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怎样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人、知识智慧的启迪者和健康心灵的塑造者,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当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精神导师,应当成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关键词:终身学习者 精神导师 引路人
全面实施新课程的改革已经是当代教育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怎样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人、知识智慧的启迪者和健康心灵的塑造者,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中心主体地位,转变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给学生的不再仅仅是知识,更是思考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授之以渔”,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才是新时期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向。所以,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适应自己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新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知识的学习者,要时时刻刻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开拓自己的眼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教师之间也要互相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任何人都不能把学习看成是一劳永逸的事。更要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而是知识的创新和优化。同时,还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发展,要具备设计新的教学方式的能力,即对教学目的、内容、过程、活动方法等进行整体构思的能力;具备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交往能力,能理解学生,融洽的和学生沟通及处理各种课堂状况等;养成常常反思的习惯,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状况做出正确评价;具备教学研究能力,能创新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
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学习。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精神导师
1.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意识、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等。“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间的关系亲密融洽,没有隔阂,才能打造出活跃积极的课堂。
2.教师要尊重、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也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行为,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应避免师生对立。
3.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要忘记自己的教师角色。要善于与学生交往,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聊天谈心,让学生敢于、愿意向你吐露心声,让学生感觉你是可接近的。
四、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习近平主席强调,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和引导学生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从小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把国家、人民、民族装在心中,注重养成学生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把学生培养成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
总之,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的职业角色必须发生改变,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专业能力及工作方式也要不断提升和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用崭新的思想和理念去对待自己的学生和教学工作,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成为一名永远合格的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3]张艳红 洪俊 关于我国校本课程发展的理论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3,(28)。
论文作者:史京林 孟晓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能力论文; 课堂论文; 引导者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