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估算能力论文_吴国珍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估算能力论文_吴国珍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小学 吴国珍 529085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优化提升、小学数学估算、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这种境界背后隐藏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因为根据一般的教学经验,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良好途径.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估算意识

数学虽然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小学生每天都接触到数学,但由于受以往数学精确性、严谨性的影响,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极为薄弱。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常创设一些学习情境,让他们知道10比11少一些,比8大一些;知道28在20与30之间,但更接近30等等。训练他们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如春游时,同学们想坐游船玩,每条游船限乘5人,12人需要租几条船?每条船要租金20元,带50元够不够?像这样,从低年级开始,不失良机地让学生估算,学生自然而然会领悟到估算在生活中随处都有,随时要用,让学生从精确计算中“走”出来,做估算的有心人。

二、巧妙运用“三变”,提高估算技能

1.变“可有可无”为“无处不在”

长久以来,估算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一直作为选学内容,且由于这部分内容在编排时,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没能体现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的完整意图,充当着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所以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来教材中没有要求估算的地方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估算,活化教材,让学生感到估算无处不在。

在数与代数领域,估算要渗透到计算的每一个环节中。如教师引导学生在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分析解出的得数取值大概在什么范围内。如在计算2613÷13时,学生容易漏掉商中间的0,如果先估算一下,2600÷13=200,所以2613除以13的商肯定比200多。计算中进行估算,对于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在计算的过程中,既要观察运算的顺序是否正确,还要对每一步单独运算的结果进行估算,看是否符合计算的有关规律。计算后进行估算,就是对照分析解出的得数是否在估算的取值范围内或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从而判断出在计算过程中有没有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景,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可行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复杂的计算都可以由计算机和计数器代替完成,有很多生活事件不可能也不必要去进行精确计算。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对计算进行验算,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有些教师无论什么问题一律要求学生用笔算按逆运算的关系或再算一次严格验算。这样不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使学生变得死板。其实,有些错误用估算很容易发现,不要每一题都用笔算去检查错误。在教学中通过估算的这些作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对估算由被动变为主动。

3.变“单一估算”为“多样估算”

估算是一种开放性的创造活动,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它虽然不需要精确计算,但也要讲究一定的准确度,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估算的方法,提高估算的能力,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常识,教给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技巧,让他们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感悟、内化,形成较熟练的估算策略。常见的估算方法有:

(1)化整估算法。在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时,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加数、被减数、减数,因数、被除数、除数保留到整数,然后计算出大概是多少。如3.14×7.21,学生就可以根据3×7=21从而估算出它们的积大概是21左右,进而算出准确结果。

(2)数位估算法。计算整数的多位数乘、除法时,根据因数、被除数、除数的位数,估算积或商是几位数。积的位数等于两因数位数之和或比这个和少1,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减去除数的位数所得的差或比这个差多1。如456×64,学生可以根据这一?验推出它的积是四位或五位数。

三、精选问题,引导学生产生估算的需要

数学虽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每天会接触到数学,但由于受以往数学精确性、严谨性的影响,教师一直很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极为薄弱。新课程根据这一现状,在各个学段增设了不同层次的估算内容。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选择好题目,提出好问题,提出有估算价值的问题。比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估算一下,它的商是几位数?这个问题就有价值。实际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极为广泛,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生活中现成的素材,为教学服务,引导学生估算的需要。比如,去大润发购物,当时买了一些物品,价格分别是34,17,7,9,大致估计不到80元。收银员收费时却报出了84元。这显然有错误。?查证?来收银员将17元的物品刷了2次,多收了17元。由于有了估算意识的存在,才避免了收银员的错收费。可见,估算处处有用。

总之,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任课教师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水平,构建科学的估算教学情境,其本质在于使学生在极为熟悉、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中,轻松地完成预期教学目标。新课改背景下,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也应致力于探究数学知识如何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来提升小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论文作者:吴国珍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估算能力论文_吴国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