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统一战线主题内容与统一战线阶级阶层结构的一致性_民族资产阶级论文

论统一战线主题内容与统一战线阶级阶层结构的一致性_民族资产阶级论文

论统一战线主题内容与统一战线阶级、阶层结构的一致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线论文,阶层论文,阶级论文,结构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27(2011)02-0071-06

在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统一战线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从组织战略上讲,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其中心工作任务的一个重要战略策略;从组织结构上讲,它是不同社会力量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结成的一个政治联盟,因而,它关系到共同利益下不同政治力量的整合,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由于我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中心任务,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任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就有着不同的主题内容,同时随着统一战线主题内容的变化,它所需要联合、团结的对象自然也随之发生变化,纵观我党统一战线80多年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统一战线主题内容的演变与统一战线阶级、阶层结构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坚持经济分层与政治分层相结合,明确划分团结的对象与革命的对象,以求联合与革命

新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中心工作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以此为根本依据,新民主主义时期统战工作的主题内容可以概括为联合与革命①。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依据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来揭示社会的阶级结构,划分阶级的标准在于是否占有并控制生产资料。占有并控制生产资料的利益团体构成统治阶级,反之为被统治阶级。阶级之间的冲突与斗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维护和改变现存的生产关系。毛泽东在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首次运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结构,他将中国社会分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六个阶层,并以此指导中国的革命,从而对革命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革命的对象形成了正确的认识,为制定正确的统一战线策略提供了根本依据。

作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大买办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在这个革命中,“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的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②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在中国社会的各阶级中,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坚固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是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则是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军,这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所已经证明了的根本规律之一。”③因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社会矛盾的主次变化、革命形势的发展和社会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实际和革命的需要,不仅依据经济分层的标准,同时也十分强调不同阶级、阶层的政治态度,来划分统一战线的团结对象和革命对象,因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结构状况决定了各阶级、阶层对革命的态度关系到革命力量的强弱,关系到革命的成败。

比如,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针对内忧外患的社会现状,年轻的共产党人认识到“就全国的形势看来,还是旧的势力占着优势”。依据这一认识,党提出了“民主的联合战线的主张”,并在中共三大上正式制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针,提出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并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改组后的国民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国共合作建立后,壮大了革命的力量,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但由于此时的党还是一个幼年的党,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策略原理和中国各阶级实际状况都缺乏深刻了解,因而没能处理好同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政治战线,在争夺领导权问题上采取了退让政策,加上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蒋介石、汪精卫对革命的背叛,导致了统一战线的破裂和国民革命的失败。国民革命失败后,国共两党关系由合作变为对抗,党的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工人、农民运动走向低潮。民族资产阶级脱离了革命统一战线,使这个战线中只剩下工人阶级、劳动农民和贫苦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在此情况下,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通过了《告全党党员书》,提出党要继续坚持和发展革命,必须把着眼点转向发动工农。这个时期的统一战线实际上是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它包括两个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阶级的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非劳动者的联盟。九一八事变以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宣言提出“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一切有爱国天良的军官和士兵,一切愿参加抗日的党派和团体,一切有民族意识的国民党员,一切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组成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过去革命的对象,成了民族革命的联合对象,极大地壮大了抗日的力量,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1937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时的统一战线包括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一切爱国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海外华侨,以及除汉奸、投降派以外的地主家阶级和亲英美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广泛的联盟。这次国共合作,是双方各有政权、军队的合作,是具有广泛民族性、曲折复杂性的合作。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有共同的民族敌人,又存在着复杂的阶级矛盾。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经过全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赢得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进行最后决战的时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全国内战爆发后,党领导全国人民不仅胜利地进行了人民解放战争,而且在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由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少数民族和其他爱国人士等各阶层参加的反对蒋介石的第二条战线。终于,在全国人民的大团结中,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也得到了迅速壮大,形成了极其广泛的“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在内”的广泛联盟,其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

总之,在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发展的不同的阶段,围绕联合与革命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为了尽最大的力量来团结最广泛的同盟者,以战胜强大的敌人,根据革命对象和革命形势的具体变化,对社会政治力量的划分标准做出调整,尽可能地将可以利用的力量纳入统一战线。在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主要按照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中的经济标准,同时兼及政治标准来划分革命和反革命两大阵营。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人则淡化阶级、阶层矛盾划分的经济因素,更加注重依据不同阶级、阶层的政治倾向来划分团结的对象与革命的对象,这种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对统一战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统一战线,围绕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变的总任务,坚持“又团结、又斗争”的策略,以和平方式消灭剥削阶级

从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成立,此后一直到1956年12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④。这一时期统一战线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团结与改造①。围绕着这个主题,统一战线工作全面展开,在实践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和阶级分析理论,结合我国过渡时期的实际情况,为完成党的总任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阶级、阶层结构也因中心任务的阶段性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完成而改变。

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前三年,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新政权,实现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此时,阶级矛盾尚未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强大的敌人和国家的困难,执政党必须团结一切拥护新生政权的政治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提高自身的动员能力。因此,在统一战线团结对象和斗争对象的划分上,不仅要注重经济因素,更要重视政治因素。在城市,重视与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力量的团结,“在整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时期内,我们要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使他们站在人民的方面,反对帝国主义。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基本完成以后,在一定时期还要和他们保持联盟。这样做,有利于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有利于发展生产、稳定市场,有利于争取和改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⑤。在农村,针对新解放区尚有三亿多农村人口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情况,结合当时国内的形势,中央制定了有别于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政策,提出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对待富农的政策有所调整,即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土改运动的顺利完成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总的来看,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更注重了对富农、中农、小土地出租者的团结和保护,注意了对地主阶级的政策,体现了解放初期,新形势下执政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力量的统一战线思想,从而保证了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的胜利完成。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不仅消灭了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为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而且树立了贫雇农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加强和巩固了工农联盟这一统一战线的基础,同时也将富农、中农、小土地出租者纳入了统一战线的团结范围。

由于充分发挥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基本恢复了遭受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巩固了自身的执政地位。此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逐步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和民族资产阶级,逐步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有步骤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一项根本任务。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并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确定为: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随后,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途径和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私营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与此同时,农村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也逐步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私人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党坚持把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通过团结、教育、改造的方法把资产阶级分子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者。由于采取了双重改造的方针,不仅从根本上摧毁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而且消灭了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实质就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统一战线工作,通过联合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式,来达到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和作为阶级的资本家阶级。正如刘少奇所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逐步改造方法,也就是统一战线的方法。即通过教育、说理,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政治上在工作上在生活上进行安排等等又团结、又斗争的方法,引导那些能够服从社会主义改造或坚决不反抗社会主义改造的资产阶级分子……从消灭我国现存的剥削阶级来讲,这种统一战线的方法,即和平过渡的方法,又可能是主要的方法。”⑥

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和阶级分层理论,按照预选设计好的治国方案和长期以来奉行的社会主义理念,先是在全国顺利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在中国形成了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四大阶级联合的执政基础。此时,由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阶级、阶层间存在着经济地位的差别,因此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仍然存在,但鉴于新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党的统一战线主要采取了“又团结,又斗争”的工作策略,注重与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团结。此后随着阶级矛盾的上升,中国共产党又通过“三大改造”运动,迅速在中国消灭了作为剥削阶级的资产阶级,改造了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至此,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剥削阶级被基本消灭,整个社会仅剩下两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阶层,“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⑦统一战线的阶级、阶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是其最忠实的同盟军、统一战线的依靠力量,此时,知识分子阶层被划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当属统一战线内部力量。

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统一战线,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大力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的经济文化需要。这表明我国开始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但由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经验不足,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对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判断产生失误,导致195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开始偏离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1962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讲话中提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号召全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此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被革命统一战线所取代。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统一战线的阶级、阶层结构被人为地划分为两个剥削阶级和两个劳动阶级,把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已经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划分到剥削阶级队伍中,看成是专政和改造的对象。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左”倾错误发展到了极致,统一战线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应该说,没有形成正确的统一战线的主题内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是一次拨乱反正的大会,大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彻底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思想,做出把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从此,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个时期的统一战线的主题内容可以概括为“爱国与建设”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1979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确立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全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奋斗”。同时,会议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已经发展为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它包括社会主义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者,包括各个民主党派,广大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包括一切热爱祖国的人民。围绕着统战中心工作的变化,此时对统一战线阶级、阶层结构的划分已淡化了经济因素,更加注重各阶级、阶层的政治共识。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对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集中精力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新时期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和统战工作的需要,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已不能涵盖更广大范围的统战对象,中共中央及时地使用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提法,并在1986年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两个范围的统一战线思想,“我国统一战线形成了两个范围:一个是由大陆全体劳动者、爱国者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另一个是广泛团结几千万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联盟”。至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已经由以往的阶级联盟,发展成为以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政治联盟。这表明新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阶级、阶层结构更富广泛、包容、开放的特点,这与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围绕“爱国与建设”的主题内容,实现“大团结、大联合”的主旨是相一致的。

四、新世纪新阶段的统一战线,坚持多元的社会分层立场,构建和谐的统一战线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称之为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党和国家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依据党在这一时期的中心工作任务,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和谐与发展”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展了明显的变化:原有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阶层内部出现分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如私营企业主、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雇工、自由职业人员等。这种现象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种种议论和疑虑,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打消人们在政治方面的顾虑,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的贡献”⑧,并明确提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⑧。新世纪新阶段执政党对新兴阶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政治属性的界定,不仅破除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旧观念,对保护人们劳动致富的积极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表明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已经进一步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三看标准”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基本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它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激发人们劳动创造的热情、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上,在划分阶层的标准方面坚持了主要包括政治地位(着重现实生活中的政治表现)、经济地位(主要是收入)和职业等多元分层的立场⑨。这种多元的分层标准,更进一步淡化了阶层间的经济差别,凝聚了各阶层的政治共识,突出了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鲜明主题,强化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根本职能,对发展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2006年7月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明确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已经进一步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鲜明的多样性和显著的社会性。

执政党对社会结构划分的多元标准,便于人们用阶层的概念来分析当下中国的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使社会分层中的阶级界限日益模糊,有利于从主观上淡化人们的阶级对立思维模式,但客观上并不能消弭统一战线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我们知道,社会分层是一种结构性的社会差别,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分工日益细化的必然结果。社会结构的合理分层和流动能够激励和保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生发出一种促进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如果各阶层差异过大且对彼此间的利益和观念无法认同,则必然会引发社会矛盾,甚至阶级斗争,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社会分层使社会各阶层矛盾的存在成为一种必然,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交织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矛盾日益凸现。因此,面对繁重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和谐社会”的内涵非常丰富,但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则是社会阶层间的和谐。统一战线作为团结各方面力量的广泛联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必须更加充分、更加广泛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地处理和化解各方面的矛盾,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集聚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大目标上来。

归根结底,阶级、阶层关系的实质是生产关系,它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我国目前的阶级、阶层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分工发展变化所引发的,它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调整和优化的结果。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阶级、阶层结构来讲,各阶级、阶层间具有相互促进、共存共荣的社会特点。如私营企业主与雇工之间固然存在经济上的对立,但是二者又同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框架内,以不同的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同时,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决定了我国的阶级关系是一种过渡性的阶级关系。这种阶级关系以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完整形态的阶级斗争已不存在为基本前提,从总体上讲是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关系、非对抗性的阶级关系、合作与矛盾相统一的阶级关系⑩。因此,解决不同阶层间的利益矛盾,不能像革命时期那样依靠暴力和阶级斗争的方式,而主要靠改革和发展的方式,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优化社会结构,通过改革健全社会制度,避免社会的两极分化和社会矛盾的激化,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党的执政兴国重要法宝的统一战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通过自身的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因素,化解一切影响团结稳定的消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以此推动和实现全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注释:

①蔡宇宏,李俊:《论统一战线主题内容的发展演变》,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蔡宇宏:《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法宝》,载于《江汉论坛》2009年第6期。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5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6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⑥中共中央统战部编:《统一战线工作手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9-40页。

⑦《周恩来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2页。

⑧《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0、539页。

⑨李新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分层理论研究》,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⑩阎志民:《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论统一战线主题内容与统一战线阶级阶层结构的一致性_民族资产阶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