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印象管理-基于微信朋友圈“运动打卡”现象的研究论文

新媒体时代下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印象管理-基于微信朋友圈“运动打卡”现象的研究论文

新媒体时代下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印象管理
——基于微信朋友圈“运动打卡”现象的研究

吴晨露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 社会学家戈夫曼曾说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对自我形象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呈现出进行修饰过的形象,这也就是“印象管理”。这一理论也为研究人际交往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微信作为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进行交往活动的重要平台,微信朋友圈也成为自我呈现的“舞台”。目前,微信朋友圈中的运动打卡现象频现,本文将基于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的理论,一方面,了解微信用户在熟人社交网络社区自我呈现的成因;另一方面,为在熟人社交网络中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提供建议。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运动打卡;印象管理;自我呈现

微信自2011年进入人们的视野,就受到广大受众的追捧。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具备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即时沟通功能。而微信朋友圈作为其重要的展示平台,也完全浸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微信朋友圈是基于网络建立起的熟人社交圈,其与现实的社交网络高度重合,人们更倾向于在微信朋友圈中进行自我包装,并予以呈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微信朋友圈里的“打卡”现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一、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

(一)“印象管理”理论的发展嬗变

“印象管理”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的,他将印象管理称作“表演的艺术”。这个概念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演员,在不同的场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他们会参照着剧本来塑造着自己的形象。同时,戈夫曼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为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而表演。但是,戈夫曼对于“印象管理”的研究更局限于重视外部因素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而看忽视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在戈夫曼之后,Jonesh 和 Bamneister 重新解构了自我呈现概念,认为自我呈现的概念更在于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同时,Leary 和 Kowalski(1990)认为印象管理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印象动机,二是印象构建。

纠错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教师进行一定合理引导的同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进行纠错,首先,在分发批改过的作业或其他练习后,教师可以在讲解前让学生预先思考自己的错误所在,独立或合作探索出解决方案,如果实在难以解决,则可以在课堂上集中讨论解决,其次,教师可以留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表扬那些能够主动纠错的学生,并发挥榜样作用,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近年来,印象管理理论被普遍用于研究各种人际交往现象,国内外对社交网络自我呈现中的印象管理研究比较多。从影响因素到印象管理的动机、策略都有涉及,研究方法中定量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的使用都比较成熟,这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阶段在对待民族主义国家的问题上,中国在从认识到政策实践的转变和落实过程中,苏联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中国奉为圭臬的“两大阵营”理论是由苏联所提出,并被用来指导整个东方阵营的对外关系。所以,虽然中国依据自身的利益、感受和判断,试图调整对印缅等民族主义国家的政策,但是没有苏联的首肯,政策调整依然无法落地。例如,1952年9月,毛泽东电告正在访问苏联的周恩来,印度和缅甸表示愿同中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希望中印两国总理互访。毛提出这种提议“不大好拒绝”,请其与苏方就此进行商谈。[51]

受访者小W,女,25 岁,深圳某传媒公司工作,她在访谈中告诉我们:“我去健身房锻炼完会发一张健身房的对镜自拍,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就是习惯了。”

二、“运动打卡”现象的成因阐释

互联网的崛起使得线上互动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我的媒介形象管理。微信朋友圈作为自我展示的重要“舞台”,用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来进行自我建构。

在《汉语大辞典》中,“打卡”一词的解释是:一种考勤方式,把考勤记录卡插入考勤机,自动记录上下班时间。而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运动打卡”是指人们利用微信朋友圈这一平台,以展示自我的运动成果为主要内容,以文字、图片、视频和链接分享的方式来发布打卡信息,进而通过好友的评论、点赞,进行人际交往,从而达到自我的印象管理。

本研究通过访谈法,选取 7 名工作学习的青年进行研究。访谈时主要通过线上微信访谈和线下面对面访谈的形式,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其中选取了3 名男性,3 名女性,其中深圳2 人(女性1 人);上海2 人(女性1 人);南京1 人,合肥2人(女性1 人)。为保证受访者的隐私,本文中出现的受访者都已进行化名处理。

(一)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呈现

仪式,作为一种古老而普遍的文化现象,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的行为方式和符号表述。詹姆斯•凯瑞在20世纪八十年代曾提出传播的仪式观,他认为传播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文化世界的建构和维系,这种建构和维系的过程是各种符号意义化和再创的过程。

对于微信朋友圈的用户来说,微信朋友圈不仅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媒介,还是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因此,在社交活动中,微信用户会向强关系的微信好友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以此传输自己的价值观念,吸引好友们的关注以此进行自我形象的建构。用户在朋友圈完成“运动打卡”这一仪式,是利用新媒体放大日常生活场景中的细节,并加以渲染使之成为一件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仪式感事件。

通过外圆面积-内圆面积=横截面(圆环)面积计算一卷厕纸平均长度,以普通厕纸R=60 mm,r=20 mm,基于上面的推理,设厕纸的长度是y m:

以旋转台的方位角变化曲线为对比,观察图13中的航向角变化基本与其斜率相同,因此航向角的变化可以满足可视化辅助截割系统的精度要求。

戈夫曼在“拟剧理论”中提出,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但这个“自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真实的“我”,而是经过符号修饰后的“自我”。因此,人际传播者实际上是带着符号制作的“假面具”的表演者。在许多互动环境下,若干参与者共同合作,成为一个剧班,或者处于依赖这种合作以便维护特定的情景定义的处境中。通过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人们希望在他人心目中,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以避免被孤立。对于朋友圈的用户来说,发布朋友圈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吸引朋友圈强关系好友的参与互动,增强自我认同感,达到强化或改变他人对自己看法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三种运动打卡的成因中,都是出于主动的意愿,然而,在现实中有一部分的人在朋友圈进行运动打卡并非出于主动,而是来自第三方的强制营销,例如健身软件会在朋友圈以分享链接的形式连续打卡几日后,奖励用户免费会员,健身房会让客户在朋友圈发健身成果,以赠送健身课程。

(二)精致生活的自我表演

受访者小H,女,23 岁,合肥某地产公司工作,她告诉笔者:“每次去健身房都会发,有点没发朋友圈打卡等于没运动的感觉了”

受访者小A,男,22 岁,南京某高校研究生,在问及他发朋友圈进行“运动打卡”的动机时,他说道:“感觉现在都提倡体育锻炼,这是一件好的事情,好像也是健康生活的象征,所以我觉得在朋友圈运动打卡会让我的长辈们看到我的生活状态,让他们知道我在认真地生活。”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景观社会”的概念。他指出:“生活本身就是被拍摄好的,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移动互联时代里,人人都能拥有麦克风,人们可以利用各类社交软件发布信息,其中也不乏对日常生活的展示。一个潮流的兴起往往只需要短短的几天,便在互联网盛行,人们对形象美的追求进入到一个全民跟风的时代。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愈来愈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也将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当做一个时髦的象征,这也导致很多用户视“运动打卡”为一个潮流。因为在朋友圈进行运动打卡这不仅是自我监督的形式,还是一种塑造自身健康生活形象的手段。受访者小Z,男,25 岁,合肥某互联网公司上班,他说道:“我看别人都进行运动打卡,还有的人在朋友圈发照片记录肌肉的形成,我也就跟着发,觉得好玩。”

微信朋友圈的熟人社交关系就犹如一个剧班关系网络,用户在其中进行“运动打卡”就是完成表演,展现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其精致向上的自我形象。而微信好友犹如剧班成员,与传者进行互动,以协助其完成这一展演,在这一互动中,传者也能从与好友的互动中增强自身的认同感。

(三)全民狂欢:模仿与跟风的伪记录

此外,受访者小M,男,25 岁,深圳某科技公司工作,他告诉笔者:“其实打卡更多是为了好玩吧,有时候我的好友会在我发的朋友圈下面给我评论点赞,这会给我下次去运动更多的动力。”

然而网络的虚拟性赋予了用户选择性发布的权力,貌似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其实很多情况下是一种伪记录行为。受访者小Y,女,24 岁,上海某高校研究生,她告诉笔者:“我会用一些运动APP,运动结束后会在朋友圈进行运动打卡,有时候其实只是记录了一下结果,其实中间也不是能完全跟着APP 按质按量的运动。”

(四)商业陷阱:跨屏跨界的强制营销

1.2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小C,男,27 岁,上海某教育公司工作,他说道:“我很少发朋友圈,但是有几次分享了健身软件的链接,都是因为他给我送三天的会员。”

这类行为的运动打卡虽然个人本无意主动进行自我印象的呈现,但是在商业行为的频繁进攻下,也在建构者传者的媒介印象。

(二)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分级管理权限与责任机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级次与补偿比例、提高定价效率等因素,按照价格法的规定,省政府应该授权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并做好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对公立医院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前提下,为满足患者不同层次需求,放开公立医院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和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较强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公立医疗机构自主定价,报卫生、医保、财政部门备案。

三、结论与反思

运动真的成为了全民的兴趣吗?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因为热爱运动而打卡,更多的是利用社交媒体来建构自身的形象。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在微信朋友圈中利用“运动打卡”来进行印象管理的管理中,是以积极策略为主,被动策略为辅。有出于仪式化、表演心理的自我呈现,也有出于跟风、“好面子”的伪记录,甚至还有商业跨屏跨界的强制营销。微信朋友圈虽是以熟人为基础的“强”社交关系网络,但是其在本质上还是区别于真实的社会群体,用户在社交网络如何更好地自我呈现也成为当今值得探讨的议题。

(一)适量发布,选择性呈现

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它不仅是交流和交际的工具,还是现实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延伸和折射。话语权作为一种潜在的现实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信息如潮,人们的注意力便成为稀缺资源。要如何利用好自己的话语权,完成个人的印象管理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表演也需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注意在关键的节点展示自己的能力,以加深他人对自身的印象。同时,切忌以“刷屏”态势去展示自我,尤其是商业推广的链接,虽抓住了他人的注意力,但是会适得其反。我们在展示自我的同时,要使他人对自己产生一种神秘、敬畏的情感,以更好的塑造自身形象。

当前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现代化管理水平存在有严重不足,仍有较多妇幼保健机构在档案信息管理方面以传统手写方式为主,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当前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之间衔接难度。即使当前现代化办公普及,也更多的集中在内部流通方面,没有信息平台的支撑,未做好档案数据库和完全网络配套信息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妇幼保健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良好互动,规范自身行为

网络社会虽赋予了人们选择呈现的权力,但是在以微信为代表的强社交关系网络中,个人的线下行为也能在很大程度影响个人线上的印象管理。因此,个人在线上的自我呈现应与本人线下的自我呈现相呼应。

此外,在交往过程中,用户必须明确情境规则和自身角色,要学会察觉、沟通他人的角色和计划,并且及时为自身的呈现创造可验证的有利情境和线索。也要尊重他人自我呈现动机和方式,接纳对方建构的身份和角色,不轻易戳穿对方的面具,在保住自己的面子的同时帮助维护他人面子。这样,在进行社交网络的进行自我呈现时,就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印象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戈夫曼.r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黄爱华,冯刚.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04):64-70.

[3]Leary,M.R.,Kowalski,R.M..Impression management:A literature review and two component model

[4]赵丽波.印象管理视角下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

[5][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作者简介: 吴晨露,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新闻传播学。

标签:;  ;  ;  ;  ;  

新媒体时代下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印象管理-基于微信朋友圈“运动打卡”现象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