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但仍然有部分农村人口未脱离贫困状态。为使农村贫困群体真正脱贫,我国开始进行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为使这项政策落实到位,社会工作也参与到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来,本文就研究了社会工作参与贫困治理的比较优势,然后分析了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可行路径,希望可以促进农村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
关键词:社区工作;精准扶贫;贫困群体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已大幅度减少,很多农村人口通过去城市打工或者创业等方式脱离了贫困,但是,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土辽阔,很多偏远地区的人口,由于受到交通,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还处在贫困状态,为了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推出了精准扶贫政策,顾名思义,这项政策具有精准性和有效性,采取科学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社会工作具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在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贫困对象的识别,减贫效果的评估方面功效明显。
1.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比较优势
1.1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职业性
社会工作具有专业性和职业性,其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其能够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以专业的视角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在我国导致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由于思维观念落后,不愿外出务工或家里有重大疾病患者,另一个是由于偏远地区的地质灾害,社会工作通过专业化的判断可以实现精准扶贫,对于观念落后的致困人群不仅要在经济上予以扶持,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帮助其改变原有思维方式,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自然灾害问题致困的群体可以采取移民搬迁进行异地安置,在进行异地安置的同时要考虑居民对新居住地的文化,气候和风土人情等的适应性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帮助重建农村社区的公共性,以其专业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开展服务活动,对于服务质量的评定,社会工作具有完善的评估体系对其进行评估。社会工作的职业性主要指社会工作者都是经过专业性训练的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在社会问题的解决上具有科学的方法,并具有开展专业服务的能力,在参与农村脱贫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职业性。
1.2社会工作与政府合作的既往经验
政府社会政策的制定、落实都离不开社会工作。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更新发展理念,正逐步向服务型发展理念靠拢,各级政府也在加强民生建设,特别是在各个领域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例如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制度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政策,各种社会政策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改善人们生存环境,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社会工作是服务性组织,长期在基层开展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对于基层的基本生活状况比较深入的了解,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方面付出了很多,社会工作在大量的基层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的选择上具有专业化的分析,社会工作的开展为政府制定各种社会政策提供了依据和帮助。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型社会问题不断映入眼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传统的社会问题解决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各地政府经过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了一套由政府出资,由社会工作人员进行承接的公共服务的新模式。扶贫工作需要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新理念和新模式。社会工作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在参与公共服务活动中运用的模式与经验参与到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2.1构建社会环境影响精准扶贫的指标体系
社会工作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要处理好在扶贫工作过程中给贫困人群带来的文化心理问题,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使贫困人口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他们要被动接受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各种“帮扶”,他们必须重新建立自我认同的机制。社会工作可以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文化心理问题的积极引导,让其重建对自身的认同感。除此之外,要处理好个人意愿与国家意愿之间的关系,把贫困人口的事看做与国家发展命运相连的大事,社会工作者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专业方法引导贫困人口与国家在扶贫治理过程中建立健康稳定的关系。目前,我国农村留守人口众多,农民工不断增多,农民自身保障能力弱,农业生产市场风险大,农民可依靠的的根本原因,公共资源正逐渐减少,社会工作可以把贫困状况与市场化、城市化的背景联系起来找到致贫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彻底让农民脱贫,与此同时,要对贫困人口进行摸底,看其对自身贫困状况的理解是否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精神相符。城市的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农村的发展水平,农村能否脱贫与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水平息息相关,同时农村各种系统是否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社会工作需要将各种影响因素统筹分析,构建分析扶贫治理工作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框架,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帮助。
2.2构建农户精准脱贫的社会支持网络
建设农村社会支持网络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我国不断进行市场体制改革,农民进城务工人数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农村慢慢丧失了文化价值,社会逐渐向个体化趋势发展,个体的价值在奋斗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也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个体自身能力具有有限性,市场经济也在不断波动,这就给社会的发展带来风险,即使国家已经制定了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但是也只能在最低限度内保证个体的生存。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要善于挖掘农村的社会资源,帮助贫困人口在政府政策保障范围之外,建立起社会性的支持网络。让其面对扶贫工作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时充满信心和勇气,因为在其身后有社会支持网络对其进行帮助,这就是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必要性。
2,3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
精准扶贫不仅要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还要培养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工作要充分挖掘贫困人口自身发展优势,同时,社会工作可以帮助精准扶贫工作明确服务对象,并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将贫困群体的需求与掌握扶贫资源的主体建立联系,包括社会资源和国家资源等,社会工作可以利用其专业化方法实现对各种资源的协调与对接,不断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农村贫困群体的生计能力,除此之外,要做好村庄的治理工作,把精准扶贫与村庄治理相结合,在加强农村治理工作的同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稳步向前,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不但要对贫困个体进行“精准扶贫”,还要结合村庄的治理进行“精准扶贫”。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具有独特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优势,其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可以促进贫困治理水平的提高。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国家要实现“精准”发力,贫困人群也要“精准”参与;国家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扶贫措施和政策,追求扶贫的效果,在根本上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同时改变农村社会环境。社会工作在上述方面均具有自身的优势。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可以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工作的精准性。社会工作具有专业性与职业性,社会工作具有与政府合作的既往经验,可以帮助政府更好的决策,同时提升贫困群体的运用公共资源的能力,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也是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路径。
参考文献
[1]李迎生.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3)23-28
[2]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5):113-130
[3]贺雪峰.城市化的中国道路[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235.
论文作者:都叶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社会工作论文; 精准论文; 贫困论文; 农村论文; 工作论文; 社会论文; 政策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