系统当中,通过完善配电系统,能够进一步提升节能效果,在降低线路损耗的同时,也能保证供电质量。导线方面应该尽可能选择铜芯导线。铜芯导线柔性较高,允许弯度半径小,即便是反复折弯也不容易出现断裂,机械强度较高。铜芯导线的抗氧化性及耐腐蚀性均要优于铝芯导线,且具备良好的阻燃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铜电阻率仅为0.0188Ω·mm2/m,铝电阻率为0.0317Ω·mm2/m,在导线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铜芯导线的载流量较铝芯导线高出30%。在相同电流条件下工作,铜芯导线损耗及发热量更低,电压损失也更小。
4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展望
在城市建筑群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未来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将具备更大的应用空间。在利用高效电光源的同时,加入配套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进一步提升技能效果,降低建筑整体能耗。在配光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功能间、不同照明区域、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季节的照明需求,将普通照明、局部照明、装饰照明灯充分结合起来,并匹配符合特性的电光源,形成综合性的照明节能体系。对于部分大型公共建筑,要进一步开发自然采光,将自然光作为辅助光源,并不断优化、普及自然光照明技术,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要求。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建筑群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能耗问题愈来愈突出,受到了普遍关注。在建筑能耗当中,电气照明能耗是重要能耗点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建筑电气照明能耗在建筑整体能耗中占比约为15%,是建筑能耗大户。如果能降低建筑电气照明能耗,无疑能够减少建筑能源浪费,对于实现建筑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真.分析建筑电气照明中的节能设计措施[J].江西建材,2017(16):195+199.
[2]黄兆阳.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优化设计[J].江西建材,2017(15):216+223.
[3]张思呈.探讨铁路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中的关键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2):18-19+23.
[4]霍文权.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略谈[J].江西建材,2017(03):201+204.
论文作者:梁福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节能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导线论文; 加强对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