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精神病医院 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12日-2016年5月18日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其中有明确妄想(甲组)与无妄想(乙组)的患者均占据50例,另同期收集50例正常受检者(丙组),采取防御方式问卷对不同分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甲组受检者的病程与被动攻击呈负相关,P<0.05,与假性利他呈正相关,P<0.05分析乙组与丙组病程与各个条目评分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妄想可能是由于较多应用不成熟防御机制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
【关键词】心理防御机制;精神分裂症;妄想;关系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263-02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12日-2016年5月18日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其中有明确妄想(甲组)与无妄想(乙组)的患者均占据50例,另同期收集50例正常受检者(丙组),医护人员同所有受检者详细讲解了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意义等,获得所有受检者的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
甲组: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21~78岁,平均(53.65±3.28)岁;乙组: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20~79岁,平均(53.45±3.50)岁;丙组: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20~78岁,平均(53.49±3.35)岁。对比三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可知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三组可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方法
采取防御方式问卷进行分析调查,评价内容包括88个项目,并且每个项目均采取1~9级的评价方式。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其具体病情让患者自己填写相关的内容,对于填写难度较大的患者可由工作人员在旁协助共同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并在填写完成后当场上交,分析病程与各个条目之间的关系[1-2]。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三组受检者的调查问卷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三组受检者的相关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甲组受检者的病程与被动攻击呈负相关,P<0.05,与假性利他呈正相关,P<0.05分析乙组与丙组病程与各个条目评分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三组受检者调查问卷评分情况分析(x-±s,分)
3.讨论
心理防御机制属于精神动力学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可用于表达各种心理症状的形成基础与表现形式[3],目前已经有部分学者对神经症与正常人群的防御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比,但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具体防御机制的临床研究较为少见。
妄想属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类常见临床症状,防御机制可对人体妄想形成的方式进行有效反映,同时还可解释妄想的内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组受检者的病程与被动攻击呈负相关,P<0.05,与假性利他呈正相关,P<0.05分析乙组与丙组病程与各个条目评分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另外,有关研究提出[4-5],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程越长,则被动攻击的评分就越低,假性利他的评分就越高,这一评分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相符。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来说,住院期间较为合作,乐于帮助他人,但是在院外的生活环境中是否存在相同的情况,无法依据本次研究量表进行判定。
综上可知,精神分裂症妄想可能是由于较多应用不成熟防御机制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
【参考文献】
[1]孙裕勇,祝一虹,王奕權等.妄想特征评定量表中文版评估精神分裂症妄想患者的效度和信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9):663-666.
[2]罗诚,阮冶,杨俊伟等.诊断软件在重性精神障碍线索患者幻觉和妄想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9):1056-1059.
[3]陈秀红,刘健.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认知加工的源检测能力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25(10):909-913.
[4]徐子燕,张怡,李占江等.以被害妄想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应对方式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164-166.
[5]陈志恩,蔡进伟,张岩等.幻觉、妄想在精神分裂症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2):127-129.
论文作者:韦绍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精神分裂症论文; 妄想论文; 患者论文; 病程论文; 机制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