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论文_马力

我国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论文_马力

摘要:电力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准确把握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可以为制定电力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对促进电力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业;经济社会;地位;作用

1电力工业的发展特点

( 一 ) 电力生产具备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属性电力工业发展和其他行业一样具备生产、运输、销售的流程特点,由此推断出电力工业发展具备一般商品的属性,其供求关系深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不仅如此,电力生产还具备特殊性,表现为电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是在一瞬间完成的,且在发展中需要确保各个流程的平衡。( 二 ) 电力产品——电能的特点电力的产品也就是电能,是一种清洁可靠的二次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能源的转化处理。另外,用户在使用电能的时候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热能、机械能等。基于电力产品的多种功能特点,电力工业成为国家能源建设的中心。

2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

2.1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能充分反映 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指标的物理意义明确,测算方法标准,统计计算方法规范,具体指标能够反映电力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电力与经济一协调发展的涵义和目标的实现程度,这样才能保证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②动态性原则。经济、电力的可持续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要求指标建立时,充分考虑动态变化的特点。③简明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内容简单、准确、明了、具有代表性,经过加上处理后,能将问题清楚地反映出来。④可比性原则。为了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制定的指标体系具有可比性,应尽可能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概念与计算方法;同时,也可以使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资料具有延续性和可比性。

2.2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含义 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是研究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 优结构,能最为贴切地模拟电力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因而利用这种结构指标体系所得的结果也十分真实。根据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指标设计的原则,构造出指标体系如下所示:①目标层。目标层是整个体系的最高目标,即电力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②指标层。在目标层下共设立了四个指标:a.单位产值电耗。单位产值电耗,是指实现单位产值的平均电力消费量,用公式表示即:单位产值电耗 = 电力消费量 / 国内生产总值。它可用来表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值及其用电量之间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地淘汰一些耗能高的旧设备,采用新技术,改进工艺过程,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发展节能技术,降低了单位产值的电耗;而生产的电气化水平日益提高,则使产值单耗提高,加之价格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产值单耗不断变化着。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产值电耗相对较高。它的倒数一单位电力 GDP 产出,是消耗单位电能所生产的产值,用公式表示即:单位电力 GDP 产出 = 国内生产总值 / 总用电量。它反映了我国电力电能的利用效果,是衡量电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所做贡献的指标,一个国家的单位电力 GDP 产出越高,表明该国电能利用的效率越高。通过与其他国家相比可以得到我国电力的利用效率水平的高低。b.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弹性系数是电力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即:电力弹性系数 = 电力工业增长速度(%)/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它反映了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宏观性指标,它的意义是取得单位国民经济的增长所需要的电力生产及消费的相对增长幅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弹性系数大于 1,表示电力工业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弹性系数小于 1,则情况相反。电力弹性系数可分为: 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影响电力弹性系数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经济发展和用电特性变化的作用。主要受宏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值单耗变化和居民用电水平提高的影响。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电力弹性系数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大体应保持在相应的水平上。如果某个时期其数值偏离正常值,则表明国民经济的增长与电力增长之间的比例失调。c.经济发展对电量的需求。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越快,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对电力的需求也越大,电力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出来,所以在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电力工业的作用。d.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一个国家的电力总装机容量反映了该国电力的发展水平,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电力供应能力大小的衡量,通过与其他国家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电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3电力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1 电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 从实际情况来看,电能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清洁等优势特点,在电力市场的稳定发展下,电能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怎样提供充足可靠优质的电能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在用电技术和用电器械的不断开发下电能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表现为电气照明器具的发明和进步垄断了当前太阳光以外的照明领域;电动机的出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电加热炉灶的出现提升了能源利用率;电解方法的进步满足了社会发展对电动车质量要求;电气化铁路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陆地运输上的不便……由此可见,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电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因素。

3.2 电能的有效用引发能源领域革命 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电能的应用是在蒸汽机之后历史上对能源利用的第三次变革。电能的应用促进了农业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效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在电能的应用发展下实现了和电子技术的有效结合,为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持。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革命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能为国家工业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持。突出表现为电能的发展实现了工农业大规模、系统化、自动化生产。第二,电能为社会技术进步和新型工业的出现提供了重要支持。第三,电能为现代化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电能所具备的发电、传输、分配、使用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这种特点适合现代化管理体制的要求,因而,电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3电力系统和社会发展密切关联 在电气化时代下,电力和社会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公用性。在电气时代社会,电能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必需品,社会一旦失去电能,将无法有效运行。第二,发展依存性。电能消耗的增减和社会经济活动增长密切关联,以社会经济为基础,社会经济增长又以电能发展为条件,二者存在密切的关联。第三,反映敏感性。电能生产、使用处于一种瞬间平衡的状态,且社会经济活动和电能的使用密切关联,电能的使用变化会通过电力生产体现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联,对经济发展依赖于电力的发展,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相关人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升电气化发展水平,进而充分发挥出电力工业在社会经济,农业与环境协调中的平衡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今后,电力经济发展的道路还比较长,我们需要将电力经济发展视为本国发展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念,使电力发展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嘉平 . 电力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C]//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与信息专业委员会电力可持续发展与信息化建设会议 ,2005.

[2] 孙嘉平 . 电力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J].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可持续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研讨会 ,2007.

论文作者:马力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我国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论文_马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