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论文_孟祥如1,王鹏2

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论文_孟祥如1,王鹏2

(1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市新区供电分公司 河北邯郸 056000;2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 河北邯郸 056000)

摘要:安全问题是电力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的新形势下,我国加强了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构建出了较为完善的供电网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从而影响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为了进一步避免电力生产安全风险的产生。因此,应该做好电力安全生产的应急体系建设,保障电力生产在面临一些突发灾害或是突发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电力工程;生产安全;风险;应急体系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是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条件。在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通过良好的管理以及规范的生产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在突发灾难以及突发事故发生时,要及时对灾难现场进行及时的抢修,尽最快的速度恢复电力供应,保障电力的可靠供应。为了尽快恢复灾难现场,需要完善应急体系的建立。不仅有效于突然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以及事中处理和善后处理,更切实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及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的快速发展。

1.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分析

1.1不全面的安全评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也深受影响,所以如何处理好安全生产和扩大利润之间的矛盾是目前电力生产企业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常来说,企业的利润往往取决于企业所花费的成本,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所获得的利润高低。电力生产的风险监控不仅包括电力生产管理,还包括电力销售、输送等方面。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应当全面考虑电力生产的实用周期,依据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好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除此之外,风险的评估需要专门性的人才来进行,而且需要全程评估,但就目前市场形势来看,这方面的人才还是比较欠缺的。而且部分企业只关注电力生产阶段的风险评估,而忽视其他阶段,这很可能留下安全后患。

1.2不健全的管理制度

很多企业只是将安全生产防止口头上,进行一般的动员与要求。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领导往往忙于事务而不能深入到基层进行调查,难于发现基础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更没有制定相关的整改方案。时常有领导对事故通报书写的不尽详细,不能深刻挖掘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与间接因素,而且对于上级转发的安全事故通报置若罔闻,没有起到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的作用。

1.3不完善的应急体系

随着电力工程对于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影响,很多电力企业渐渐意识到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生产安全,企业建立了部分应急指挥体系或者应急指挥机构。但是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不能发挥实际的作用,不能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进行有序、有力、高效的抢救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没有建立应急准备和应急策划,在事故发生时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1.5不专业的应急抢救人员能力

电力企业时常有应急抢救队伍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深刻,培养的应急迁就人员工作不能满足专业要求的现象。对于大多数电力企业来说,都需要建立起一支有足够能力的专业应急抢救团队,包括应急指挥和应急操作人员。在全体职工范围内也要进行应急处置工作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电力系统安全评估

依据电力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发展过程,可将其方法划分为以下三类:1、基于可靠性理论:该方法在建立元件的失效模型的基础上,以失效概率、后果作为依据确定其风险指标。其主要包括:确定元件停运模型;在系统失效的状态下计算概率;对所选状态的后果进行评估;风险指标的计算。2、基于风险管理:此方法一般是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综合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定性分析一般情况是评估模型、指标的过程,这对评估者有极高的要求,评估者除了对被评估对象的属性、特点要非常熟悉外,各种外在因素也要充分考虑。定量分析则根据相应的实际数据评估指标,再将定性指标进行定量化,最后依据指标计算目标的评估值。3、基于人工智能等新理论:最近几年人工智能等新理论迅速发展,不断完善的各种新算法。在新理论、新算法层出不穷的时候,专家学者也对其产生兴趣,电力系统进行各项研究。虽然新理论、新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在实际应用上还是有所欠缺。

3.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建议

3.1加强电力生产安全预先防护意识

电力应急工作良好运行的原则是有居安思危的思想,企业在运行过中应对以往发生的事故和遇到的问题做一个正确的分析,并找出解决方案,对电力企业中经常发生的状况,会遇见的困难提前调查好,并归档整理成册方便后期查找,这是电力企业在建设应急管理机制中需要做的。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与实际相结合,还要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把应急管理体制当作一个必要的并且长期坚持的工作,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来应对电力企业运行中可能会发生的事故。

3.2建立相关预案管理机制

预案管理是电力应急机制建设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它的实施性和耐用性都与预案管理的能力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制定预案时,要对企业的现实状况充分了解,就必须确保预案内容能够完整地把各项工作覆盖到,这就不仅要求电网企业在突然停电时有及时解决突发情况的能力,并且还要提前制定安全事故发生时的解决方案。想要企业更好地处理突发情况,就要把方案做到涉及各个方面,并且科学合理。想要进一步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适应性,需要在具体制定预案时,有分化、有层次。

3.3完善应急体系的建立

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在电网应急管理机制的运行中,有后勤工作保障、状况稳定、应急方案、新闻公布、电网使用以及善后等工作人员,分别对电网使用中物资的保护、监控运行、善后解决方案、稳定现场状况、消息的公布以及应急解救等方面进行处理,可以各负其责解决突发事件,并且使事件得到更快、更有效率的处理。在现实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并且各个小组之间需要加强交流、明确分工,还需要企业的应急管理部门针对各个小组的工作有一个整体的调控。

3.4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应该把专业救援队伍和职工紧密结合,还要同危险状况预防相联系的方法结合设立起以普通职工同专门人员联合组成的救援队伍。在确定应急人员以后,需要加强对应急人员的培训,包括在日常工作中的专业应急技能和专业应急知识,这不仅可以提高应急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在事故发生以后对事故的分析能力与掌握情况,使员工对突发事件有更强的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把日常演练安排到应急人员的工作中去。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应急人员的评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队伍要是在事故排练和日常的培训中没有做好,那么即使人员搭配再合理,人员专业能力再好,专业知识再丰富,在面对突然发生的状况时,也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就需要电力企业着重注意对应急人员的日常培训,根据演练情况的探究、思考来把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物资保护、消息交流、调控机构、职员能力以及预防编制等方面可能发生的问题找出并处理。以上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使电力企业的应急处理水平也得以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电力生产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明确了在电力生产安全中关注风险评估的重点。通过预防意识的增强,建立相应预案机制,加强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从而完善我国电力应急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林裕忠.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和基建安全管理方法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3):215.

[2]刘武军,刘阳.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和基建安全管理方法探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11):218+234.

[3]孙寅.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J].中国新通信,2018,20(17):129.

论文作者:孟祥如1,王鹏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论文_孟祥如1,王鹏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