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五病区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患者87例,以随机单盲法将患者分为B组43例和A组44例,分别使用氟哌啶醇和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与B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减分值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两组在各个时间点的PANSS-EC减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均有一定的效果,而喹硫平的不良反映少,患者的耐药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喹硫平;氟哌啶醇;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203-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持续的、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属于精神科疾病的一种,以人格改变,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分裂及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1]。在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常伴有兴奋激越症状,其临床表现难以预测,可对病人本身、家属和社会造成潜在的威胁。喹硫平和氟哌啶醇均是抗精神分裂药物,在本次的研究中将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探讨二者对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选择87例精神分裂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患者,以患者的住院时间为序,使用随机单盲法将患者分为B组43例和A组44例。B组中男25例,女18例,患者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5.6±5.0)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7.2±5.0)年。A组男26例,女18例,患者年龄27~87岁,平均年龄(66.46.0±5.5)岁,病程5个月~20年,平均(7.0±4.8)年。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行统计学分析,显示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在实施前均向两组患者的家属阐明,患者家属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其本研究在实施前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B组予以氟哌啶醇治疗,方法为:氟哌啶醇片(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50101)口服,初始剂量为2~4mg/次,2~3次/d,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剂量至10~40mg/d,维持剂量在4-20mg/d。
A组使用喹硫平治疗,方法为:喹硫平片(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50215)口服,初始剂量为25mg/次,2次/d,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剂量至300~600mg/d,分2~3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在治疗后不同时间(1d、7d、14d、28d)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中兴奋因子(PANSS-EC)评分变化,并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的减分值,以PANSS-EC减分值作为主要疗效判定指标[2]。另外对两组治疗期间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7.0统计学系统处理所得数据,以平方差(x-±s)表示剂量数据治疗,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数据比较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刻PANSS-EC减分值比较
A组和B组在用药后的PANSS-EC减分之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变化,两组在不同时刻的PANSS-EC减分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安全性比较
A组用药期间有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4例心动过快,5例失眠和5例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8%。B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9例患者出现急性肌张力升高,6例出现吞咽困难,6例出现口干、乏力、便秘,3例出现泌乳素增加,1例出现过敏性皮疹,共有2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1%。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χ2=6.092)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征兆是基本思考结构和认知功能的碎裂,患者可自己表示有幻觉,旁人也可发现患者受到幻觉的影响,在急性发病期可出现兴奋激越症状,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兴奋、紧张、幻觉等表现,甚至还可出现攻击他人行为。
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常规是通过口服或肌注抗精神病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来抑制患者的兴奋激越症状,但是以往的治疗中锥体外系症状、急性肌张力障碍等不良反应较多,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氟哌啶醇属于典型的丁酰苯类抗精神分裂药,主要是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促进脑内多巴胺的转化,有很好的抗幻觉妄想和抗兴奋躁动作用,由于该药物阻断锥体外系多巴胺的作用较强,因此用药过程中的锥体外系反应较严重。喹硫平为非典型的抗精神分裂药物,与多种神经递质受体都有相互作用,对脑中的多巴胺D1、D2受体以及组织胺受体和肾上腺素能α1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而对于碱能毒蕈碱样受体或苯二氮卓受体基本没有亲和力,因此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从研究的结果中可看出经治疗后A组与B组在治疗后不同时刻PANSS-EC减分值均有所增加,两组不同时刻的PANSS-EC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喹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的效果相当,而用药期间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说明喹硫平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氟哌啶醇比较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效果相当,而喹硫平的安全性更好。
【参考文献】
[1]梁英,苏允爱,黄继忠,等.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4):262-267.
[2]阮熙.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6,22(4):574-576.
论文作者:李晓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哌啶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患者论文; 激越论文; 兴奋论文; 两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