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浙江省消防总队医院,浙江杭州,310011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针灸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针灸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针灸推拿中医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疗效更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中老年群体中的一种常见病,是导致腰腿疼痛发生的主要原因。患病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1]。因此,加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应用针灸推拿对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2例于2014年2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分为2组。对照组41例,性别:男28例,女13例;年龄:20-66岁,平均(46.4±3.4)岁;病程:2个月-12年,平均(4.2±1.6)年。观察组41例,性别:男29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47.5±2.6)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4.6±1.3)年。通过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自拟壮骨汤剂进行治疗,汤剂药物成分主要为鹿角胶、当归、黄芪、骨碎补、淫羊藿、杜仲、菟丝子、枸杞子、金银花、车前子等,根据患者病情、症状加减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治疗表现如下:针灸治疗:本次研究选择腰部穴位为主,取患者腰椎华佗夹脊穴,同时配上环跳、风市、委中、承山、足三里、阳陵泉、昆仑几穴。实施针灸时,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实施常规消毒后,将28号2寸毫针刺入相关穴位。针刺1次/d,针灸时间为20-30min。推拿治疗:①牵抖法:患者保持俯卧位,固定住其肩膀,同时用手握紧患者双踝,上下进行3-4次的反复抖动;②按揉点穴法:患者保持俯卧位,放直双腿,从第1胸椎开始进行按摩,顺着督脉到腰骶部,并使用揉、扌衮手法对腰、臀部的软组织进行不断刺激,加强对腰阳关、命门、肾俞、秩边、昆仑等几个穴位进行点揉;③侧位斜扳法:患者保持侧卧位,上方腿微屈髋屈膝,将下方腿放直,按摩者用手将患者肩前部抵住,一手将其臀部抵住,使患者腰部能够旋转到最大限度,然后双手同时使劲,反方向进行扳动;④压膝曲腰法:患者取仰卧位,双侧髋膝关节尽量屈曲,按摩者将患者的两膝关节前部向下按压,使患者胸壁与膝关节紧贴,一手将尾骶部托住,使腰骶进行最大限度的屈曲,重复进行10次操作。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接受治疗后,患者腰腿痛、下肢放射痛均完全消失,脊柱活动度完全恢复正常,直腿抬高>80°,可正常工作;有效:腰腿痛、下肢放射痛均有明显缓解,脊柱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直腿抬高>30°,可进行程度较轻的工作;无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见明显改善,功能障碍无任何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行t、X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临床效果比较
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组临床效果比较 [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4114(34.15)17(41.46)10(24.39)75.61
观察组4122(53.66)15(36.59)4(9.76) 90.2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骶痛、腿痛、功能障碍、水肿、下肢麻木、肌肉萎缩等,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须不断加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在中医学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归纳为“痹证”、“骨痹”、“腰痛病”的范畴,该病的发病机制表现为机体正气虚损,因受湿邪、外伤、风寒等地侵袭,导致腰腿部发生气机郁闭,进而使得血瘀湿滞,诱发多种并发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后,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下肢放射疼、腰部疼痛、腰部活动障碍等相关症状。单纯使用药物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往往无法取得理想效果。针灸推拿为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治疗方式,且诸多实践结果已经证实了其应用效果[3]。针灸疗法的应用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得到良好改善,进而有效消除组织间隙水肿,同时对压迫神经根处存在的水肿也有良好改善作用,使得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得到有效回纳,最终促进受压引发的水肿、充血、炎症等均逐渐改善,甚至完全消失。推拿疗法是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地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实施推、揉、扌衮等几种手法,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脊柱两侧肌肉痉挛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和炎症得到更快消除,降低神经根刺激。同时,实施推拿还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功效,促进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有减轻。实施斜扳法可对腰椎小关节紊乱进行有效纠正,进而缓解软组织水肿、痉挛、疼痛等症状。在本次研究中,对4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后,该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24%,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
综上所述,应用针灸推拿中医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得到更好改善,治疗效果更理想。
【参考文献】
[1]王会刚,武善亮,李宗涛,等.针灸推拿加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5(05):261-262.
[2]占雪平.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03(26):501-502.
[3]姚坤.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6(19):464-465.
论文作者:王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对照组论文; 水肿论文; 下肢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论文;