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_美术论文

艺术教育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_美术论文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力论文,美术教育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美术创造力是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基于兴趣的、更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审美体现,兴趣和思维进展水平是对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评判标准。因此,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基本途径应当包括依据幼儿年龄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绘画形式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以及以此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达到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的目的。

一、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对于幼儿美术教育而言,创造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从人的发展阶段来看,幼儿阶段创造力开发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期,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富有创造力的美术作品是个人情感、个性、自我价值在作品中的体现,幼儿可以运用线条、色彩、图形等富有创造性的简单造型语汇,大胆而自由的表现对世界的认知,激发幼儿内在的创造潜能,促使幼儿心智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幼儿美术创造力及其判断标准

1.何谓幼儿美术创造力

创造力是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幼儿的创造力一般是指初级层次的创造力,每位幼儿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创造力。幼儿美术创造力是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基于兴趣的更高层次创造性思维的审美体现。他们在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在头脑中形成了他们认为的“美”,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利用工具和材料通过绘画、手工、欣赏等方式把想要表达的思想通过美术表现手法表达出来,具有趣味性和强烈的情感性,能够直观形象的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能够给他们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在开放而丰富的环境条件中,使幼儿感受和体验“创造”带来的自我满足感、安全感和成就感。

2.幼儿美术创造力的评判标准

幼儿美术创造力的评判标准应当根据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心理和行动过程做出综合的判断。

一方面,在美术活动中,“兴趣”是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基本评判标准。应当通过激发幼儿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只有具备发现新问题的欲望才可能做出推陈出新的行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最初的表现就是兴趣,只有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达到忘我的状态,主动地感知与想象,才会使美术活动变得更加深刻,进入创造状态,兴趣促使幼儿不断感知、联想,借用色彩、线条、图形等一系列审美情感,通过发散思维在大脑中形成意象,最终创造出新的形象。

另一方面,思维能力和进展水平是衡量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又一评价尺度。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幼儿思维的锻炼和引导。引导幼儿将他们想到的形象和场景通过流畅的线条和图形表现出来,当绘画过程中出现了思维和表现障碍时,引导他们变通性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幼儿流畅性和变通性的思维习惯。对于不同的幼儿给予他们同一主题,引导他们各自通过不同的思路,利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出来。或者对于非常近似的两张图片,让他们寻找其中的异同,这是对幼儿观察能力和求同求异思维的引导和教育。

三、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基本途径

1.依据幼儿年龄和个性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涂鸦期、基本图形期和涂绘期。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绘画能力的不同特征,应当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培养。

(1)涂鸦期(1~3岁)

涂鸦时期的幼儿仅仅喜欢涂鸦本身,享受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有趣的运动。这时侯应当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为涂鸦行为提供更广泛的练习机会。激励他们不断的去尝试。通过重视这一以幼儿主体自我学习为主的成长过程,关注他们绘画过程中的策略和态度,运用各种肢体语言、感官和多媒体设备解放他们的头脑。鼓励教师与幼儿一起思考和想象,鼓励并帮助他们实现想法,让美术活动成为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和语言。

例如幼儿在涂鸦绘画中没有按老师的要求画天空中飞的大雁,而是把大雁画在了水里,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他说:“因为大雁想要游泳”,如果我们这时候说他画的不对或不好,会影响幼儿作画的乐趣,因此我没有这样做,反而鼓励他继续作画,并告诉他小鸟在水里噙食后就会飞到天上的,不一会,就看到了画面上天空中画了很多的不同类型的鸟。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天真纯朴、无拘无束的性格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创造条件,作为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涂鸦期首要的就是不应打消和磨灭幼儿的这种天性。

(2)基本图形期(3~4岁)

这时期的幼儿已经可以画出基本图形,涂鸦式的绘画变的有规则。这时期控制能力的加强为幼儿创作能力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基础。幼儿在了解了基本形状后,通过抽象和概括总能表现出个性化的自我图形。

富有创造力的美术作品是个人情感、个性、自我价值在作品中的体现。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美术教师需要通过想象和探索等不同表现方法,把绘画和手工作品当成开发幼儿创造才能、智力和审美素养的手段工具,使幼儿运用线条、色彩、图形等富有创造性的简单造型语汇,激发幼儿内在的创造潜能,可以让他们从临摹画册开始,培养幼儿多观察、多临摹,通过自己选材和造型,画的不好也没关系,因为有时候成人眼里的“不完善”“不正确”,恰好是童趣所在,幼儿把画画看成是游戏,那么我们就应当像游戏那样去教学、教他们观察、启发他们想象,鼓励他们勇敢地用自己的符号画出所看、所想、所爱。

(3)涂绘期(4~6岁)

经过基本图形期、观察、临摹和写生的训练,涂绘期的幼儿能够有意识的去绘画,以符号型象征性语汇表达情感,创造情境。这时期需要培养他们的创作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空洞的画面,再好的创造也是无稽之谈。不可强迫儿童去画成人所欣赏的素描和油画等等,要培养幼儿创作兴趣,进行适当鼓励。不应把幼儿的艺术思维陷入条条框框中。

这时在评价一个幼儿作品时,不应从“看上去怎样”这方面来讨论,而应从幼儿完成美术活动的过程方面来讲,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感知、理解能力,如何巧妙的把所表现的主题与美术这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通过系列美术活动去表达,实现审美与表现的完美结合,超越和实现自我,在不断的练习中建构美术技能,达到创造的目的,使幼儿体会到绘画带来的神奇魅力。这时期他们需要更多的认识世界,大胆而自由的表现对世界的认知,我们必须和他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来审视。在开放而丰富的环境条件中,让幼儿能够感受和体验“创造”带来的自我满足感、安全感和成就感。

2、利用不同绘画形式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幼儿美术教育者应当充分利用包括主题画、自由剪纸、幼儿日记画等在内的各种绘画及教育形式激发幼儿兴趣,释放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1)主题画

可以在教学中确定一个如“花园”这样的主题,仅告诉幼儿主题构造,至于在绘画过程中幼儿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画什么样的花不做明确规定,让幼儿尽可能的根据固有的知识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个人表现的画面内容都可能是不一样的,很多幼儿甚至会把自己印象中所有的花都画出来,甚至还会发明创造出很多奇形怪状的花。也只有他们才拥有这样与生俱来的纯真笔触,正如毕加索说的,“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可以像拉斐尔那样作画,但是我却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一个孩子那样画画。”

(2)自由剪纸

自由剪纸需要幼儿亲自动手和动脑,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图案,融合了技艺和想象等多种审美思维,幼儿美术教师可以创设主题背景下的创意剪纸活动,使幼儿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在比较中获得成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幼儿手指力量小,易疲劳,教师可以选择“面条”这样简单易行的主题,我们可以和孩子们说比比谁做的面条又细又长,带有游戏性方式,他们可以通过折、剪、粘、贴等多种方式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在过程中幼儿能切身体会到剪纸带来的情趣,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充分的与材料互动,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独创性思维。

(3)幼儿童话与日记画

这时期应多给他们讲述一些童话故事,并让幼儿将自己身边的生活和心理感受通过日记画方式记录下来,哪怕只是简单的速写形式,童话故事与日记画可形成对比,童话故事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而日记画这种表现习惯为日后进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将童话故事与日记画联系起来,创编到美术作品中,既可以使幼儿在绘画中尽情发挥想象力,又可以使幼儿通过绘画形式表现他们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知,丰富幼儿感性认识,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和真实感受,使幼儿作品看上去既来源于现实又超脱于现实,看后让人产生联想,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3、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幼儿的创造灵感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幼儿的美术创作中,情绪情感不但影响创作欲望,也影响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情感情绪处于活跃状态时,强烈的创作欲望就会产生,作品由此会更富有激情。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说理性学科,它主要是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的创造能力。这种情感因素贯穿于美术教育活动过程始终,是创造力培养的原动力。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幼儿创设外部情境环境,使幼儿能够通过外部情境环境中的色彩、图形、符号、声音等激发幼儿内心的情感世界,并在美术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使幼儿能够将环境中体会到的外部情感和内心情感交融在一起,达到情感共鸣,最终使幼儿通过情景画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方式不仅使幼儿内心情感得到一定表达,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标签:;  ;  ;  ;  ;  ;  ;  

艺术教育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_美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