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原则的科学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联系实际论文,准确论文,原则论文,思想论文,科学内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514(2003)04-0001-06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一贯的思想原则。如今,公开否认和反对这条思想原则的人确实不多了,但是承认和喜欢这条思想原则与正确理解和把握这条思想原则还不是一回事。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条思想原则的科学内涵,也就无法使其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目前全党全国正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大力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争取在认识上达到新高度,在实践上获得新成效。正逢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我们重新学习毛泽东当年关于这个思想原则科学内涵的一些基本观点,认真总结以往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无疑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
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有过许多论述。
在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毛泽东对这个问题讲得最早,最多,也最充分。早在1929年12月,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在关于纠正主观主义的方法中就提出过三条意见:一是要用马列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二是要注意中国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三是党内批评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这其中,第一条实际上讲的是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第二条讲的是要切实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第三条指出联系党内思想实际应该注意的事项。把这三点合起来,构成了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联系思想的雏形。不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个思想尚未以命题的方式明确表述,也没有得到充分展开。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进一步推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他在这篇著作里明确提出并相当充分地论证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1](P109,115)”等一系列重要观点。虽然“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1](P111-112)”这一段概括性的表述,是这篇著作在1964年重新发表时作者加写的,但是通读全文,这个思想原本也是包含其中的。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通过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特别是通过引证斯大林的那段话:“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1](P293)”,等等,进一步阐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不过到此为止,毛泽东还没有明确表述出“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命题。
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与中国实际相联系的思想是在1938年10月。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关于《论新阶段》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2](P534)。”在这个讲话中,他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以更概括更精练的语言提出了“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P611)”的公式。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进一步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他指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2](P707)。”
1941年3月,毛泽东在为《农村调查》一书写的序言中直接使用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提法。他说:“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3](P791)。”
同年10月13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党最缺乏的是对于中国实际的调查和研究,今后我们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统一起来[4](P332-333)。同年10月30日,他又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题为《思想方法问题》的报告中指出:理论还是要学的,而且要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不要做书面上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方法去分析新的实践,解决新的问题。
毛泽东在以上几处表述中,有时使用“实际”的概念,有时用“实践”的概念。应该说,这两个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从联系上讲,对于人们的主观来说它们都是客观。从区别上讲,“实际”是指我们头脑以外的一切。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除了我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1](P182)。”;“实践”则是指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是实际的一部分。“实际”这个概念在汉语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真实的情况,一种是指人们的行动,即人们的实践。从概念的使用来说,“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命题,比“理论联系实践”更宽泛,更一般。而将理论应用于社会革命,人们在讲理论联系实际时,主要又是指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在这个意义上,“理论联系实践”比“理论联系实际”更深刻、更具体。
另外,毛泽东在以上表述中,还有理论和实际(实践)“相联系”、“相结合”、“相统一”等几种提法。虽然这几种提法在理论与实际关系的角度和程度上讲是有所区别的,但综观毛泽东的思想,他的这几种提法是在大体一致的理解上使用的。当然本文讨论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着重探讨的是“相联系”的方法。
毛泽东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在延安整风期间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进一步的升华,在确立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他用了很多精力来阐述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原则的重要性和科学内涵。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把是否实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到党性纯与不纯、完全与不完全以至有没有党性的高度来认识。他指出:实行这个原则,“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3](P801)。”他还把这种态度生动地比作是“有的放矢”,其中,“的”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要找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这个“的”。他认为,只有采取这样的态度,才是有党性的表现,“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2](P801)”。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正是经过了上述一系列的论证之后,毛泽东于1942年2月在《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形成了迄今为止称得上是对理论联系实际命题科学内涵的一个经典性表述,即:“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3](820)。”
这段话包括以下三层意思:其一,必须善于把握和运用对实际具有方法论意义或直接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其二,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对实际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其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最终结果,不仅要求切实解决各方面的问题,而且要求将实践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毛泽东的论述,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原则的科学内涵指明了方向。
(二)
谈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的人就以为理论是可有可无的,只要了解实际、研究实际就行。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
这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认识理论的作用和如何把握学习理论的目的性。关于理论的作用问题,毛泽东曾经多次引用过列宁的一段名言加以说明,即:“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P292)。”他自己也说过:“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2](P533)。”1941年1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草案时的讲话中指出:这个草案很好,但有缺点,只强调研究实际,未说明研究理论的重要,只说要有的放矢,没有强调矢的重要。
1942年2月,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曾经指出:近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翻译得多了,读的人也多了。这是很好的事。但是否就可以说我们党的理论水平已经很高了呢?确实,我们的理论水平是比过去高了一些。但是按照中国革命运动的丰富内容来说,理论战线就非常之不相称,二者比较起来,理论方面就显得非常之落后。一般地说来,我们的理论还不能和革命实践相平行,更不用说理论应该跑到实践的前面去。他们还没有把丰富的实际提高到应有的理论程度。我们还没有对革命实践的一切问题,或重大问题,加以考察,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阶段。他在阐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时特别指出,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我们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家。假如要作这样的理论家,那就要能够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真正领会列宁斯大林关于殖民地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学说,并且应用了它去深刻地、科学地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找出它的发展规律,这样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理论家。
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上,毛泽东主张,对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他指出,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在我们党内有两种主观主义: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他们都是只看到片面,没有看到全面。如果不注意,如果不知道这种片面性的缺点,并且力求改正,那就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因为教条主义容易装出马克思主义的面孔,吓唬工农干部,把他们俘虏起来,充作自己的佣人,而工农干部不易识破他们;也可以吓唬天真烂漫的青年,把他们充当俘虏。毛泽东认为,在两种主观主义中,教条主义更为危险。
有人认为教条主义是从马、恩、列、斯那里来的,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议的结论中指出:不是的。他们经常在著作里提醒我们,说他们的学说是行动的指南,是武器,不是教条。人家讲不是教条,我们读后变成了教条,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不会读。
从毛泽东的一系列论述中,我们应该懂得,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不是不要理论,恰恰相反,更要求学好理论,懂得理论。如果不掌握理论,那就根本谈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对于众多的不专门搞理论工作的同志来讲,更不能以要联系实际而去迁就自己,去掩盖自己在理论上的不足。下气力学习理论,正是为了去实行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实际只是实际,实践只是实践,永远也不会自己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上来。
(三)
理论联系实际,在重视了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的基础上,的确要强调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理论的目的,学习理论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讲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只是口头上的。毛泽东指出,如果只是口头上讲联系,行动上又不联系,那末,讲一百年也还是无益的。他曾经说过,我们的同志必须明白,我们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为着好看,也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神秘,只是因为它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
讲理论联系实际,初学理论的人们常常为如何联系实际、联系什么实际而犯愁。有的人一联系实际就只是联系自己工作中一些琐碎的事儿,也有的人一讲联系实际就认为只有下到基层才行。其实这都是一些误解,把“实际”的范围搞得太狭窄了。
本来,可以和需要联系的实际的面是很广的。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讲到,要联系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他要求联系“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3](P801)”。另外,我们从他1942年3月在中共中央学习组所作的一次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也可以受到启发。他在讲话中提出了一种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叫做“古今中外法”。他说:实行这种方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实际,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共党史,应该以中国做中心”,“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5](P407-408)”。毛泽东这里讲的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同年4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理论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把文件上讲的东西和自己的行动联系起来。什么是实际?个人的历史实际,机关工作的历史实际,各个同志所想的、做的都是实际。
对于理论联系实际问题,1948年12月,刘少奇在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中说得更为直接。他指出:联系实际有很多方法,要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去联系实际。他说:“我们学习,不仅要联系中国的实际,而且要联系外国的实际;不但要联系现在的实际,而且要联系历史的实际[6](P416)。”这讲的也是“古今中外法”。
总之,很多方面的实际都可以去联系,国际的实际,国内的实际,历史的实际,现今的实际,别人的实际,自己的实际,等等,都在联系的范围。这里讲的是联系实际的多样性。不过,联系实际也要讲究重点,这里有两点是应该强调的:其一,现在学习理论讲联系实际,应该强调联系我国当前正在深入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邓小平指出:“深入研究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作出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答案,这将是我们思想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而要做到这一点,“这决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7](p180)。”其二,要自觉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学习理论要与检查和改造思想结合起来,要用学到的理论来检查自己的思想作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样可以更深刻地领会理论,从而把科学理论真正变为自己手里的锐利武器。学习理论为着指导工作实际,但它还是要通过克服自己思想上不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而代之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这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的中介和桥梁。
与此同时,讲理论联系实际还要强调过程。有的人看了几页书就急于联系实际,其实这种做法不好。理论联系实际也有个过程,着急不得。首先还是要把书本上的理论弄懂,要硬着头皮、耐着性子把全书读一遍,甚至读几遍,先要了解书里讲了些什么事情、什么道理。而为了弄清楚书上讲的基本道理,可以先联系书上所涉及的历史实际,即全书写作的历史背景,书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这样去弄清楚书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在掌握了一本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联系实际,同时又会推动对理论精神实质的理解。
在这方面,列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方法值得提倡。他在研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时,首先要把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放在前面,然后去看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这一类问题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的?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什么条件下提出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他们是如何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的?之后再联系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和条件跟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应用与马克思、恩格斯同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一种与马克思、恩格斯“商量”的方法[8](P127-128)要进行这种“商量”,就不能急,急于求成是掌握不了科学理论的。
以上就学习一两本书、掌握一两个理论观点、解决一两个问题来讲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过程,如果就总体来讲,理论联系实际更是一个不断深入、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是因为,一方面,理论本身是多方面的和不断发展的;另一方面,实际也是复杂的和不断发展的。要把这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自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功不等于以后次次都能成功,新的成功还有待于新的努力。
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毛泽东一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可在晚年却犯了严重错误呢?问题出在他晚年严重脱离实际,又不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因而对现实社会状况和许多问题不能作出正确的估量和分析。对于这一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他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还多次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始终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需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9](184)。”这个分析是中肯的。毛泽东的错误不在提倡读马列著作,更不在提倡理论联系实际,而在对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缺乏真切的了解,对马列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观点作了教条式的理解。不管是经验也好,教训也好,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条都是不能动摇的。
(四)
讨论理论联系实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验收是否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有人会说,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呗。这种回答不错,但又不全面,或者说没有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标准。
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只有在同历史实际和现实实际的结合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才叫做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结合中形成既合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又融进新的实践经验的理论,这是一种新的理论创造。要进行这种创造,一是必须掌握科学理论,并且对科学理论做进一步具体化的工作;二是必须了解实际情况,并且对实践经验做进一步理论概括和升华的工作。如果仅仅是运用理论解决了某个实际问题,而不能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加以整理和加工,不会做进一步的理论思考和概括,并从中找出规律来,那还不能算是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一些领导者领导水平不高的症结所在。不能说这些领导者工作不努力,但是他们做事情不彻底,干工作不出色。可以说辛辛苦苦,忙了一件又一件,到头来只是一个忙字。这不能算是高水平的领导者。
要懂得,进行理论的思考和概括对于做好工作大有好处:一是可以促使思想更提炼,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入,这样的思考不仅对于今后遇到同样的事情再开展工作能够更主动和更有把握,而且可以从中找出超出这件事情的一般工作规律,对于今后的整个工作都有借鉴意义。二是可以为别人和后人留下具有参考意义的东西。如果很多人都来做这样的工作,那么就可以互相受到启发。在一定意义上,一件大的工作下来之后,进行理论方面的思考和概括,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是各级领导者应该具备的领导素质。
要对实际工作经验进行理论的思考和概括不是一句话就能办到的,它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毛泽东就提倡用笔来领导。他要求各级领导者不仅要勤于动脑,而且要勤于动笔。在《工作六十条》(草案)中,他提出:“重要的文件不要委托二把手、三把手写,要自己动手,或者合作起来做[5](P359)。”他还特别强调:不可以一切依赖秘书,或者“二排议员”。要以自己动手为主,别人帮助为辅。不要让秘书制度成为一般制度,不应当设秘书的人不许设秘书。一切依赖秘书,这是革命意志衰退的一种表现。而我们现实的情况却是,有不少不应该设秘书的干部也安排秘书,不该由秘书做的事也由秘书代劳,特别是有那么一些领导者自己不动笔,甚至不会动笔,总是依靠秘书写稿子,而领导者只是一个念稿子的人。这样的领导者怎么可能是称职的领导者呢?
在我们党的领袖人物中,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等都为我们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榜样,以他们的科学思想为主要代表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就是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的认真研究中,作出的合乎中国需要的三大理论性创造。学习他们,我们就要沿着这样的方向,进一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从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各个单位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本地区、本领域、本单位实际需要的理论性创造。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说准确地把握了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原则的科学内涵,才可以说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收稿日期:2003-10-15
标签:理论联系实际论文; 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科学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毛泽东论文; 整顿党的作风论文; 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