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鸿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要:Barrett食管(Barret’s esophagus,BE)是指齿状线以上至少2cm处的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本文旨在探讨Barrett食管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并发症、辅助检查及诊断。
关键词: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Barret’s esophagus,BE)是指齿状线以上至少2cm处的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认识这种食管上皮化生的重要性,在于其特殊型柱状上皮化生恶变率高[1]。Barrett食管本身并无症状,但发生Barrett食管炎、溃疡、狭窄、癌变时就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烧心、吞咽困难、吞咽时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等。可并发食管溃疡(Barrett溃疡)、食管狭窄、上消化道出血及食管腺癌。
1流行病学
Barrett食管确切发病率至今尚不清楚,但并非十分罕见。因诊断标准不同,所得出的发病率差异较大。一般发生率为0.25%~3.9%,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发生率可高达10%~15%,并随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而增加。美国文献报道,临床(内镜及活检)发现的BE为22.6例/10万人,经尸检得出的BE患病率为376例/10万人,后者约高17倍,故人群中大部分BE患者死前未被发现[2]。
患者年龄分布曲线为双高峰(0~15岁,48~80岁),以中年居多(40~50岁)。男女均可罹患,男性患病率(0.97%)约为女性(0.49%)的2倍。BE主要见于白种人,在黑人和亚洲人中较少见,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亦在上升。
2病因与发病机制
Barrett食管的发病为先天性,抑或后天获得。多数学者认为,其后天获得的可能性大,并与多种食管疾病如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等有关。
2.1先天性学说
认为BE系先天性异常所致,即由胚胎期食管上皮发育障碍引起。Barrett注意到Barrett食管出现在2个发病年龄高峰,一是儿童组,一是成人组,提示儿童的异位上皮是先天性的,而成人的畸变黏膜是后天获得的。新生儿食管的异位胃黏膜岛样改变与胃食管连接处无连续性,不呈全周性变化,与 Barrett食管病理改变不同。
2.2获得性学说
研究表明,十二指肠-食管反流在BE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认为酸和胆汁的共同反流比单有酸或十二指肠液反流更容易导致BE。吸烟、饮酒也被视为促进发病的因素。虽然严重的胃-食管反流不一定都出现Barrett食管,但有充分证据证明柱状上皮被覆食管的发生是源于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有Barrett食管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往往表明其病程较久或处于严重阶段。Barrett食管患者的食管酸廓清能力下降及基础酸分泌增加。
2.3 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
和其他消化道肿瘤一样,BE癌变涉及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变化,有关的基因包括细胞周期调控基因、染色体17p和5q等位基因的缺失、p53基因突变、APC基因突变、p16基因失活等。有研究表明:Barrett食管癌变的发生除饮食、反流和化学致癌物等外部致癌因素外,还有其内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3病理
Barrett溃疡多为椭圆形,其长轴与食管纵轴一致,长度为1~4 cm,边缘锐利,较深,可以达肌层甚至向纵隔穿破,愈合过程中瘢痕形成可逐渐引起食管狭窄。
BE的表面柱状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中分泌几种不同的黏液,使用黏液组化染色可将其分辨:过碘酸雪夫染色(PAS)可将中性黏膜染成红色或品红色,中性黏液存在于胃黏膜上皮及贲门腺中。阿儿辛蓝染色(AB染色)可将所有成分的酸性黏液染成蓝色。整个胃肠道中的杯状细胞均呈阳性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铁二胺染色(HID染色)可将硫酸黏液染成深紫色或棕色,结肠中的杯状细胞着色,而小肠的杯状细胞则因缺乏硫酸黏液而不着色。上述3种染色方法可联合应用,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化生细胞。
4并发症
4.1食管狭窄
发生率较高,据报道约为54.7%[3]。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持续性吞咽困难,常发生于主动脉弓水平,其位置越高,梗阻症状出现越早。
4.2食管溃疡
发生于严重的Barrett食管基础上,国内报道发生率为23.8%。主要表现为烧心、吞咽困难加重,可有明显的吞咽疼痛。可穿入纵隔及邻近脏器。如穿入呼吸道,则有慢性咳嗽、吐痰症状或咯血,咳出物含有胃液和胆汁等消化液成分。
4.3上消化道出血
主要见于Barrett溃疡侵蚀食管壁或周围血管壁所导致,表现为呕血及黑便。
4.4食管腺癌
Barrett食管伴异型增生者易发生腺癌。本病并发腺癌的几率可能是一般人群的30~50倍,异型增生为柱状上皮进展为腺癌的过渡性病理状态。国外文献报道患病率为2.5%~4.6%,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和消瘦[4]。
5辅助检查
5.1食管黏膜电位差测定
经壁电位差测定曾被用于识别Barrett黏膜。正常鳞状上皮电位差为-15 mV±5 mV,柱状上皮的电位差大于-25 mV。此项技术只能清楚地识别食管-胃连接部或胃底上皮的水平。而 Barrett食管的上皮如具有鳞状上皮样的功能特性,则难以准确识别。如同时有食管炎,则可能把电位差降至-5 mV,因为黏膜通透性增加和钠转运受损。
5.2放射性核素扫描
过锝酸盐(99mTc-pertechnetate)能选择性被胃黏膜上皮浓聚,静脉注射后,当BE柱状化生上皮为胃上皮型(含有壁细胞),在食管内可探及核素的出现。此项检查对诊断BE胃上皮型有重要意义,而肠上皮型则呈阴性。
5.3内镜检查
有学者建议应测量BE的范围,因其与GERD的程度及致癌的危险性直接相关。但精确测量显然较困难,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标准化的内镜图像可更准确得出BE的面积。
异型增生无特征性的内镜征象,故确定常需依靠活检组织学。通常应在化生区域内每间隔1~2 cm的每个象限内各取一块活检。
5.4其他
流式细胞检查对早期发现Barrett上皮癌变有帮助。异倍体或细胞周期异常不仅见于发生于 Barrett上皮的腺癌和异型细胞中,还可在一小部分活检阴性或不能确定为异型性改变的患者中见到。文献报道EUS下BE患者的食管壁较对照组为厚。Admin等报道以黏膜的第二层低回声比第一层高回声层更厚为诊断标准,发现所有BE及对照组均可正确诊断,但异型增生患者不能识别被鉴别出,说明目前的EUS技术不能很好地预测黏膜内肿瘤的发生[5]。
6诊断
临床病史和X射线检查可提示诊断,但确诊仍需经内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经典的Barrett食管常以柱状上皮延伸至胃-食管交界处以上至少3cm为诊断标准,但内镜下确定胃-食管交界很难,LES与Z线之间不一定吻合,食管下段炎症、裂孔疝与广泛柱状上皮化生时Z线可能模糊不清或上移;还可能漏诊短于此长度标准的短片段肠腺化生。新近提出的标准认为,应主要根据以组织学类型检查发现食管内出现柱状上皮(即肠上皮化生)为依据,无论其大小范围,<3cm即为短片段BE。而不应以病变长度来定义BE。
7小结
BE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癌变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因此,在做出Barrett食管的诊断后,应保持随访,包括每年一次放射线检查、内镜检查及内镜下多处活检、刷检细胞学检查。其目的在于观察异位上皮有无异型增生,有轻度异型增生的BE患者应每6个月复查一次,而中、重度异型增生者应缩短复查间隔(1~3个月),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劳有益,陈哲,韦彩香.窄带成像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4):81-82.
[2]齐艳荣,钱晶瑶,高建新,王文静,贾卫江,王邦茂.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Barrett食管合并早期食管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4,(12):1239-1243.
[3]王芳军,高昳,赵可,汪娟,刘华敏,刘鹏飞.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在Barrett食管随访监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6,(11):764-768.
[4]徐同毅,孙强.Barrett食管诊治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12,(9):847-849.
[5]曹唐.Barrett食管的内镜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4,(18):3376-3378.
论文作者:德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食管论文; 柱状论文; 化生论文; 腺癌论文; 黏膜论文; 黏液论文; 异型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