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叶琴芳

(上海市崇明县东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崇明202178)

摘要: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血压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来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防治。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2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40例,血压控制正常;观察组患者690例,高血压。收集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测定测定左心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等相关指标。结果 1230例患者服药率为93.08%,血压控制率为33.08%。使用最多的常用降压教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钙离子拮抗剂。1059例患者合并有肥胖、血脂异常、吸烟史、高血压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占总例数的86.09%。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收缩功能异常率17.15%、E/A比值异常率27.56%。结论 本组研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服药数量没有显著关系。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与各合并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治。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因素

近年来,高血压成为了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对我国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是导致老年人肾功能衰竭、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卒中等相关疾病的罪魁祸首,具有较高的致死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增加,我国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随之大幅度增长。因此,为了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极其影响因素,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防治,笔者选取本院12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2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40例,血压控制正常;观察组患者690例,高血压。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675例,女性患者555例,平均年龄(70.62±5.87)。

1.2 研究方法

记录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年龄、家族史、吸烟史、血压水平等基础信息以及相关靶器官损害等。记录HDL-C、LDL-CTG、TC等血脂指标,检测肾功能。收集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测定测定左心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等相关指标。

1.3 诊断标准

以下为确认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是否正常的诊断标准[1]:(1)临床有心功能不全者;(2)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LVEF≥45%);(3)E/A<1.0: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E/A=1.1~2.0: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正常,E/A≥2.0:假性正常化,排除。

除此之外,本研究还根据《中国高血压指南》[2]高血压诊断、达标标准、危险分层等指标,结合本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及用药情况分析

本组1230例患者中,平均收缩压为(145.61±24.32)mmHg(1mmHg=0.133kPa),平均舒张压为(83.12±12.12)mmHg。服药率为93.08%(1145例),血压控制率为33.08%(407例)。对照组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20.54±11.05)mmHg,平均舒张压为(73.21±7.01)mmHg;观察组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59.23±18.95)mmHg,平均舒张压为(86.37±12.88)mmHg。

表1 患者服药数量情况[n(%)]

从表1可以看出,服用1种、2种、3种、4种降压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为259例(22.62%)、368例(32.13%)、330例(28.82%)、188例(16.41%)。但服药数量的增多对血压控制情况没有显著改善,(χ2=5.911,P=0.206)。

从表2可以看出,众多常用降压药物中,本组研究使用较多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83例,24.7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467例,40.78%)、钙离子拮抗剂(610例,53.27%)与利尿剂(697例,60.87%)。复方制剂(70例,6.11%)、α受体阻滞剂(83例,7.24%)与β受体阻滞剂(222例,19.38%)使用较少。

2.2 合并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并存的临床情况分析

1230例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详见表3。

表3 患者危险因素分析[n(%)]

血脂分析:TC(≥5.7mmol/L)异常率为20.4%(529例)、LDL-C(≥3.6mmol/L)异常率为16.2%(421例)、HDL-C(<1.0mmol/L)异常率为31.8%(825例)。

靶器官损害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15.52%(191例),心脏收缩功能异常率为17.15%(211例)、E/A异常率为27.56%(339例)。血管超声检查记录动脉粥样硬化检查结果的95.36%(1173例)。合并临床情况分析,合并冠心病的患者59.75%(735例),其中既往有心肌梗死史35.04%(431例),合并脑卒中的患者26.42%(325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24.39%(300例),血肌酐明显升高的患者11.13%(137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35.05%、29.05%、29.75%。

3 讨论

高血压引起左心室肥厚是导致心力衰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引起心脑血管病、肾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3]。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较多,其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及总病死率显著高于同龄正常人。我国高血压总体上存在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的特点[4]。焦淑芳等研究显示,在已知患病的高血压人群中,仅35.6%患者接受了规律的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控制率为7.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5-6]。

本组研究中,12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3.08%、33.08%使用较多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83例,24.7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467例,40.78%)、钙离子拮抗剂(610例,53.27%)与利尿剂(697例,60.87%)。1059例(86.09%)合并有吸烟史、血脂异常、高血压家族史、肥胖等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收缩功能异常率17.15%、E/A比值异常率27.56%。由结果可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服药数量没有显著关系。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与各合并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程珂.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

[2]杜瑞雪,范利,张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7,01:36-38.

[3]吴悠.长春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健商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

[4]裴宇慧,曾彩云,石建新,卢玩弟,王丹,巩小瑞,秦川,赵云鹏.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关因素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36:4240-4242.

[5]李婧.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与中医证素相关性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

[6]路德辉,何爱娣.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状况及控制不良的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09,S6:303-305.

论文作者:叶琴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  ;  ;  ;  ;  ;  ;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叶琴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