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第四届中亚研讨会纪要_时政外交论文

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第四届中亚研讨会纪要_时政外交论文

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第四届中亚问题学术讨论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亚论文,纪要论文,第四届论文,中国论文,合作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联解体以来,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如何认识中亚地区?中国如何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如何评价主要大国及大国集团的中亚政策及其影响?9月15—16 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中亚问题学术讨论会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来自上海、北京和新疆等地的近3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江泽民主席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和五国首脑会晤问题。

今年8月24—26 日江泽民主席对吉尔吉斯斯坦的访问以及五国首脑会晤,是在科索沃战争后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会后签署的比什凯克宣言以及中吉边界协定体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长期和平共处的意愿。此次会晤的成果主要包括:

1.解决了中吉边界问题。江主席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签定的中吉边界协定,全面解决了中国与吉尔吉斯的边界问题,双方在1000多公里长的边界线上不存在任何争议。

2.五国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方面增强共识。此次会晤中国继续坚持以往的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方针,并通过对四国领导人认真仔细工作以获取其对我国这一政策的支持。由于车臣武装分子潜入达吉斯坦与俄当局对抗,并进一步扩散到中亚国家,对整个地区安全构成威胁,在此背景下,打击国际恐怖行为已不是中方一家的观点,而是五国的共识,这对我国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是有利的。

3.中国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和主张得到四国的认同,特别是科索沃危机后我国关于反对霸权、建立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的主张得到赞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明确表示,反对美国势力渗透到中亚地区。此次会晤还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合作磋商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五国政治文件原则的确定基本上体现了中方思想并决定明年在塔吉克首都杜尚别举行下一次会晤。

二、关于如何认识中亚地区以及如何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问题。

与会专家学者从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中亚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1.从世界格局角度来看中亚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中亚地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也是冷战后新的战略空间。这一地区又是多种思想、文化、宗教和民族相互碰撞最为激烈的地区,它包括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儒家文化以及俄罗斯文化,尤其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活动的增强更增强了这一因素。此外,中亚地区战略资源和能源蕴藏丰富,各国对此高度重视并由此产生竞争,谁控制这一地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都很大。

2.从欧亚大陆角度来看。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如果中亚地区发生紊乱,必将影响中国与欧洲国家的正常交往,还可能使第二座欧亚大陆桥的运营能力大大减弱,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3.从双边关系角度来看。中国在中亚既没有出现大的战略失误,但也没有采取更积极的姿态,这也反映了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较弱。中亚国家独立之初对中国的期望较高,但中国的回应不足,因而使其他大国的影响得以增强。

4.从新疆角度来看。国际社会非常关注新疆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安全问题;其次是经济合作问题;最后是跨界民族问题和水资源利用问题。

关于如何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问题,与会专家学者也发表了许多建议。首先,应确定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重要战略目标:避免西部边疆的动荡不安;避免中亚成为美国向我施压的基地和前哨;使中亚成为我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战略缓冲带;将中亚发展成为我有潜力的市场并促使其加入亚洲经济战略合作圈。其次,中国应支持一切有助于中亚稳定的国际行动,将这一地区唯一存在的五国元首会晤机制继续进行下去,并逐步建立五国外交部长、国防部长、能源部长的定期合作机制;加强中亚地区经贸合作和各方面的协调,要从长计议,必要时可以先让利;中国应采取积极主动的外交姿态,可牵头做些事情,如倡议以第二座欧亚大陆桥为基础,建立“欧亚”现代丝绸之路等合作组织。

三、关于美国、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等国在中亚争夺的问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势力受到严峻挑战,而美国和土耳其、伊朗等国却趁机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他们企图以经济为突破口来主导中亚国家的发展方向,利用中亚国家独立后急需外援,加大对当地的经济部门的投资以影响其政府趋向。由于各国在中亚的利益有所不同,其战略目标也不尽相同,与会学者分析了美国、伊朗和土耳其三国的中亚政策。

1.美国中亚战略的基本走向。美国对中亚的战略地位予以高度重视,将中亚地区比作21世纪的波斯湾(强调富庶的里海油气资源)和下个世纪的巴尔干(强调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而且该地区被一些正在上升或下降的大国所环绕。冷战期间,美国在中亚没有势力范围,现在却在该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利益:美国通过北约在中亚的和平伙伴关系在当地建立地区安全机制;防止别国在中亚称霸;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中亚扩散;确保中亚的能源安全,控制里海的油气资源和管道走向,为美国公司抓住商机;保证这一地区的市场经济改革和自由民主制度,确保新独立的中亚国家不再回到原苏联轨道。

2.伊朗与中亚的关系。苏联解体后,伊朗在中亚的势力发展基本上是温和谨慎的。它没有通过恐怖手段输出伊斯兰革命,而是通过经济文化联系来扩大影响。尽管如此,伊朗很难发挥实质性的影响,因为双方存在着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方面的差异,伊朗政府所支持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使中亚国家对此抱有戒心。伊朗国内政策的重点是经济重建,对外政策偏重于波斯湾地区,因而无力顾及中亚地区。此外,伊朗的中亚政策还要考虑到俄罗斯的反应,伊朗因与美国、土耳其及阿塞拜疆等国关系紧张,在武器等方面仍需要俄罗斯的帮助。再加上过去20年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使伊朗的经济状况一直不佳,也严重削弱其对中亚的影响。

3.土耳其泛突厥主义对中亚的影响。中亚五国独立后,泛突厥主义曾经盛行,土耳其曾想以此来重温奥斯曼大土耳其帝国的旧梦,但由于中亚国家均想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以及土耳其本身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使其旧梦难圆。首先是土耳其国内的库尔德人问题;其次是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巴尔干局势乃至希、土塞浦路斯争端都极大地牵制了土耳其的注意力;最后是土耳其与中亚国家在地理上相距甚远,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在战略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标签:;  ;  ;  ;  ;  ;  

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第四届中亚研讨会纪要_时政外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