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耐药论文_赵云太

重视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耐药论文_赵云太

赵云太

(高邮市人民医院 江苏 高邮 225600)

【摘要】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耐药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应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类型最多的是基因耐药和病毒耐药;耐药是由病毒、机体免疫力以及药物作用的特点等诸多综合因素共同决定的。结论:对核苷(酸)类似物的耐药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可以通过合理用药来减少或者延缓耐药变异的发生,通过临床的严密监测及时的发现病毒耐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092-02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1-2],在进行抗病毒治疗过程出现耐药的问题十分严重[3]。因此,对于应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耐药问题的研究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耐药的观察和探讨,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应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各项资料,现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应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在26~70岁之间,病程在2~20年之间。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础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分析:回顾性分析100例应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依据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变异位点的命名方法,观察总结其耐药类型以及出现耐药的原因(发病机制),并给予相应的耐药处理措施。

变异位点的命名方法:①核苷(酸)类似物耐药变异均发生在HBV?聚合酶基因上,终端蛋白、间隔区、逆转录酶区以及RNA降解酶区作为HBV?pol可分为4个功能区。②A-G是RT区包含7个功能保守序列,而A、C和D区为逆转录酶与三磷酸核苷结合的结合域,B、E区为RNA模板和引物定位域。③HBV耐药变异以国际通行的氨基酸单字母加变异位点来标记。

总结耐药类型:①首先基因耐药,指的是在HBV基因组中出现了特定的某种突变,而且这些突变点和耐药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已经得到了体内外实验的证实。②其次病毒耐药,指的是在基因耐药发生的基础上,而出现的HBV DNA从阴性转为阳性的情况。③再次临床耐药,指的是在前基因耐药和病毒耐药发生的基础上,而出现的ALT上升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最后表型耐药和交叉耐药。

1.3 临床指标

观察总结100例应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耐药类型以及出现耐药的原因。

2.结果

耐药类型:回顾性额分析患者的各项资料,总结其耐药类型,可以看出基因耐药和病毒耐药占据相对较高的比例,其次为临床耐药,而交叉耐药的患者最少。

耐药原因:①核苷(酸)类似物与HBV DNA聚合酶结合,使得HBV DNA合成终止,从而达到了抑制HBV复制的目的,因而该类药物的疗效决定于与HBV?DNA聚合酶结合能力的强弱。②当HBV?DNA聚合酶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影响到了其空间构像,造成该酶同核苷(酸)类似物结合能力明显降低时,便发生了耐药现象。③HBV自身的复制能力很强,且其突变是绝对的,遗传是相对的。④病毒株在病毒群中的绝对数以及相对比例下降,而耐药的病毒株的绝对数没有变化,由此相对比率增大,最终耐药病毒株从劣势种群逐渐演变成优势种群。⑤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的程度各不相同。⑥由病毒、机体免疫力以及药物作用的特点等诸多综合因素共同决定的。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CHB),该病传播率相当高,病程很长,且想要彻底治愈十分困难,甚至导致患者肝功能衰竭,不仅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4]。在治疗过程中,抗病毒治疗是必不可少且尤为重要的,因此只有给予HBV耐药足够重视和更多的研究,才可以更好有效的贯彻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方针。本次研究,通过对100例应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耐药类型以及出现耐药的原因进行观察和总结。研究结果显示,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类型最多的是基因耐药和病毒耐药;耐药是由病毒、机体免疫力以及药物作用的特点等诸多综合因素共同决定的。

根据以上的详细叙述,给予相应的耐药处理措施:①在患者的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对于核苷(酸)类似物初治的患者首先采用恩替卡韦或者替诺福韦来实施抗病毒治疗。②开展规范的长期的治疗,初始选择强效且高耐药基因屏障药物的单药进行长期治疗,并且要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治疗,以便降低耐药风险。③定期对患者HBV病毒载量进行检测,针对出现HBV DNA从阴性转为阳性的情况要考虑其病毒耐药发生的可能性。④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耐药基因变异的检查。⑤防止低耐药基因屏障药物的单药序贯治疗,对于已经发生耐药的患者,要及时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注意避免出现交叉耐药。⑥依据患者经过短期治疗后的病毒载量降低情况的监测结果,然后判断患者应用该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合适性。⑦联合用药也是减少耐药发生的有效途径。⑧加强对医务人员抗病毒治疗耐药预防和管理的教育,避免不规范治疗的情况,提高患者的医从性减少耐药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核苷(酸)类似物的耐药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可以通过合理用药来减少或者延缓耐药变异的发生,通过临床的严密监测及时的发现病毒耐药。

【参考文献】

[1]张笛,杨丽.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酯用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1(13):223-225.

[2]朱瑞.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耐药变异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2014,35(20):312-314.

[3]赵攀,戴久增,柳芳芳,姚增涛,李乐,辛绍杰,徐东平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耐药变异影响因素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3,14(30):476-478.

[4]王磊.慢乙肝患者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停药后疗效持久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大学,2014,24(12):688-689.

论文作者:赵云太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重视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耐药论文_赵云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